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幸福?
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只有金钱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永远不会。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健康、财富、家庭以及社交关系,是普通人最注重的几个事情。而幸福感可以说是综合衡量一个人日常状态的最直观的指标。
财富和幸福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些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另一些人说:有钱不等于幸福。这些相互矛盾的民间谚语听起来都有些道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近,三位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就这个问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aper)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三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芭芭拉·梅勒斯(Barbara Mellers和马修·格林沃斯(Matthew Killingsworth)。
他们分析了海量的长期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收入越高,幸福感就越高;而且越是富裕阶层,高收入带来的幸福感的增加就越明显,而没有一个明显的收入天花板。
不过,研究者们也发现:在每一个收入群体,都有一些不快乐的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先是随着收入增加急剧上升,但是在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之后趋于停滞。例如,如果你又富有又痛苦,那么更多的钱也无济于事。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钱也不一定幸福。
研究者们还发现,这种收入和幸福感的正相关性,在收入差距越大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就越明显。而在贫富差距小的国家,比如日本和一些拉美国家,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那么,有钱人是如何获得更高的幸福感的呢?
首先,有钱人有资源并且知道如何用钱购买幸福。比如他们有更好的医疗服务、食品、居住环境等等。他们可以用钱解决很多麻烦事,比如打车、点外卖、请人打扫卫生等等。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其次,有钱人有更好的社交关系,而良好的社交可以大大提高幸福感。俗话说的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人不仅朋友多,而且通常富人的朋友的素质和社会地位也高,这也会提高他们的社交生活水平。
最后,富人可以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而这种自由是普通穷人无法奢望的。比如,富人可以选择一个想走就走的旅游,或者换一个压力更小的工作。这就允许富人把时间花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自然就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当然,如何更有效地用钱买幸福,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的体验消费和更少的实物消费。比如,度假、参加演唱会、高档晚餐这种体验性消费,除了给我们留下持久的记忆外,也能带来更长久的幸福感。而装修房子或者购买一辆豪车获得的幸福感持续时间就很短。我们对新东西(比如新家和豪车)的适应速度非常之快,而一次体验带来的回忆,比如和家人一起去黄石国家公园的旅游,则会历久弥新,并且事前的期待也同样会带来效用。
另外,把钱花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也会更加有效。因为花钱在自己关心和喜欢的人身上,可以提高社交质量;而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提高幸福感。
最后,多个小意外之喜胜过一个大快乐。各种各样频繁发生的小奖赏,比如双份的拿铁咖啡、质量上乘的足疗服务、别有风味的的晚餐,完全胜过了一次大额消费,比如购国际航班上的头等舱或者前排的演唱会门票。这其实就是边际效益递减的经济学原理:一个为期两周的假期不如两个一周的假期爽。研究发现幸福感和频率的关系确实比和强度要密切。
作为结尾,请允许我套用万事达卡的一个经典广告词:
一顿麦当劳快餐:30美元;一箱汽油:80美元;一个旅馆房间:300美元;驾车和家人游览黄石国家公园:无价。
硅谷居士
2024-05-19 06:18:13继续投资幸福。转发去年我写的一篇博客文章。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