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键盘上的生活点滴 - 用心生活,用脑子工作。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英语, 语言与阶级

(2022-02-15 13:49:34) 下一个

尽管没做过专门研究,凭在中国生活和受教育形成的直觉,觉得中文口语中体现的阶级,更多的在文字选择而不在语音语调。比如说文化人的出口成章,乡野之民的粗俗之词(仅指语言本身,粗俗言词之下不见得没有高贵的灵魂),平民对权贵的尊称和奉承等等,大都表现在用词上。而英语,语音语调在区分阶级方面却更重要一些。

语音语调,为方便讨论我就称之为口音吧,尽管从语言学角度也许不完全准确。作为一个‘老外’,我们对英文口音的最初感觉,大概是区分美音和英音。在英国待过一段时间,或者和英国人打交道够多后,开始辨识难懂的苏格兰口音。慢慢的,会察觉到利物浦和英国中部的口音,等等。我是一个对口音特别迟钝、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对中文的各地口音,我也从来模仿不来。对英语口音和阶级的联系,是从生活中的小例子逐渐感觉到的。最早的一个例子是孩子的幼儿园。那时候小儿子水儿和同事的一个女儿上同一个幼儿园,后来他女儿换幼儿园了。 他在闲聊时提及,换的原因是他某一天突然发现女儿讲话带有某一个族裔的英文口音 – 从幼儿园老师那里来的。那时知道当有女儿在车上的时候,他只放古典音乐、从不放流行乐。她女儿也的确在音乐方面造诣很高,是英国一个国家级的乐团成员,但人家也没打算大学学音乐,音乐只是用来修身养性的。那个时候,对阶级还没什么概念,对同事的选择一笑了之。真正对‘中产阶级’有认知是从水儿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妈妈开始的。

那个孩子是水儿的好朋友,他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妹妹,父母都是英国的名牌大学毕业。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没上班,在家全职带一双儿女。后来女儿也上学了就开始工作,并且在职场披荆斩棘、两三年间就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了。在儿子毕业那年,他们搬家了,在一个邮政编码有‘贵气’的地区买了房子,孩子进入了那个区域的一家私校。那所学校对我这种老外来说名不见经传,但后来听她说是他们那个圈内有名的。那个妈妈切割了所有原来小学(公立)的关系,只有我们算例外(估计因为我们是彻底的外人吧)。那个时候我开始对中产阶级圈子有感觉了。记得还读过一本书 “The Art of Being Middle Class”,很幽默,大多数英国人会觉得这就是调侃而已,但对“老外”了解英国社会还是有帮助的。

将口音和阶级直接联系则是从一个语音教练那里了解到的。那时候单位给了一个福利,让我跟一个专业的语言教练练口语。教练给了我一个英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的电视采访视频,建议我每次上课/开会前都看一遍,在潜意识中模仿她的语音。据他说,这是他推荐给所有他的中产阶级女学员的。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用语言教练的不仅仅是我这样的老外!

什么是中产阶级崇尚的口音?即使有教练给的视频,我感觉也很难准确描述其特征, 但有一个容易的法子,那就是听英国历史电视剧的人物发音,比如“唐顿庄园”(Downtown Abbey),“皇冠”(Crown)。皇室和那时候上层社会人员的语音语调就是中产阶级所崇尚的。其实即使不为阶级的缘故,(对阶级而言,语音是进入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这种语音也是值得学习的,因为发音特别清楚,并且听着悦耳。

说到阶级,就不能不说到歧视问题。阶级的歧视其实不如种族、性别严重或明显。贵族和中产阶级有他们自己的教养和骄傲,表现在对不如他们的人反而更友善一些。就像在高校,大教授们对作为职场新人的助理教授们往往是和善和不吝赐教的 (现在也常听说有“吃相难看”的教授,只能说世风日下吧)。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利用新人做苦力,但平心而论,人家有学识、有经验、有资源,能有机会给人家做苦力,不就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嘛。等到有机会成为人家的平等对手的时候,画风就会彻底改变啰。这也就是谚语“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的文化吧。(注:这句英文博友们建议用“别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 “找个和你实力相当的比”,或别‘以大欺小、欺软怕硬’,致谢博友‘追忆21’,‘黑贝王妃’和‘菲儿天地’)。

