徐静蕾:我当然不是乖乖女 感情经历很痛苦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名词解释: 老徐——这是“圈里人”对“玉女明星”、“才女偶像”徐静蕾的亲切称呼。所谓的“圈里人”,原本是指她身边的朋友、后来加入了一些同样在娱乐圈里混口饭吃的“同行”。再到后来,原本类似记者这样跟徐静蕾根本搭不上界的陌生人,遇到约她采访、和朋友私下聊天时,也如此称呼起她。 个人以为,把徐静蕾随口叫成“老徐”至少有以下两点好处: 1 跟她身边的人约她的采访,容易“得手”。 2 跟朋友聊天,显得自己和徐静蕾忒熟、忒“暧昧”,也显得自己混得忒“人模狗样”……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把徐静蕾叫成“老徐”的人越多、越说明她有人气、越说明大伙都爱和她“攀点关系”,有人格有魅力、有人巴巴地去讨近乎,说明人家成功。 ·访问背景: 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也很少人会排斥徐静蕾。这在当今娱乐圈的女明星里,实属少见。而徐静蕾这几年,也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华丽转身”。虽然在《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她的新作《宫里的女人》几闻开拍雷声,却始终没有实质雨点,但这却并不影响她人气的节节飙升。 最近国内某门户网站开设“明星博客”,较早参与其中的徐静蕾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徐博客”在短短一个月时间,点击率轻松突破百万!正如某媒体所言:“徐博客的才女潜质不得不让所有的媒体记者对“名人博客”这个新词汇刮目相看;也令一些本来对博客不屑一顾的明星们有样学样地跟风码起字来……一个不谈个人性史、不哗众取宠的博客一个月内突破百万的纪录,相信在中国博客史上也能写下一笔了”。 在这种背景下,本报再次走近徐静蕾,试图破解这一切现象。不知是传过去的采访提纲“对了老徐的胃口”、还是徐博客如今“写字上了瘾”,总之,徐静蕾破天荒采用笔答的形式,回答了一个“谁是徐静蕾”的大命题…… 被采访人:徐静蕾 采访媒体:《明星BIGSTAR》 ·国产完美玉女? 五六十年代生人会因为徐静蕾影视作品里塑造的诸多角色而喜欢她,认为她“气质优雅、人淡如菊静如蕾”。这种因角色塑造而笼罩在一个演员身上的“外衣”非常能“唬人”,也非常能够让人“因喜欢某一角色进而喜欢某个演员”。 《明星BIGSTAR》: 老徐你出道至今演出的诸多角色很讨巧、很符合这类处于“人生黄金期”的“主流意识群体”对“玉女”的传统审美,老徐的“形象”基本也就成了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完美女性”的典型……你的真面目,确实如此吗?、 徐静蕾: 前几天有采访,关于一个生于70年代的主题,问我觉得生于70年代的人的共性,绝对的共性是没有的,我只能以我和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为例。 我觉得家庭教育给我的感触比较深。谈一代人的时候,不能不说他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大都出生在40年代,成熟在60年代到7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自己思想的形成和对下一代教育的方向。我的父亲很严厉也很传统,觉得读书是天大的事情,他自己后来经商也是在政治上多次触礁之后不得已的决定。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大家闺秀,反正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他的“重压”下度过的,学习各种文雅安静的淑女所要学的东西,比如:背诗词、古文、写毛笔字——就差绣花儿了。但是他不让我和文艺沾边,认为那样会让人浮躁。 到目前为止,只要是他给我拍照片,我都是一幅极其乖巧和老实的样子,当然这副样子在生活中、表演中也会经常流露,这可能是你所说的“符合这类处于‘人生黄金期’的‘主流意识群体’对‘玉女’的传统审美,老徐的‘形象’也就是他们心目中‘中国完美女性’的典型……”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重压的教育几乎无一例外的导致叛逆,我当然也是如此,老实听话和强烈的叛逆心理是我身上一直带有的两样东西,我当然不是一个很多人所说的“乖乖女”,一旦有机会我的叛逆心理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发挥,然后,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导致市面上流行的一个词:拧吧。 