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丽莎在中国。
如果丽莎在中国。
Zhiyan-Le,2007-08-15 16:58:19。
引言
08月09日,解放网-新闻晨报有份报道《哈佛美女挑战爱因斯坦,地球有第五度空间》。报道说: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人类生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即构成所谓四维空间。美国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教授大胆假设,地球上可能还存在着“第五度空间”。这一革命性理论一经提出,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惊。丽莎表示:“我认为地球上存在第五度空间等其他的维度。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其他空间(第五度空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说近在咫尺。只是它们隐藏得很好,我们看不到而已。”日内瓦LHC试验正式开始后,可解答物理学中一些深奥问题,比如宇宙起源与结构以及其他空间维度等。
不少媒体论坛转载了这篇报道和做了讨论,可见社会民众的科学求知欲望有多么旺盛、对科学新发展的兴趣有多么浓厚。可咱想问问:若丽莎在中国,她的命运是推动了科学发展而震惊学界,还是被扣上“伪科学”帽子而在政治上被打入死牢、成为宣传媒体舆论轰炸围剿的靶子?
一、高一维空间认识意味着科学知识能力的质变。
要明白丽莎•兰道尔的“第五维”空间的科研成就意义,就得大致弄明白“多维空间”的高一维空间发现和证明的科学发展意义。打比方说,高出一维空间认识和证明,就相当于能做出原空间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儿。譬如,在二维空间的牢笼里,二维者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去的;而一个三维者则可以轻松地从第三维逃出,来去无影无踪和随时显形消失,还能在二维空间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自由进出,在二维空间的二维者看,那简直就是神仙了。就是说,高一维空间认识和证明,就等于是知识能力的质变。附件有个丽莎•兰道尔绘制的“宝宝”图示,标出了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知识能力的质变。
同样道理,牛顿力学是三维空间的物理学,而四维空间的认识和证明,根本改变了人类科学知识结构,比方说,那等于是做出三维空间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做出的事儿了。或者说,四维空间之说使人类知识能力获得质变,所谓“外星文明”或UFO的研究兴起,就是这个质变的一点点反映。
更有趣的是四维空间学说提出的光速旅行之说,为宇宙旅行提供了理论可能,于是,有个大问题出来了:若外星文明生命用光速到地球旅行,他们咋解决能量能源问题的?用目前地球人类的宇航能源方式看,别说宇宙旅行了,就是太阳系旅行,那能量都不够。而五维空间之说,为那个能量能源问题提供了理论答案。
一、暗物质和第五维。
五维空间的提出,跟暗物质发现是密切相关的,学界说法,就是:暗物质发现证实意味着人类知识能力进入五维空间,是个突破性的质变,譬如,五维空间可能有助于获得“反物质”能源。那能源有多厉害?科学家们介绍说,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质量的“反物质”能源,其能量释放可使现有特大宇航作业做60次往返,且十分接近光速。宇宙里到处都有暗物质,获得反物质能源是“随时随地”可取的。就是说,那样一来,不仅是太阳系或银河系旅行了,就是做做星系旅行、甚至通过时空隧道(虫洞)做两个宇宙间的旅行,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更有意味的是,一旦实现五维空间能源的认识证实和获得能力,那就意味着进入六维空间的大门打开了。啥意思?赫赫,多了。譬如,获奖的那个著名的哈勃宇宙大爆炸照片图,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距离大爆炸最近的观察,而在那以前宇宙是啥样和咋回事,还都是科学猜测。“超弦”理论证明了10维空间,说明了宇宙大爆炸后的六维及五维衰变是今日宇宙形成的关键。而实现五维空间证明和打开六维空间大门,就意味着突破那个最近观察、人类认识能力向宇宙最初状态又迈近了关键一步。
