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唐宋韵》6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An Untitled Poem) 李商隐

唐宋韵 2024-02-23 17:00:42 ( reads)

《无题(1)·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2)无力百花残(3)。

春蚕到死丝(4)方尽,蜡炬(5)成灰泪(6)始干。

晓镜(7)但愁云鬓(8)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9)此去无多路,青鸟(10)殷勤为探看。

 

1.   无题:当诗人不愿以题目标出诗的主题,常以“无题”为标题。

2.   东风:春风。

3.   残:凋零。

4.   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

5.   蜡炬:蜡烛。

6.   泪: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脂油,比喻人的眼泪。前面“蜡炬成灰”比喻人死亡。

7.   镜:作动词,即照镜子的意思。

8.   云鬓(bin4):一般指女子浓黑而柔美的鬓发

9.   蓬山:海上的蓬莱仙山。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10.  青鸟:神话传说中传递消息的仙鸟,为西王母的使者。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

 

-------------------------

翻译对比:
Translators

(a) translated by: alexcwlin; edited by: Adam Lam (No Title)
(b) 林健民译 (An Untitled Poem)
(c) 卓振英译 (A Titleless Poem)
(d) 许渊冲译 (To One Unnamed)

相见时难别亦难,
(a) It’s difficult to meet, yet it’s equally hard to part.
(b) ' Tis excitedly unbearable to meet as well as to depart,
(c) ' Tis hard for us to meet, but separation' s harder still.
(d) It' 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东风无力百花残。
(a) East wind is helpless to avert flowers’ fate from wilting.
(b) Easterly wind weakens while all kinds of flowers faded;
(c) When breezes languish, fall and wither all the flowers will.
(d)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春蚕到死丝方尽,
(a) Spring silkworms never exhaust their thread until death.
(b) Spring silkworm died after it ended fibre productions,
(c) The silkworm ceases not to spin her thread before she' s dead;
(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蜡炬成灰泪始干。
(a) Candles’ tears don’t dry up before they become ashes.
(b) A candle turns to ashes when shedding of tears dries up;
(c) Unless burnt to ashes endless tears a candle' II shed.
(d) An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

晓镜但愁云鬓改,
(a) Looking into mirror at dawn shows concerns over deteriorating hair.
(b) Looking at morning mirror I worry my temple is changed.
(c) At dawn the mirror may betray your dread of aging hair;
(d) At dawn I' 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urns grey;

夜吟应觉月光寒。
(a) Chanting on restless night should feel moonlight chill.
(b) Humming verse at night moonlight appeared to be chilly;
(c) Reciting poems at night I feel the moon' s chill in the air.
(d) 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蓬山此去无多路,
(a) It’s only a short distance fairyland is away from me.
(b) As the legendary Mount Fenglai isn' t far from my place,
(c) As Mount Penglai is not very long a distance away,
(d) To 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it' s not a long way.

青鸟殷勤为探看。
(a) I ask an eager blue bird to check it out for me.
(b) I asked the blue bird to convey you my kindest regards.
(c) The Blackbird may be kind enough to you frequent, I pray!
(d) W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

李商隐(约813 — 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荥阳)人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以与李白、杜甫合称的“李杜”相区分。在李商隐十岁左右时,他做地方官的父亲去世,寡母便与子女回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李商隐天赋很高,他“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并跟从一位饱读诗书的堂叔学习多年。至16岁,他便以擅长古文而得名。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在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亲自教授骈体文,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弘农县尉,秘书省为正字,梓州幕府参军,盐铁推官等职位。李商隐入仕后,受“牛李党争”的影响,仕途不得志,且长期病弱。大中末年,李商隐病逝于郑州,年仅约45岁。

李商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诗。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李商隐追求诗的格律和遣词造句的完美。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严谨的特色,又加入了绚丽、象征的艺术手法,形成了深情缠绵、精巧绮丽的独特风格。从题材上讲,除了最富盛名的、(一般认为)以爱情题材为主的“无题诗”之外,李商隐的咏史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但作品大多佚失。

李商隐著有《李义山诗集》,现存诗约600首。李商隐的文学作品集另有《樊南甲集》20卷,《樊南乙集》20卷,《玉奚生诗》3卷,《赋》1卷,《文》1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7

 

唐风:李商隐一生作“无题”诗10多首,还有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30首,这40首左右的“无题”诗虽然只占李商隐现存世诗歌总量的约十五分之一,但却是李商隐诗歌创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最有名的部分。“无题”诗不是李商隐首创的,但他却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诗歌类别。他的“无题“诗作千百年来被人们欣赏、解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雨:在我看来“无题”有时就是最好的标题。当有些具体事物不便明说,而作者又有优雅而飘渺的文字表达能力时,“无题”诗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随读者去诠释。这样的诗距文远,距艺术比如无标题音乐和抽象派绘画反倒较近。然而诗歌史上“无题“诗成功者就李商隐一人。后世也有模仿的,然而无一有影响者。

