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攀岩,赛事裁判的一点思考,规则是给弱者的保护伞

尤其开心USA 2024-11-10 15:01:20 ( reads)

攀岩比赛有时间限制。昨天我和印度裔妈妈一起裁判,因为缺少裁判,一组主、助裁判要裁两个年龄组。就叮嘱她把两个年龄组的评分单分开放,交叉上墙攀爬,对两组人的时间和顺序都公平。结果这位妈妈有点迷糊,塞进来的两个年龄组评分单全堆一起,完全搞混了。有俩女孩儿在一堆人里把单子塞到我手上,我放平分单时见她们那组没单子,就和第二个女孩儿讲:前面没人了,你们组下一位就是你,请准备。她就热身调整开始等~

在叫下一位上场时这位助裁发现搞混了,拿着一打评分单不知所措。我果断提醒她全部分开,发现那位正在准备的孩子前面还有很多同一年龄组的选手在排着。她这属于因裁判组失误人为插队,让她第二个上,对其他孩子显然不公平。就插空和她讲,对不起,我们搞错了,你前面还有好几位。她已经等了一会儿,这样一来增加等待时间,会打乱状态,她确认了好几遍。之后显然有了情绪,受了影响~ 好像还是新手,我就觉得很抱歉,记下了她的名字,但没有再看她。

后半场她才回来重新排队,我很正式地对她说:之前很抱歉,谢谢你的耐心!(希望她不要受之前的干扰)声音适中,助理裁判也听得到。

资格预选有很多新手因不熟悉规则,需要引导和鼓励,但不能违背规则。和任何行当一样,老油条是看得到模糊地带的,我可以当作没看到助裁的失误,让这孩子先尝试… …

这场裁判我做得很好,公正效率,最大程度地推进度,给孩子们节省时间。但每每有这样的细节,都会有片刻纠结。现在越来越果断,也更加勇于承担普及教育与裁判的责任。

 

没找到合适的照片,贴一张Flash玩的照片

 

攀岩赛事,从去年开始参赛人数暴增,今年无论水准还是人数相较去年又有提升。

相比之下,缺少成熟裁判。不仅缺少成熟裁判,肯尝试做助理裁判的人也缺少。走的地方越多,体验越丰富,越会觉得,对于好学的人,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大门都是敞开的~

熟悉一个项目,从学习规则学习系统开始,观赛也必不可少。

从Flash参与开始,我就直接从Qualifications event的助理裁判开始参与大量赛事服务,目前做到两届USA Climbing Youth赛事的National Jugge。所涉范围包括了全部三个项目的初赛,复赛和决赛。在同期入门的裁判中工作量最大,业务最熟,也最全面。在这个过程中熟悉赛制,共同成长,练习语言,熟悉社区人情世故。

攀岩是专注力极高的运动,攀岩裁判也需要极高的专注力,讲究完全控制。一条线从几个到十几个移动都有,一场通常会裁判几百到几千套动作,能否完全控制的移动差和岩点控制往往就是分毫之间零点零几秒差,最多时会有上万个移动需要观察。很多人觉得无趣,但我喜欢。一场3~3.5小时,学习爆发期最多一天会工作三场,10小时左右。

攀岩运动员的动作都非常优美,线条流畅,动作影像记忆会在我脑子里勾勒出各种几何图形和美学造型。

裁判工作本身有意思,但裁判外时常要分心,是另一个学习项目。

我因为语言相对本地人弱,不愿意喊名字做赛道组织工作,所以通常注册主裁。但会对助裁很亲近,尽量带新人。有的人比较生猛,见我不多话,或者是自己工作热情高涨会有一些自我的判断。通常大家都OK,都是成年人,攀岩社区相对自律没大问题,偶有失误也是学习~
不过给孩子们造成影响就会寸步不让,会有片刻纠结,每每此时就会多一些角度思考。熟悉赛制的选手问题不大,会问,团队会教,开场前赛前会议也会讲解。但会明显感觉到规则是给弱者(新手?没找到合适的词汇,需要另下定义)的保护伞,任何项目的新手家长,新手都要花点时间学习规则。

跟帖(2)

广陵晓阳

2024-11-10 15:24:17

做裁判比我想像的复杂呀,谢谢分享。

尤其开心USA

2024-11-10 15:30:47

晓阳姐肯定没问题,也一定会自得其乐。对专注力要求高,蛮考验体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