一、丽莎•兰道尔的贡献:第五维就在你我身边。
可在挺长一段时间里,五维空间知识能力仅是个理论推测,即便在宇宙空间有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却难以清楚说明能否和如何在地球环境获得五维空间认识能力。譬如,尽管“超弦”理论证明到第10维空间,可若不实现物理学意义上的测量,“超弦”理论就永远是个理论而没有实践意义。丽莎•兰道尔的科学贡献,就是她用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经济简明的学术方法、出色地论证了地球上获得五维空间测量和认知能力的可能,即所谓地球上存在第五维空间。就是说,丽莎•兰道尔使科学假设发展到了现实理论、使“暗物质发现意味着第五维物理学的突破”有可能成为实践突破。
除了专业论文之外,丽莎•兰道尔还发表了《扭曲通道:揭开宇宙隐维奥秘》等等为公众阅读的作品,用日常生活到处可见的现象,描绘了第五维空间在地球上存在的可能。丽莎•兰道尔说,对许多日常生活现象追问下去,就不得不考虑地球上有一个隐藏之维、在那个维里的能量远远大于三维或四维空间的引力,或说是三维四维空间的引力之所以表现为弱、是因为它的强项隐藏在某维空间,而这个隐藏之维就是第五维。也就是说,第五维就在地球上的你我身边,当然也是充满在宇宙之中。
三维空间宝宝做出了二维空间宝宝认为只有神仙可以做到的事情,四维空间使三维空间认为不可能把密封瓶子里的石头取出来而不破坏瓶子密封状态的事情成为可能,同样道理,五维空间也将使人类知识能力发生质变,包括对宇宙和地球形成的理解和观察,也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观察,譬如,所谓“外星文明”的生命存在方式很可能跟地球文明的生命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丽莎•兰道尔的贡献,标志着人类知识能力的新一轮更新换代已经启程。
一、丽莎犯傻,知识翻番。
有些人说,“弦论”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已经够“犯傻(silly)”了,而丽莎•兰道尔的理论更加“犯傻”。丽莎应答说:有些人把认识集中于“见闻”、特别是视觉信息,当他们看到我做的第五维空间的图画并不比他们画的好,他们就特别高兴,可是,今天的物理学就是在不断“犯傻”中发展而来的。
对丽莎•兰道尔的“犯傻”理论论证,美国和国际物理学界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几乎科技学术发达国家的主要学术刊物都报道了她的成就、有的发表了她的论文和讲演;发达国家的主要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几乎都请她做过专题讲演。2006年年底,新科学家杂志组织“展望未来”讨论的时候,邀请了世界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发表见解,丽莎•兰道尔是其中之一。纽约时报评论说:也许可以说,丽莎•兰道尔论述的每句话都是在“犯傻”,但是,她再犯傻、也没有克尔文(Lord Kelvin)更傻,----1900年,英国学界权威人士克尔文,发表了他的“牛顿主义”见解,即:牛顿力学已经发展的如此完美,物理学已经走到头了,没有什么可再发现的了。纽约时报评论说,可是,看看这一个世纪以来的物理学的新发现和新发展,简直就是“翻天覆地”,而丽莎•兰道尔的“犯傻”则是给这个“翻天覆地”又添加了一个“翻番”。
在回答电视访谈问题的时候,丽莎•兰道尔说,她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纽约平民家庭,父母前辈都没有搞物理学的。象当时多数女孩子一样,丽莎对文娱时尚特别有兴趣,希望自己长大了能通过文娱时尚工作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天地。丽莎对那些从密封瓶子里取出石头糖果而不破坏密封瓶子一类的文娱活动特别有兴趣,经常琢磨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和是怎么“蒙人”的。告别中学和进入大学的时候,丽莎发现,文娱时尚并不是自己的特长,而运用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来观察琢磨物理现象才是自己的天地。于是,丽莎决定投身于理论物理学专业。
