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小组!五人全员保研“985”名校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他们因学业结缘,在学业导师的牵引下,组成锐意进取的学习小组。四年来,他们携手学习、组队竞赛、共克难题,如今好消息接踵而至,这个学习小组全员保研“上岸”985名校!他们就是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自动化专业学生郭雯君、顾佳怡、张弛、黄哲、赵晨阳。郭雯君推免至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顾佳怡推免至东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赵晨阳推免至山东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张弛推免至东北大学控制工程专业;黄哲推免至重庆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五人学习小组

四年稳居专业前十

聊起成为“学霸”的秘诀,他们说,最重要的是在他们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小组学习、竞赛,互相促进,向优秀看齐。

上课时他们总是坐在前排,自习时常常结伴,考试周共享笔记……大一之后,因为兴趣相投、三观相近、目标一致,五人便相约成组。



学习笔记

“大家都有整理自己的笔记,我们常常会共享笔记,互相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黄哲回忆道,大家会把每天学习到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疑惑的地方拿出来讨论,或者互相提问一些问题。

“昨天仿真实验,你的步长结果怎么计算出来的?”“你将前面的三个变量加一个,wc是第四个变量。”

“问你个问题,手机充电器和开关电源是不是差不多?”“几乎差不多,都是先整流再振荡。”这样的聊天记录群里还有很多。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学霸”小组就在这样相互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五人稳居专业149人中前十位,平均绩点达4.1,有三人已被推优入党,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章、校一等奖学金以及江苏省三好学生等各类奖项荣誉40余项。

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项

一起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四年来,小组成员互相组队参加的竞赛数不胜数。“最开始一起组队是因为都有共同的目标——保研。”顾佳怡介绍,他们参加的比赛基本上都是在暑期进行,所以大二大三的暑假基本都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度过的,平时一有空也会在实验室里调试代码,共同研究改进算法。



与同学们一起备赛场景

“和队友们天天泡在实验室,积极沟通交流,互相鼓励打气,一起熬夜的日子,也是我大学期间一段难忘的经历。”郭雯君说,他们曾经因理论知识和比赛经验不足而失利,但是他们不甘止步,假期恶补理论知识,留校全力备赛,最终斩获第十七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赵晨阳感慨道,比赛的准备是痛苦的,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大家一起努力,那段时光也算过得十分充实,“当我们将算法调试到一个合理的状态,达成比赛要求时,还是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产生”。

大学时光里,他们奔赴11个省市,参加了20余项比赛,熬过最黑的夜晚,调过5万多行系统代码,坐过1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小组斩获第八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7项,授权或在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

学业导师是保研路上的引路人

“大一那会,我完全没有保研的概念,是王老师在放假前与大家进行班会交流,我才立下了保研的目标。”在郭雯君看来,学业导师王照伟是他们保研路上的引路人,她也在之后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会和王照伟老师进行汇报,确定每个阶段的大致规划。



左一为学业导师

班长张弛说,保研路上每当自己感到迷茫时,就会去找王老师交流,“有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赵晨阳在保研预推免阶段,面临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的面试时间冲突,他第一时间找到王老师询问相关建议,最后选择去了山东大学并且成功上岸。

“做好学生学业指导不能光靠说教,通过优秀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以他们切身体会让大家更加明确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王照伟坦言,和他们五人的交流不仅仅在学业上,还会督促他们合理规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及时调整心态,学会享受大学生活。

在长达三年的保研持久战中,他们也经常会遇到需要兼顾学习和科研竞赛的两难处境。“劳逸结合,合理平衡学习和做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时需要弃车保帅,至少保住绩点或科研竞赛其中一边。”赵晨阳是班上的心理委员,也是小组里的减负“带头人”。压力大时,赵晨阳会喊着大家休息放松,还会相约出门旅游。

在大三保研的关键阶段,五人小组对之前的学习成绩、竞赛经历进行整理和回顾,经常聚在一起互相提问,提前准备面试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小组成员积极共享信息,信任彼此,他们的默契表现在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里,他们互相缓解情绪,是鼓励,更是治愈,携手度过那些默默坚守的日子,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