都市新锐女性? 六七十年代生人会因为老徐从“四小名旦”到“新锐导演”的“华丽转身”而喜欢她,认为她“卓而不群,天马行空性灵动”。这种因成功完成自身角色的定位、转型,并不断在不同领域随意驰骋的“个人奋斗史”非常具有“卖点”,也非常能够让人“因为喜欢某个人的经历进而对她产生倾慕和崇拜”。 《明星BIGSTAR》 老徐这几年不断展开的“自身改造”、“个人形象突破与颠覆”很得体、很对这类处于“事业变动、创造期”的“新主流人群”的“胃口”,老徐的个人奋斗凝聚着他们身上的某些缩影,老徐的“形象”也就是他们心目中“都市新锐女性”的典型……你的真面目,确实如此吗? 徐静蕾: 求变,是我在25岁以后,自我发现的一个问题。在这之前,我对自己的认识是完全相反的,小时候只想一毕业就结婚,然后生孩子,家庭就是我的全部生活,事业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25岁之后,我发现我不是。这里不得不说这与我的情感经历有关,我现在觉得,如果我有一些叫做痛苦的感觉的话,很大程度来自于错过。很多事情错过了就很难再重来,我25岁之前时希望的东西没有实现,导致了要用其它一些东西填补——这个东西就是:工作。当时我已经演了一点戏,算是小有名气,重心也就很容易往这里偏移。 当与工作这个东西发生了太多的联系之后,我发现,它既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剂,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我现在老生常谈的说,学习会带来快乐,因为这个快乐是自己给与自己的,完全可以靠个人的兴趣和努力实现,摆脱对其他人过分的依赖。人的兴趣越广泛就越会比较容易快乐,所以归根结底,我现在,做导演,学钢琴,读各种杂书,学英语……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过得快乐。 什么东西以归结到什么“新时代女性”的高度,其实它已经不是我目前在考虑的问题,可能我做的一些事情暗合了这一标准,但终究不是我的初衷,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快乐。 ·圈内异类才女? 七八十年代生人会因为老徐“长久屹立潮头不倒”、“徐博客傲居榜首”、“《来信》拍得颇具个性”而喜欢她,在他们心目中,老徐“直爽”、“率真”、“很IN”、是圈中女明星里的“异类”。这和“周杰伦”、“郭敬明”之类“个性”明星如今在圈内“暴红”的“流行审美”又搭上了关系。 《明星BIGSTAR》: 你的“特立独行、敢说敢言”、你独特的“爱情观”神秘的“情感经历”、你对各类新兴事物与观点敏锐的观察和迅速的接受,都成为你受年轻人拥戴的理由……你的真面目,确实如此吗? 徐静蕾: 其实,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我在上面已经差不多回答过了,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我发展和繁荣自己的兴趣的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个性使然。 我的副导演是一个很厉害的“80年代后”,我常常看到他有各种各样好玩儿的东西。在我们工作的将近半年里,他忙里偷闲和他的朋友一起做了一个网站,做得很好,我也经常去看,并常常向他请教个一二,接触下来觉得很有意思。 至于“直爽”、“率真”,我觉得也还谈不上。有很多东西在我目前的阶段,说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顾忌的,我只能说我认为人应该真实的东西比假的东西多,否则还是那个主题:不快乐。 我们说人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是审美决定的,就是一个人以什么为好,为美。因为生活中大家都是朝着这些自己认为的好的方向努力的,以此完善自己。几乎是成年以后,我就不再喜欢过于漂亮的东西:华丽的词藻、外表和夸张的形式,觉得那些反倒比较容易,仅仅是一种技巧,且这种技巧不是谁都用的好,更多的是对空洞的掩饰。所以我拍的东西,写的文章当然就会尽量避免这些,如果这些算个性,那就是吧,但我自己并不认为有什么特别。 美丽假想? 或许大众心目中的徐静蕾,只是一种“美丽假想”?或许大众心目中的徐静蕾,只是因“同花入各眼”而成为不同人群的标榜与代言?