投入理论物理学,丽莎•兰道尔就象是“如鱼得水”地发展起来了,而她过去对艺术和文娱活动的长期兴趣爱好所培养起来的艺术想象力,使她很快进入了学习研究“高维空间”物理学的佳境。“没有任何科学进步或任何科学家可以说自己已经完全认识到整个宇宙大图景了,”丽莎说,“科学之所以令人兴致勃勃,就是因为它总有无穷无尽的问题、而每个问题的答案几乎都是出乎意料的。”当访谈问到她将如何对待日内瓦试验的时候,丽莎回答说:“如果日内瓦试验证实了五维空间理论,我当然很快乐和很兴奋。但是,如果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甚至与我的理论大相径庭,那么,我会更快乐和更兴奋,因为,能实现五维空间试验本身就是个重大发展,它将使我有更充分的理由继续做我的研究和发现我还没发现的东西了。”
一、意想不到的高维探索导火线。
不少媒体的说法说,四维空间及高维空间理论是爱因斯坦发现的。其实,那是误解,是把科学“神圣化”或“纯粹化”了,好象一切科学发展都来自科学名人一样,殊不知,不少科学知识能力新突破的导火线由来,都是些似乎跟科学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和默默无闻的人。譬如,高维空间科研学术发展的导火线,就不是在科研学术领域点燃的。
据科学史料记载,从密封瓶子里取出石头而不破坏瓶子及密封状态意味着“第四维空间”,是1870年代一位叫亨利•斯雷德(Henry Slade)的美国“灵通人士”张扬起来的说法,一时间风靡欧美大陆。这个说法几乎等于是颠覆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物理学以及整个牛顿时代。于是乎,英国的“牛顿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们群起而攻之,纷纷批判和嘲笑斯雷德,那程度之激烈,以至于在斯雷德访问英国的时候、当地以“装神弄鬼”和“招摇撞骗”的罪名而把他给抓起来了,甚至在伦敦开了个公证大会批判斯雷德。伦敦报刊媒体做了广泛报道,于是,斯雷德、从密封瓶子里取石头、“四维空间”和“招摇撞骗”顿时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热点关键词,也成了饭桌上聊天最多的丑闻题目。
可就在伦敦公证大会通力批判斯雷德的时候,一些物理学家站了出来,为斯雷德的“四维空间”说法竭力辩护。那些物理学家,嘿嘿,按照“四维空间”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搞他们的探索研究,后来,其中有些成了诺贝尔物理科学奖的获得者。就是说,斯雷德的“四维空间”的张扬说法点燃了物理学新发现新探索的导火索,而后来爱因斯坦等人的学说问世,使“四维空间”成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标志着现代物理学成型和牛顿力学成了经典。
科学史资料记载说,英国“科学主义”者们通力鞭挞斯雷德及其“四维空间”的时候,有位名叫左尔纳(Zollner)的德国天文物理学家出来,召见了斯雷德,设计了各种情景,要斯雷德当场表现一下“四维空间”。斯雷德的表演几乎全都失败了。可左尔纳独具科学慧眼,他不但没有批判斯雷德是“招摇撞骗”、反而竭力为斯雷德做公开辩护。左尔纳著文说:科学领域里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物理学家们自以为是地评判魔术原理是“招摇撞骗”,须知,魔术师的专业职责训练就是利用物理学等科学手段搞“蒙人”表演,物理学家批判魔术原理是“招摇撞骗”、无异于批判物理学自己是“招摇撞骗”的;作为物理学家,我们的职责不是批判指责斯雷德的那类“四维空间”的异常假设,而是正视它、发现它和研究它,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些三维空间所难以描述说明的物理学发现,我们需要“四维空间”的那种异常假设和异常想象力。
伦敦公证大会审判斯雷德的事件,几乎成了世界物理学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四维空间”成为一些物理学家专攻领域,物理学从此告别了牛顿时代,而且,物理学创新发展的世界中心从英国转到了德国和美国。在这个事件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物理学创新在英国一蹶不振,而物理学突破性的创新发展多数都来自德国美国科学家,以至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已经非常接近搞出原子弹和导弹了,----正如不少历史学家所说,若是当时的德国首先搞出原子弹导弹之类,那如今世界就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从审判斯雷德的“四维空间”的事件中,西方社会接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训:一旦某个科学学说体系(譬如牛顿力学)成为“科学主义”的宗教信仰教条,那就意味着科学成为伪宗教、意味着科学的窒息和死亡;对任何一个可能的科学假设来说,科学界的事情不是对它横加批判指责、更不是试图审判它和取缔它,而是通过科研实验和学术自由讨论去发现它和去证实它。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环境,丽莎•兰道尔的“犯傻”能够使她成为科学幸运儿,为百多年来的现代物理学、特别是为“高维空间”物理学的翻天覆地发展又增添了一个翻番。