人生而平等,我并不觉得贵族或中产阶级高人一等,但正因为他们不欺压比他们层次低的人,至少不以欺压弱小为荣吧,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我并不反感阶级的存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9)
评论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尤其开心USA' 的评论 : wow,我好荣幸!谢谢开心博主来访:)
尤其开心USA 回复 悄悄话 来回读了几遍,很有意思!谢谢~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给喜欢“唐顿庄园”的朋友推荐Bridgerton,第二季今年三月份上映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能感觉到差别很大,皮卡兄一定是语感好:)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Crown我也在看,里面的英语和美国英语相差很大的。“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俺小学生斗胆理解为“适合你的就是好的!“,见笑:)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鹊' 的评论 : 问好喜鹊,谢谢。刚在你家里被北海道的花田美景醉倒:)
喜鹊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蘑菇好文分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问好小小,谢谢鼓励。我因为工作和孩子接触和了解到不同的英国人,咱作为“老外”,啥阶级都可以不是,观察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小声音 回复 悄悄话 蘑菇好文,虽然没有人明确的对我说,但潜意识的知道,语言是有阶级的:))
蘑菇爱思考,想问题深刻!学习了:))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谢谢城城,祝你天天快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甫田' 的评论 : 我回你悄悄话了。是的呢,即使在英国也不会有太多感觉啦,毕竟每一个人都在适合自己的阶层,我是因为“老外”的身份,反而不同圈子都不在意我这个“外人”,有时候觉得很奇妙的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赞王妃,我完全同意,我已经完全不在意我的口音了:我就不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别指望我发音像BBC一样保准。谢翻译建议,您和追忆建议的都不错,我后来自己也琢磨出一个:别“欺软怕硬”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看悄悄话。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就在前两天,听我们这边驻英记者报道时还强调英国是‘阶层社会’。在你这里更明白了那话中的含义。这跟欧洲大陆这里应该是不太一样的。这边区别开人的应该是行业与爱好?况且即便有这样的区别,好像也没必要留意。不留意它也就不存在。~~

看了你前篇给儿子选择学校时就心生感慨。我们这边没有贵族学校、私校一般是针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找个和你实力相当的人比?
在澳洲所有的人都南腔北调,所以不像英国那么讲究。我跟学生说,谁要是说你学不好是因为老师有口音,那就放学留下补课,多听我说就习惯了:)
心中之城 回复 悄悄话 蘑菇写得好有趣。口音也可以把人分等级的。这让我也想到了在中国好像也是这样子的啊。。双节快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se2019' 的评论 : 是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很高兴大家能一起分享和交流。谢谢您再次来访和留言
hase2019 回复 悄悄话 出于对这个话题的喜爱多说一句,唐顿庄园还有许多好看的中世纪的英剧的那个口音听听就好了,没必要专门学,因为说着一百多年前的尤其是中世纪的英式口音会很奇怪,就好像21世纪的中国人说文言文一样。

