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抗议后,中国释放调整“清零”政策信号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周四,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解封后的居民数周以来首次返回工作岗位。在西南城市重庆,部分居民无需再定期接受新冠检测。在北京,一位高级卫生官员淡化了当前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严重性,这对政府来说是罕见之举。

这些进展表明,面对数十年来对北京构成最广泛挑战的大规模抗议浪潮,执政的共产党可能开始放弃不受欢迎的防疫措施。

出于对国家严格封城措施的愤怒,十几座城市的抗议者在上周末举行集会抗议。北京起初的应对办法是动用安全手段,重点围捕抗议者,并阻止其他人参加集会。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以及在某些地方,党表明了态度,愿意疏解公愤的根源所在:侵犯式的防疫抑制了经济增长,导致无数人长期被困家中,点燃了直到本周还在发生的暴力冲突。

中共仍未对反封锁的大规模示威活动表态,但高级安全官员警告,当局将坚决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警方已经基本平息了抗议,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周三去世可能激发更多民众举行反政府示威,压制公众不满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放宽极度严格的防疫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民愤。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共愿意放宽到何种程度,也不清楚此类转变是否由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导,他一直都是中国新冠“清零”政策的最高指挥者。习近平把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押在了中国能比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地缘政治对手——更好地控制病毒之上,任何政策上的逆转或废弃都可能削弱他的权威。

即便负责防疫工作的副总理孙春兰本周承认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带来的危险正在减弱,中国许多地方仍在继续实施封锁。至少,东北城市锦州周四宣称,准备继续封城一段时间,因为“能清零而不清零,实在是太可惜了”。

锦州等地的抵制说明,在试图放松直到本周还看似无可动摇的强硬做法时,北京可能面临挑战。在官媒在报道孙春兰对卫生官员的讲话时,只字未提“动态清零”的说法,这引发了关注。

周四,在国家卫健委座谈会上,孙春兰连续第二天强调称,中国的疫情防控正在进入新阶段。

“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孙春兰说。“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孙春兰在周三的会议上说,当时她没有戴口罩。她还表示,中国要“走小步不停步”,优化完善防控政策。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表示,这些进展——特别是孙春兰的讲话——堪称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迹象,表明中国在顽固坚守之后终于愿意变通。

金冬雁表示,“改变可能迫在眉睫。他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还没到成功的地步。”他还说,在消除关于新冠疫情严重性和疫苗副作用的虚假信息方面,中国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许多个一小步可能会带来大不同,”金冬雁说。

在有1900万人口的广州,官方宣布放松管控措施后,至少有四个城区解除了封锁。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官员们陆续摘下口罩,这是与以往防疫规定背道而驰的姿态。但对报告了新冠病例、被判定为“高风险”的社区,限制依然存在。

因居民激烈抵制被封在家里,广州受到了巨大关注,其封锁措施在某些情况下长达一月之久。本周,服装生产中心海珠区的数百名外来务工者因为持续数周无法工作,眼看着食物供应减少,他们拆除障碍物,向防暴警察投掷玻璃瓶。

政策放松后,一些居民一个月来首次上班。还有一些人沉浸在下馆子堂食的简单快乐中。“回到正常生活很好,”广州一家科技初创企业的销售经理、30岁的菲·罗(音)周四回到办公室时说。“这次我希望正常生活能持续久一些。”

在重庆,官员们宣布了限制检测要求的措施,并防止封锁扩大到高风险地区以外。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修改了检测要求,并宣布商场和超市将重新开业。

周四,在社交媒体和中国最受欢迎的通讯应用微信的聊天群里有很多关于各地取消管控的消息,它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乐观回应。

“昨晚我们都很高兴,”一名来自上海的抗议者表示。由于担心遭到官方报复,她要求只透露自己姓张。“我们开始想象全国放开限制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警告,如果地方官员和普通居民将孙春兰的言论解读为可以过快放松警惕,在没有适当规划的情况下,任何突然偏离“清零”的转变都可能导致大规模感染危机,令医院不堪重负。

“在没有一个有序过渡的路线图的情况下,她的言论可能会在地方层面引发意想不到的反应,从而更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出现病例激增,”黄严忠说。他呼吁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新冠政策。

出于公共卫生和政治原因,解除中国严格的新冠措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老年人接种率偏低,无法抵御大规模疫情,而且中国的卫生基础设施在相当程度上还不发达,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上个月,当局宣布了限制封锁范围的规定,并放宽了对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但由于随后暴发了一波疫情,许多地方政府恢复了严格的封锁,加剧了抗议者的不满情绪。

也许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把他的“清零”政策作为中国全球优势的一个例子,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数十万人死于病毒。彻底放弃这一政策将破坏习近平作为毛泽东以来中国最强大领导人的无懈可击形象。