一、如果丽莎在中国。
可以说,丽莎•兰道尔是幸运的。譬如,若她在中国,那么,她非但难以获得那些科研学术成就,而且,她很可能已经成为“伪科学”的典型而饱经舆论轰炸围剿、也早在政治上被判处死刑了。不信?那就看看事实和做个对比吧。
在中国,1980年代的“抖药片儿”事件,跟百年前的斯雷德的从密封瓶子里取出石头而不破坏瓶子及密封状态之事,几乎完全雷同。大概许多人还清晰记得,过去20来年的时间里,“抖药片儿”是被判定为“招摇撞骗”的“伪科学”而不断做舆论围剿轰炸的;谁一提“抖药片儿”或表示有研究兴趣,那就会被看作是“伪科学”而蒙受批判和嘲笑。本人就亲身经历过那种待遇。
譬如,前三两年,咱跟强国论坛版主发生了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激烈辩论。为了说明如何对待科学假设,咱提到了发生在中国的“抖药片儿”事件,说明那种事儿早已不新鲜、其背后隐藏的“四维空间”早已为物理学所发现和证明了,因而,中国学界和媒体方面没必要也不该再以“科学主义”伪宗教的名义搞舆论炮轰围剿。结果,咱不但蒙受到批判和嘲笑,且被列入“黑名单”而被封笔。
探究其做法的依据,嘿嘿,就是政工宣传“反伪斗士”们利用媒体工作职权方便而兴风作浪搞起来的“科学主义”的伪宗教,其典型代表就是所谓“双料院士”何祚庥及其支持者于光远。您查询一下,不难看到,何祚庥和于光远他们是把批判“抖药片儿”的“伪科学”当作自己的一个重大政绩记录在案和时常拿出来吹吹自己,且报刊媒体那样宣传也有20年左右了。
为了诋毁抵制科技学术的新发展,何祚庥们搞了许多造谣篡改等活动。譬如,他以宣扬伪宗教“科学主义”为名,说“牛顿力学以外的物理学是不存在”的,否定百年来的物理学翻天覆地的新发现和新发展。面对全球学界公认的“暗物质”发现意味着第五维空间物理学的发展,何祚庥们不便再搞诬蔑诽谤,就搞起了造谣篡改、试图把高维空间物理学的发展纳入伪宗教。
举例吧。何祚庥在媒体上发文说:“暗物质的发现将推动物理学第五次大突破”。嘿嘿,国际物理学界说的“第五维”突破、到何祚庥的嘴里被篡改为“第五次”突破,通过篡改而把“高维空间”的物理学发展意义全部砍掉。
何祚庥不懂装懂地引用了刊物上发表的暗物质证明的一些数据和公式,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找不到攻击篡改的地方,他就搞起了驴唇不对马嘴的伪宗教布道。例如,他把他那套“无子”(无产阶级子)物理学的自然辩证法拿出来掰乎一通,就把“第五维物理学的突破”篡改成了“物理学第五次大突破”了,且好象是他那个“无子”物理学的自然辩证法早就预见或早就知道“暗物质”了。为此,何祚庥还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暗物质”是“宇观”概念、而“宇观的观念首先是戴文赛院士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理论时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云云,说了一大堆。嘿嘿,何祚庥那洋洋千言,其实都是些谎言编造:
--- 首先,“宇观”概念在中国在西方,都有至少三千年历史了,各发展阶段的不同是广度深度和知识能力及手段。就“四维空间”的宇观来说,那正式提出是19世纪70年代的事,而戴文赛院士是20世纪初期出生的;在戴文赛念书的时候,“四维空间”理论已由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做好了论证。而就“五维空间”来说,至今,还没见到一个新理论方法的创新突破来自中国学界,更没见何祚庥自己能用他的“无子”物理学为“五维空间”做出任何象样的介绍描述(尽管他的头衔是“理论物理学院士”)。
--- 其次,若您那个“无子”物理学自然辩证法那么厉害、能预见到百年后今日的物理学发展,嘿嘿,咋几十年来也没见您所发表过一篇的论文能说明您是首先发现“四维空间”和“五维空间”的?为什么您没预见到宇宙大爆炸理论?如果您那“无子”自然辩证法那么厉害,嘿嘿,别说百年后如何了吧,就请说说日内瓦试验会有什么结果出来?今后数年“五维空间”理论会有什么证实发展?当然,也请发表个“六维空间”论文、以事实证明一下您的“无子”物理学自然辩证法到底能预见什么和做什么,如何?