唐风:李商隐这些“无题”诗被世人研究了一千多年,方方面面和所有的细节几乎都被人全部剖析了,依然是莫衷一是。清代学者冯浩长期研究李商隐。他说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这恐怕也是有道理的。我觉得情诗的可能性大,作者在写的时候应该有特定对象所指,但他刻意通过无题这种方式来表达,虚玄飘渺,使读者无法明确其所指对象。另外,无题诗中的描述也有较大的夸张与变型,所以不宜具体归于某个人或事。刘学锴先生说,“作为爱情诗,(‘无题诗’)已经舍弃生活本身的大量杂质,提纯、升华为艺术的结晶。”这一点我赞同。

宋雨:我本人不确定这首“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爱情诗。但我们现在以对话的方式来赏析,总得姑且将其赋予某一个主题。这样吧,我们先把这首“无题诗”当作爱情诗来解读。解析完以后,我们再说一说几种常见的其他解读,供大家参考。

唐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沉重而缠绵的笔调感叹此番爱情的处境,以两个“难”字加以强调,即相聚不易,分别时难以割舍。有人强调说两个“难”字有不同意思。其实“难”本身就是一个虚玄的字,不必解析太过。诗人在这里已经把意思表达得足够清楚。

宋雨:一般的诗词,大多先写景,用以衬托和起兴。而在这首诗的首联,李商隐是先写情,后写景,也是别有意境。由于人的煎熬和痛苦,春风仿佛失去了生机,花朵也凋谢了。反过来看,花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唐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对偶句非常有名,巧妙使用了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多次听到用这句用来讴歌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现在看来不仅意思不贴切,简直是道德绑架,要要把人逼死的节奏。我想明智的老师也不喜欢这样。

宋雨:是啊,本意是以蚕吐丝和融化的蜡烛下滴来象征死而无悔。“丝”与“思”谐音,而蜡烛流下好似眼泪。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中有“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初唐宰相陈叔达《自君之出矣》中有“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之句。

唐风:显然李商隐是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另外他也有可能读过杜牧的《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比杜牧小10岁,对他很钦佩。但比较一下就得知李商隐的象征明显地更为深刻,这已经是他的再创作了。

宋雨:作者对象征意义的深化,也暗示着再次相会遥遥无期,前途渺茫。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能或不愿意割舍。因此,眷恋和痛苦也将伴随终生。所以在这一联里,我们既看到坚贞不渝的执着,也能感受到极度的无奈与悲伤。

唐风: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站到了被思念者的角度,来推测对方的寂寞与相思之苦。说对方因被长期的思念所折磨,容颜憔悴,早上在镜前看到鬓发都稀疏了。下句的“吟”字我认为理解为叹息较为合适,不宜理解为吟咏或吟唱。整句的意思是说在夜间的悲叹之中,你恐怕会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吧。“应觉”二字表明自己并不确切知晓,而是带着爱和关心的猜想和揣摩。但这一联也暗示思念之情是相互的。

宋雨:这样的写法,与杜甫在《月夜》一诗中描绘自己的妻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相类似。然而,有没有可能,作者在整首诗都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即用代言体来写呢?

唐风:这当然不是不可能。但从李商隐的一系列“无题诗”来看,他基本上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突然出现一个代言体,放在整个李商隐的“无题诗”作品中似乎有些不合。而且,他的“无题”诗之所以无题,目的是要模糊自己的故事。若是代言体,就没有必要那样隐晦了。

宋雨:前面六句语气是相当忧伤、沉郁的。然而在本诗的尾联,我们却看到了类似杜甫诗的那种“顿挫”—“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直接地想见无望,总不能无限痛苦下去。作者换了一个角度,让鸟儿为使者替自己去探望。“蓬山”即蓬莱山,是海中的仙山,此处指难以到达的爱人的住处。而青鸟是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象征着幸福。

唐风:尽管前途依旧渺茫,作者却寄希望于使者,表明坚贞不渝的追寻将继续下去。本诗以这种些许浪漫的方式结尾,暗示对梦想仍报以希望,或表明自己将一往情深。

宋雨:这是一首缠绵悱恻、感情执着的诗篇,具体写作年代不详。自古以来,大都数人认为它是爱情主题,然而所指的对象是谁呢?传言最多的是一位女道士。李商隐早年有到道教圣地玉阳山学道的经历,而且留下了多首与女道士有关的诗篇,比如七绝《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而在他的《碧城三首》中,更有很狂放但晦涩的诗句,似乎暗示热烈的爱情