“真实世界”里的徐静蕾,和“众人想象”中的她,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和差距。 《明星BIGSTAR》: 在你心目中,最希望以何种面目、何种形象面对公众? 徐静蕾: 我的“真实面目”,我自己也在观察之中,目前没有定论,而且好像变得还挺快的,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这个问题就交给时间来说明吧。 关于我和大家认为的我的差距,同样,我也说不出来,因为大家认为的我也是千奇百怪的,说什么的都有,所以这个问题我就不考虑了,累死自己也总结不出个一二,省省心吧…… 瞧,老徐的六个“面具” ——哪一张藏着她的真面目?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激情女警 一个女警官爱上了她保护的证人,并为之抛弃了已有的一切。外表的文静与瘦弱无法掩盖内心汹涌的激情。 《将爱情进行到底》——清纯学生 梳着马尾辫,穿着小吊带装的学生模样,清纯亲切犹如邻家女孩的气质,快乐单纯的青春性格,风靡一时,成功奠定老徐内地玉女派掌门地位。 《让爱作主》——执著第三者 不再天真纯情,依然青春逼人、善解人意,多了一份执著和主见。当她爱上一个人时,绝不管对方结婚与否,只会义无返顾地追求,结果反而并不重要。 《我爱你》——敏感少妇 婚后,她可以挎着篮子到农贸市场买菜。平淡的日子里,吃醋、找茬、争吵是有滋有味的调料;反目、出走、癫狂是死水泛起的微澜……这是一个对感情极度敏感,甚至偏执到疯狂的少妇。 《我和爸爸》——叛逆女儿 由于母亲的意外死亡,令从未在一起生活过的女儿与父亲开始相依为命。女儿的叛逆任性,父亲的痞气十足及贪杯嗜赌,交织出别一番爱恨喜忧。六年非传统的父女相处,几度隔阂,几度分合,原来剪不断、理还乱的依旧是血缘亲情……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早熟少女 初遇男人的刹那,两人有短暂的结合,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真正的爱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爱你,但和你没关系。 采访后记: “惯例” ——徐静蕾一提“摄影就拧巴”…… 和徐静蕾打过几次照面,拍过一堆她出现在公众场合时的照片,“啥模样的都有”。 但两次有机会在私下场合拍摄她,都未能成功。 第一次是去年年底,离约定的专访时间不到两小时,徐静蕾身边的助理突然打来电话:“老徐昨晚没睡好,所以你们文字记者过来就成,摄影就别来了……”百般“威逼利诱”,也没能说服,无奈之下采用了他们自己提供的图片。 到了今年,为免遭遇去年同样的“命运”,事先的“采访提纲”里特别注明:要拍摄一组图片,并按本报“惯例”拍摄几张她手拿报纸的图片。但得到了她身边助理这样的答复:拍照可以,但按“惯例”需要你方支付造型师的费用……因为甲方“惯例”不符合乙方“惯例”,这次的摄影计划同样“惯例”取消。 记得和一个熟悉徐静蕾的人士聊天时就曾听他说起过徐静蕾对待摄影的态度:“她狂喜欢摄影,超喜欢给别人拍照,但巨讨厌别人拍摄她!”对于她这样一个“严重有悖于靠镜头吃饭人之特点”的特点,记者曾试图从多角度去分析,但无奈没什么结果,说她过于看重自己形象?不像,这无法解释她“嗜烟、日常生活里不施粉黛”的江湖传言。说她自闭、欠缺自信,也不像,这不符合她一贯的行事作风……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她是一个极度需要安全感的女人。拿起相机拍别人,掌握着某种主动、掌握着对“被拍摄者”某一特定瞬间的“生杀大权”。这很有安全感,而被人拍特别是被陌生人拍,则很有“任人宰割”的感觉。 她喜欢主动、她擅长掌控、她神秘又敏感、她外表宽容但骨子里苛求完美、她朋友不多知己却不少、她容易走近但很难真正走近……这似乎也就得以解释她为什么要从“一个优秀演员”过渡成为”一个新锐导演“;这似乎就得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个性大腕”甘愿在她的影片里“甘当奴仆”、这似乎也就得以解释她给予人们的一切。 徐静蕾,天生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柔弱而强势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天生就是来征服世界的。 也难怪她要拍——《宫里的女人》。 注:除了演员、导演、才女写手之外,徐静蕾还是北京某时尚类周刊的“专栏摄影”,虽然至今作品不多,但每一幅出自她手笔的“作品”,却笔锋凌厉,自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