直言不讳地说,待“第六维”物理学理论证实之时,跟把“第五维”篡改为“第五次”突破一样,何祚庥那帮政工宣传“反伪斗士”们又要说“第六次突破”了、又要说“牛顿力学以外的物理学是不存在的”了。
何祚庥等人的那类把科学假设当作“伪科学”而乱打政治棍子、编造谎言把“第五维”篡改为“第五次”等等伪宗教的布道垃圾,不过是百多年前发生在英国的“牛顿主义”和“科学主义”伪宗教的在中国重演。那样的伪宗教活动和言论,却受到中国科学院的青睐,相关吹牛新闻报道至今还挂在它的官方网站上。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如此,不难想象整个社会的学术环境如何。而讨论几十年前就被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譬如四维空间)的来龙去脉,也会被一些宣传部门列入“黑名单”而被封笔封口;搞无端指控和贩卖“科学主义”伪宗教,那些宣传媒体是争先恐后和不余遗力,而面对科学学术创新发展,他们不是睁眼瞎、就是为特定政治需要而搞肆意篡改,----嘿嘿,那情景,不难让人想到整个社会的学术自由如何。
在那种环境下,您说,丽莎•兰道尔那样的“犯傻”,还能有啥机会做自由驰骋的科学探索、还能有什么机会为科学发展做贡献?不被列入“黑名单”和被封笔、不会成为媒体舆论轰击围剿的“伪科学”,那就算是幸哉幸哉了吧?
一、回到丽莎世界。
丽莎•兰道尔是位勤劳有为的学者,也是位爽朗阳光的当代女性。面对全球学界的褒奖,面对时尚类杂志也把自己当作时尚女性而夸奖赞扬,她都毫不掩饰地表示乐哈哈。与此同时,她也告诫自己和公众:付出劳动而得到赏识是令人愉快的,而我并不认为我的研究成绩有什么特别值得让人惊奇的地方,很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对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从事高维空间研究的人来说,真正的乐趣是观察,是能够有机会享受那新发现的一瞬间。对社会民众来说,不要急于求成和期望科学家能让人们的肉眼看到科学新理论的证实马上就成为巨大效益的新景点,否则,那可能造成对科学的极大误解,而社会对科学的误解则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能感到庆幸的是,在我周围,批评我的人都是说我画的高维空间图画没他们画的好,还没有人期望我能把第五维空间画得让三维肉眼一看就能全知全解。
就科学而言,谦虚和夸张都是些半斤八两。丽莎的话都是大实话。那该怎么理解丽莎世界?咱向丽莎•兰道尔教授提了些问题。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一位被世界主要报刊媒体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的丽莎•兰道尔,对咱一普通读者的无知问题非但没有任何看不起、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几乎立刻就做了回答:
问:In 4D (H+L+W+Time), each D has its [own] name. What may be the best name for the 5-D?
答:we have no real names for extra dimensions. I made up the name "passages" to refer to them but it's my own made up name.
问:Suppose we are able to get/use 5-D energy today, what may happen to us?
答:We have strong constraints on how we would interact with 5D energy. So probably the effects will be tiny--only detectable through highly advanced technology.
中文翻译及理解说明:
问:四维空间(高长宽和时间)的每一维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称呼第五维的最好名称是啥?