唐风:然而除了诗本身为真之外,爱情故事则多出于野史。1927年,民国作家苏雪林发表了《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一时很轰动。她说李商隐在学道期间与一位名为宋华阳的女道士相爱。文章说 “(李商隐的)‘无题”诗都是恋爱的本事诗,真真实实的记录。” 这是当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研究得出的一个非常大胆的结论。

宋雨:说起这位苏雪林,她也算是民国的一位奇女子。她早年说服父母允许她接受新式教育,后到欧洲留学。回国后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等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和成功大学等任教。 她是的著作丰厚的知名作家,颇受尊重。1999年她去世时高寿102岁,骨灰回归故土,葬于安徽黄山母亲坟旁。然而,她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过于凭空想象,虽成为故事的题材,但不为学界所普遍接受。

唐风:现在一般认为,李商隐确有学道一事,期间与某位女道士产生情絮也是可能的,但细节不可考。就连学道在何时发生都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是公元834年左右,即李商隐21岁左右的时候。还有人认为学道是发生于828年左右。我认为828年还是在李商隐认识令狐楚之前,李商隐家中十分贫穷。而且那时他年仅15岁,此时游历学道似乎不太可能。

宋雨:的确,844年左右是更为可能的。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李商隐第三次进京参加科考不中。此时经人推荐,李商隐结识了华州(今陕西渭南)刺史崔戎。崔戎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其收为幕僚。第二年(834年)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全家包括李商隐一同东迁至今山东瑕丘(今济宁),没想刚到任不久崔戎即病故。李商隐协助办完后事以后,可能在郁郁寡欢之中去道教名山,希望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慰藉。

唐风:本诗若为爱情诗,第二个可能的对象是妻子王晏媄。根据现有资料,他们夫妻感情很好。但为了生计和仕途,两人离多聚少。李商隐在长期做幕僚期间思念远方的妻子,以“无题”诗来表达不是不可能的。然而第二联的用词似乎过重,两人没有生离死别,他毕竟还是要回家的嘛。就在日前,我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李商隐写于巴山夜雨时刻的一首悼亡诗,去吊念他死去的妻子呢?然而,跟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比较一下,本诗并未提到梦境,这就使得颈联(若作为悼亡诗)有些不合情理。

宋雨:我倒认为这首“无题”诗也可能是友情诗,具体来说可能是赠给郑亚的。郑亚是朝中大臣,与李德裕交好,官至谏议大夫、给事中。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李党失势,郑亚与李德裕皆被贬出京。郑亚被贬为桂州(今广西桂林)刺史。郑亚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请他去做幕僚,李商隐便辞去秘书省正字的京职,跟随郑亚去了桂州,那时他的妻子刚生了第二个孩子。然而一年以后,郑亚再被贬为循州(惠州)刺史。这次李商隐没有继续随他南下。有人认为李商隐这首“无题”诗是写给郑亚的赠别诗。惠州临海,所以诗中以蓬莱替指。

唐风:我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意见。郑亚是李商隐的同乡,两人关系非常好是肯定的,否则李商隐不会辞去京官(尽管小),毅然随他去南方的荒蛮之地。我也明白那时同性之间写诗唱和,也可以听起来“情意绵绵”,比如王维的《红豆》就是写给朋友李龟年的。尽管如此,我认为李商隐不至于以这样的笔触去为自己的上司写送别诗,第三联尤其不合适。我看过李商隐的几首送别诗,其表达方式与这首“无题”诗很不一样。

宋雨:最后再谈一个可能性,即本诗是不是写给他恩公的儿子、当朝大臣令狐绹的干谒诗。我认为也不太可能。他人的赏析文章中也否定这种可能性,大多是认为那时令狐绹已经与李商隐疏远。李商隐不会自讨没趣。李商隐成年后与令狐绹的交流是很注意分寸和方式的,不太可能以此诗这样的口吻去给他赠诗。

唐风:与令狐家族的关系是李商隐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理解好这种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很有意义。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是绕不开的,比如李商隐进士及第后对令狐家族是否有背叛行为,他是否真的卷入了牛李党争,他在世时是不是已经名声不好,他在仕途上是不是被令狐绹打压,他的一般人品是怎样的,他一生仕途不得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这每一个问题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留待我们今后赏析他的其他作品时再慢慢分析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5)

盈盈一笑间

2024-02-23 17:21:16

wow~ 四个翻译版本太赞了。多谢唐兄收集分享。辛苦了!

盈盈一笑间

2024-02-23 17:26:30

比较着看每一句的不同英文翻译,还蛮醒目的。

唐宋韵

2024-02-23 19:48:13

这次基本上是网上现成的。

天边一片白云

2024-02-23 17:44:03

先赞, 再细读。

唐宋韵

2024-02-23 19:48:38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