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时代开始了,北京奈何?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北京是否从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5.20就职演说找到其期待的“善意”?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台独是死路一条”,给人感觉北京的希冀落空了。



2024 年 5 月 20 日,台湾台北,新任总统赖清德和新任副总统萧美琴在就职典礼上。 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对于这位几年前曾表白自己是一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新总统而言,他没有在就职演说中有任何“台独”言论,强调新政府的两岸政策是秉持不卑不亢、维持现状的基调。这已经是相当的“善意”了。

但是,对于一心想把台湾纳入“祖国怀抱”,不惜动用武力统一的北京,赖清德的演说不仅仅是缺乏“善意”,而是汪文斌所谓的“老调重弹”。

赖清德重申了前任蔡英文表述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是赖清德强调的新政府将秉持的“四个坚持”中的重要内容,四个坚持包括:“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

四个坚持,字字体现出他所说的“没有必要宣布台湾独立,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自由民主体制,台湾前途台湾人民自己来决定,不容侵犯并吞,这不会让北京感到高兴。

赖清德演说中讲台湾与美国的关系,讲“世界的台湾”,“台湾问题”从蔡英文开始至今,在习近平政权强大的压力下,不可遏止地“国际化”了,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扩大,北京不会感到高兴。

赖清德特别强调“有主权才有国家”,他说,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明白无误地界定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性质和现实。

赖清德就职演说处处突出台湾的主体性,对于两岸相当敏感的国号,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述:“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都一样响亮”。

有媒体指出,过去蔡英文惯用中性的“两岸”、“中国大陆”,但赖清德在5.20演说几乎都称之为“中国”,还有,赖清德在演说中提到台湾的次数远远多于中华民国,他干脆讲明了,中华民国与台湾都是国名。赖清德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其一贯的坚持和立场。

反对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批评说,对于将“两国论”台面化感到忧心。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基金会的执行者萧旭岑就批评赖清德表明“台湾是国家名称”,将中国视为外国,是“新两国论”。其实,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一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成民众认为自己“主要是台湾人”,今日台湾,与马英九时代的台湾,有了很大变化。

赖清德的演说 没有提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也没有提“九二共识”。这一点比蔡英文更强硬。蔡英文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但在2016年就职演说与国情文告都有提到1992年会谈这段历史。

这些说法北京当然不会高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询问中方对赖清德演讲的看法时强硬地表示:“台独是死路一条,不管打着什么幌子,什么旗号,推行台独分裂都注定失败。”他重申“无论台湾岛内政局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中国大陆学者周志怀对中央社称,赖清德的演说是一份挑衅、挑战大陆的台独独白书,“和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相比,这是一个最台独的演说,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一思路显然与北京官方极为接近。

与前任一个重大的不同是,除了中国威胁加剧,台湾朝小野大,立法院反对党占了多数。这是赖清德演说中可以感觉到的“内忧外患”。

他告诫台湾人不能有幻想:“在中国尚未放弃武力犯台之下,国人应该了解,即使全盘接受中国的主张,放弃主权,中国并吞台湾的企图并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