答: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名称来称呼额外之维。我把它们叫作“通道”,但那是我自己编制的名称。
问:假设我们今日能够获得和使用五维空间能量了,那对我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答:如何与第五维空间能量互动,我们还有很大约束限制。因此,作用效果可能甚微,只有通过高度发达的技术才能做出检测。
咱理解:百多年前,自斯雷德事件把“四维空间”弄得热哄哄以后的多年时间里,物理学界一直找不到个合适的学名称呼“第四维”。后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找到了一个学名,即“时间”,来称呼“第四维”,标志着科学假设成为理论方法的过程完毕,多一维的认识突破使科学界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同样,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学名来称呼“第五维”,丽莎提出的“通道”学名能否确立还有待日内瓦试验的检验,那说明,“五维空间”正处在由科学假设成为理论方法的前夕,而这个转变完成,不但又实现了一次多一维认识的突破、且将使科学界面临的问题更大更多、需要更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力。
在“四维空间”理论方法问世后,尽管人们还不知道“原子弹”“核武器”,但几乎整个社会都能联想到超级破坏力的武器诞生的可能,就更不用说物理学家了,他们当然更是想象连翩,他们不但早就想到了、且看到了可以毁灭人类甚至毁灭地球的武器的诞生可能。很自然地,“五维空间”使许多人联想到比原子弹核武器威力更大的“高能武器”诞生的可能。可是,丽莎•兰道尔却说,我们与五维空间能量的互动有限、其物理作用可能十分微小。那是什么道理?是因为技术缘故吗?譬如,三维空间能量互动还没完全实现,跨越到五维空间,还没那技术吧?或者,是因为人类毕竟没有跨入“高维空间”的物理可能?可“第五维”就在你我身边!或者,科学家们早已想到、甚至开始“高能武器”的秘密试验了,可为了世界和平,他们宁可安慰民众、希望民众不要有“高能武器”的联想?
咱没本事对那些问题做分析回答。或许,那缘故解答就隐藏在丽莎•兰道尔的作品之中?咱应该再好好读读她的作品。不管咋样,能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提问和自由讨论,能自由自在地分享丽莎世界里的“犯傻”知识,已经是件很幸运的事儿了吧。
[说明]:咱在本文中所使用图片资料的转载,获得了丽莎•兰道尔教授本人的准许。本文所说全属本人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人。为您更好了解和建立您自己的看法,强烈建议阅读丽莎•兰道尔的作品原文,相关介绍在:http://www.warpedpassages.com/ 。
图片资料:
相关新闻:
哈佛美女挑战爱因斯坦 地球有第五度空间。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2007年08月09日。
据美国媒体8月8日报道,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人类生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即构成所谓四维空间。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曾经荣登《时尚》杂志的美女教授丽莎•兰道尔却大胆假设,地球上可能还存在着“第五度空间”。这一革命性的理论一经提出,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惊。
日前,兰道尔应邀前往日本东京大学讲演,她大胆提出一项革命性假说,地球上可能存在“第五度空间”。由于这一假说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四维空间”的理论相悖,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惊。丽莎表示:“我认为(地球上)存在第五度空间等其他的维度。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其他空间(第五度空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说近在咫尺。只是它们隐藏得很好,所以我们看不到而已。”
……在东京大学的签名板上,丽莎•兰道尔博士写下“相信直觉,大胆享受科学”的留言。丽莎希望能用这句话来勉励其他年轻科学家,能够像她一样,从意外之中发现无限可能。
一直以来,深奥晦涩的理论物理学都被国际学术界视作“男人的世界”,然而丽莎•兰道尔却敢于向这一世俗偏见大胆挑战。身为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专业的博士,丽莎多年来潜心研究。她的代表著作《弯曲的旅行:揭开隐藏着的宇宙维度之谜》一书,由于深入浅出地谈论了宇宙的故事,一举入选《纽约时报》2005年“100本最佳畅销书”之列。2007年,丽莎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当今全球最权威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 (旺旺)
# #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zhiyanle
2024-08-20 18:17:55女性搞理工科学不比男性差且可以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