然而,在一个不同意见被审查和监视所窒息的国家,几天前似乎还无法想象的抗议活动凸显了无限期维持这一政策的风险。对新冠措施的不满会迅速发酵,演化为对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管控社会的不满。

鉴于中国的言论空间不断缩小,当局也将密切关注,以确保抗议者不会利用江泽民之死重获声势。1989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中国领导人胡耀邦去世,在天安门广场引发了由学生主导的民主示威。

到目前为止,江泽民的去世还没有激起这样的呼声。一位要求只透露自己姓叶的抗议者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江泽民看法各异,特别是那些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这位抗议者说,人们对江泽民之所以有兴趣,主要是将他作为批评习近平的衬托。

周三,在抗议者的群聊和中国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回忆江泽民是开放、外向型的中国的化身。也有人指出,他对挑战共产党权威的人毫不留情,比如他对法轮功精神运动的镇压。

对于中国的官员和官方媒体来说,这位前领导人的去世为修复中共以及习近平的形象提供了机会,习近平是江泽民选定的继任者。官方的讣告对这位前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赞扬,中国的主要网站也变成了黑白色,这是重要人物去世后常见的纪念做法。

香港大学中国政治学副教授朱江南在接受采访时写道,中共想“把江泽民的去世和对他的大规模哀悼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作为加强民众对党的信仰的一种方式”。

Ela 发表评论于
大家放心, 中国有药。 疫苗没多大用。
pop4 发表评论于
"而且所谓的顶级疫苗,小白鼠都是洋人,华人的比例非常少。"

比例少总数可不小,海外国人怎么都有几百万人打了这些顶级疫苗了。没有数据表明比白人副作用更大。
shanghai70 发表评论于
没有好的疫苗包子的屁股还是光着,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龙座稳,
武毒烹。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我估计共党是先放一放,如果效果不好,马上恢复清零,到时候大家也没有意见。共党搞的健康码基础上的大数据,这时候就是非常重要的。
wang620101 发表评论于
无论怎样这次习都是难堪,至于他自己怎么看不知道,至少世界肯定笑话他:笨蛋一个
锦西 发表评论于
少拿医疗资源,说事儿,。中国现在的医疗资源,与需求,保障,绰绰有余,。
打抱不平 发表评论于
最烦有些兲朝人打了鸡血似的吹牛讲大话。昨两天在朋友圈看了一个广州局部放开的视频,那牛皮吹得真的是一地鸡皮。什么广州敢为天下先,勇气,榜样等等。纯粹犯贱,找骂!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皮!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开放以后,按照台湾和香港的死亡率,中国大陆大概要死两百万。大陆总体医疗条件,比香港台湾差很多,估计最后的死亡人数大概是五百万。老百姓一定很气愤,要杀几个人才能平民愤。西方的民主自由,也在中国彻底失去市场。
5mslj 发表评论于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呢?一个月前还对欧美的开放冷嘲热讽,这么快就要抄欧美作业,不要脸。

八戒呢
iloveCCP 发表评论于
跟我党啥关系? 是国务院发布的防疫政策,不是党中央。 当然了, 如果胜利了(其实去年就已经胜利了),
是我党的功劳;如果失败了, 是国务院的错。 :)
------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2022-12-02 09:26:36
共党的执政水平太高了。逐步开放,如果搞好了,就是党的伟大。如果搞砸了,可以这几天闹事的人抓起来判刑,说这些人是罪魁祸首。
shanghai70 发表评论于
记得不久前开二十大的时候人民日报说清零政策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才几周时间就不考验了?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共党这样从善如流,各国政府都很少见,不喊几句口号,讲不过去。共党万岁!习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不清零了清零帝是不是得改名叫共存帝了?我觉得还是清零帝听上去霸气。
渤海 发表评论于
放开不论结果如何,对斧镰帮都是灾难性的:
1. 开放后,如反复强调的,真的大量积压医疗资源,老人大量死亡,证明斧镰帮重蹈西方覆辙的失败;
2. 开放后,虽然有人感染,但没有渲染的医疗崩溃大量死亡,那就证明三年来清零是载入史册的严重错误;
打抱不平 发表评论于
坚持清零不动摇,中国一放宽清零,病毒感染的人数量一定会蹭蹭往上涨,不出半个月将泛滥大肆蔓延,没完没了….。老老实实清零吧,学外国开放,人家疫苗好,中国不行就是不行,正视承认自己的不足就这么难吗?非要吹牛皮打肿脸耒充胖子?!祸国殃民!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共党的执政水平太高了。逐步开放,如果搞好了,就是党的伟大。如果搞砸了,可以这几天闹事的人抓起来判刑,说这些人是罪魁祸首。
嘉嘉乐 发表评论于
说明共党听到了民意,做出改变顺应民意,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