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信件

介紹非主流,報章少分析,商業味低,但是內涵深,能啓發思考的電影。
打印 (被阅读 次)

奧斯卡影后揭黑函真相《邪惡信件》( Wicked Little Letters)嬉笑怒罵舊社會

在巴沙迪納的Landmark 戲院,看了一部英國片《邪惡信件》( Wicked Little Letters)。該院的新東家,會放映少數不賣座的外國電影。英國人愛選凡夫俗子外貌的人擔任重角。《邪惡信件》俏皮辛辣,由奧莉薇亞·柯爾曼(Olivia Colman)主演。《真寵》(The Favourite)讓她獲得2018年奧斯卡女主角獎;我覺得她在2020年《父親》(The Father)的表現也異常出色。

編劇史威特(Jonny Sweet)有根有據,也免不了插科打諢。

當保守家庭 遇上豪放鄰居

劇情發生在1920年代一個英國的濱海小鎮(Littlehampton)。片中三角鼎立,除了柯爾曼演的伊大姑(Edith Swan)以外, 還有潔西·伯克利(Jessie Buckley )飾演的鄰居羅姐(Rose Gooding),兩人從朋友變成死對頭。羅姐乃愛爾蘭移民,是個大老粗。伯克利 演技自然,絲毫不遜柯爾曼;第三者是仗義執言的莫警官(Gladys Moss),由印度裔的安雅娜·凡山(Anjana Vasan)  扮演。她壓抑委屈,據理力爭。雙眸慧黠,總能在高個白皮男警之間擠出理路來。

窄巷住著65號的伊大姑和年邁父母。她墨守成規,謹信基督教條。提摩西·司伯(Timothy Spall)飾演的伊老爹家規嚴厲,對已經步入中年的女兒毫不寬待。女兒一犯錯,就懲罰她默寫聖經金句;潔瑪·瓊斯(Gemma Jones)飾演的伊老媽害羞寡言。屋內氣流壅塞,陽光曬不進來。

伊大姑悶悶無笑容。有時偷偷從窗戶窺伺外面,暗羨住在67號的羅姐。

羅姐自從遷入,就成了鎮上最放浪形骸的中心。她帶著女兒,還跟皮膚黝黑的小畢(Bill)同居。鎮裡風氣保守,對她忍無可忍。她還會在酒吧等公眾場合與人鬥毆鬧事。她國罵連篇,連珠放炮褻瀆神明的污言穢語。與小畢夜夜叫床,鬧得65號鄰居不能安睡。

匿名侮辱信 究竟是誰寫的?

怪事發生了:伊大姑隔三差五地收到匿名信,用最誣衊的髒話攻擊她。於是她上訴公堂;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是「眾口鑠金」,大夥公認只有羅姐是嫌疑犯。羅姐就算在庭上自辯:「我何必寫信?張口開罵就成了!」當地的警官仍以誹謗罪逮捕了她,她被送進監獄,與她的愛女分開。

唯一感覺蹊蹺的莫警官,極力找尋證據,比對筆跡,每每心灰意冷。奇絕的是羅姐即使出獄了,亂七八糟的信件還是繼續寄給伊大姑。莫警官發現羅姐受的教育少,然而匿名信像受教育高一級的人寫的。莫警官儘管受盡歧視,她還是依法行事,為羅姐申冤。

鎮上有幾個姊妹淘,也發現許多破綻,變成守望相助的團體。馬車上嘰嘰喳喳,討論不休。其中有個好姐妹,用三英鎊的賣豬價,保釋了羅姐;還有個非裔的胖妞,在郵局工作,剛好發揮作用,在幾張郵票上作記號。莫警官又使用隱形墨水,誘伊大姑上鉤。

                  改編自真實案件 現實情節更悲傷

觀眾跟著劇情走,不過也猜得著始作俑者。曲折的故事看完,忍不住去找電影改編根據的真實事件。https://www.radiotimes.com/movies/wicked-little-letters-true-story/ 把來龍去脈仔細解剖了。其實最令人同情的是伊大姑。生在那個年代,她無處傾洩挫折感,出氣筒就發在她嫉妒的人身上,趁機肆意飆幹話;而當事人羅姐的牢獄之災,比電影中多得多。真相大白後,陪審團判定伊大姑自導自演;有罪,並被判處 12 個月監禁。羅姐終於洗清罪名。

 《邪惡信件》裡,羅姐的女兒被揭發是私生女。她的遭遇使我回憶起另一部英國片《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2013),由茱蒂·丹契(Judi Dench)主演。同樣是愛爾蘭天主教控制社會的真實事件。
 教會為了遮羞,把未婚懷孕的女人送入修道院。蒙羞的女子生完孩子,除了被迫在洗衣房工作來盈利教會,連孩子被外人收養都不知情。原來即使到了50年代,這種現象還未解除。羅姐帶著女兒逃到英國,是迫在眉睫,不得不爾。

            《邪惡信件》用誇張手法,嬉笑怒罵了舊式社會。其中為了「政治正確」,創造了與史不合的元素,特別是種族搭混在那個沿海的小村子裡:莫警官確有其人,不過是白種人,片子裡用的是新加坡籍的棕膚演員;飾演羅姐同居人小畢的馬拉基·寇比(Malachi Kirby),混血了牙買加、西非、南亞、以及歐洲;扮郵政員的路利·阿德弗佩(Lolly Adefope) 是奈及利亞人。我個人以為這些刻意,只在反映客觀共存,對表演藝術是一項功勞。

世界周刊 5/5/24 P. 18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