我以前有个英国同事,贵族出身伊顿公学的,我们知道的人觉得他的口音好posh啊,不知道的包括英国人却会问他,你为啥要这么说话,不累吗?:-) 事实上他的accent包括用词非常高雅优美(参考英国首相及许多政客),年纪轻轻的就一边工作一边从政(认为是自己对这个国家的义务)。我也是从他开始才具体了解到英语语言中的阶级区别。这对于理解英国的社会结构阶层很有帮助,从此以后能够迅速判断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出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鲁冰花' 的评论 : 一点都没错,能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的都是能人:)握手喜欢同样的剧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点点深知其味-握手
鲁冰花 回复 悄悄话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赞蘑菇好文。喜欢唐顿庄园。:)
spot321 回复 悄悄话 语言确实存在着等级,这是事实。不仅有等级,还会有味道。~~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se2019' 的评论 : 您说得很有道理。谢谢来访和留言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精辟!谢谢来访和评论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来访。刚读了你用心写的文,赞!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6ba6' 的评论 : 是的:)谢博主来访和分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太好啦,师傅,咱师徒缘份深哦,不仅都馋圆食,喜欢的剧也一样。明白您说的意思,有些话我也是感觉不好细说,只能点到为止:)
夏圓 回复 悄悄话 Downton Abbey 和 The Crown 都是我的菜,艾玛,追得昏天黑地,网也不上了。。
辉蘑菇言之有理。众所周知黑人的口音是很独特的,但受过高等教育的都刻意“纠正”这种口音。我注意到不少电视采访,你根本就听不出典型的黑人口音。。
不多说了,言多必失,不敢政治不正确呀。
6ba6 回复 悄悄话 这个跟经济发展有关,80,90年代崇美,VOA洋基美音就比BBC热门,而2000年后去英国留学旅游人数大增,英资的英文教训进军中国,从幼儿园开始培训口音及礼仪,英式英语又占上风。中国人有钱了,就开始考究正宗,复古想挤身进上流了。个人觉得美音比较接地气,英音有点矫揉造作,当然崇尚什么音,都是看荷包啦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同意蘑菇,学习了,对于我们这些不是本族语的人来说,想区分会有难度。
ahniu 回复 悄悄话 物以类聚,棋逢对手。
hase2019 回复 悄悄话 Queen's English其实更特指女王以及贵族的英语口音,英国大家崇尚的是posh English——就是上流社会说的那种比较高雅的口音和用词。在英国,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中产阶级即使能说比较标准的BBC英语,可别人还是能听得出你的出身。更不用说那种工人阶级的口音和用词了。有些在伦敦东部生活的小伙伴们就练了一口贝克汉姆的口音:-)
至于我们外国人,努力练好BBC英语,提高自己词汇的水准就很好了,也符合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身份。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oPan_DE' 的评论 : 谢谢小潘来访,祝开心快乐每一天!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松松说得没错,只是平时咱不一定意识到。松松开心快乐每一天!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的确是,客观存在。谢博主来访和留言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您说得没错的,但也如下面网友留言,其实这种崇尚已经过时了。不过英国人骨子里头还是有这意识的。谢谢新朋友来访和留言,祝安康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我从未在英国住过,请问:“中产阶级崇尚的口音”是否就是Queen's English? 谢谢!
XiaoPan_DE 回复 悄悄话 赞蘑菇好文,元宵节快乐!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的话题,细想一下,语言还真是有阶级烙印的。农民和坐办公室的白领常用的语言和语气的确是不同的。蘑菇元宵节快乐!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在英国说英国口音,在美国说美国口音,没毛病。阶级是客观存在,不由得我们不承认。阶级歧视也好,种族歧视也罢,都是客观存在。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的,英国应该是比美国更注重一点,常有英国的语言老师会半开玩笑地说美国英语是另一种语言。总的来说,字正腔圆总是好的:)谢谢京妞分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还是弄弄水平高,我根本就搞不清楚,哈哈哈。表达清楚是第一要紧,其实去听听伦敦那些混混比较多的街头音,还就是觉得吐字不清楚。谢谢弄弄来访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说到口音,正好我看完你说的那两个剧,以前我喜欢英格兰地道的口音,其实还可以细分Essex 、Sussex 等,后来不自觉地用上面两剧的tone, 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我并不喜欢那个tone。 我看剧的时候我儿子和老公说:“现在大家都不这么说话了”。关于accent ,我们的定义和英国人的可能不一样,他们认为句式、用法和表达是区别,分royal accent, up class accent等。我还是算了吧,能表达清楚就得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蘑菇这篇有意思。 在英国,口音确实是个敏感的问题。 美国相对好一些, 但是南方和非裔美国人的口音还是非常明显的,一听就知道。 如果一个非裔美国人没有口音, 大家都会注意到并怀有好感。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追忆21' 的评论 : +1

哈哈哈,同赞好文。

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我也是Downtown Abby的迷,原来的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611/1533534.html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追忆21' 的评论 : 谢追忆,这篇文其实也是有感于人参花今天发的博文,愿社会不再对欺负弱小不以为然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追忆21' 的评论 : 这个好,谢谢追忆(献花)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赞蘑菇好文,阶级和阶层的思考发人深省。

容我抛砖引玉一把,”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 倒好像中文歇后语 ”别老太太吃柿子 - 专挑软的捏“ :)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我想不出好的中文翻译。哪位网友有好的建议,请不吝赐教:)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