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史

介绍云南文史,讲述自己的故事。
个人资料
博文
第二章东沪河之战蒙舍坝子里,阳瓜江自北而南流淌,丽日之下,波光粼粼,两岸村邑错落,麦田葱茏,池沼里菱叶鲜嫩,无数瓦灰色的春燕在田畴绿树间穿行。被阳瓜江臂弯一般环抱着的蒙舍城,周回三里,城门上有“沙壹州”三个大字,城墙上旌旗猎猎,巡城的罗苴子的剑戟,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南诏府署在蒙舍城中心,府署东边不远处是一个宽阔的演武场。演武场指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27 06:03:43)
阁罗凤第一部一统各诏
(启笔于2002年8月10日)第一章充贡使朝见天子
大唐开元十六年九月底的一个傍晚,终南山上北风怒号,落叶纷飞,紧接着就纷纷扬扬飘下雪花。
一支人马在幽暗的林中古道上快步疾行。
只听见许多马的嘶鸣,并听到有人大声催促:“赶紧赶紧!莫让马跑了!”
起先,听得见人马声和风声绞在一起,而后,随着这支人马走进更深的幽谷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04 05:17:48)

重返哀牢山
云南省中南部的哀牢山是云岭南延分支之一,山势绵延数百里,其间一座高峰海拔三千米,那里植被低矮,小灌木下的土层常年结冰,灌木的紫蓝色花丛中有一块天然的方形大石,石上放着一个盛了骨灰的密封了的瓦罐,瓦罐底部有一个据说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小孔。没人知道瓦罐里的骨灰是谁的,甚至不知道这瓦罐是谁于何年何月放置的。
斜阳下,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7-06-12 05:16:08)
楚堆方言,历来研究者甚少。就笔者所知,仅宣统《楚雄县志》中,略有涉猎,但浅尝辄止,难窥全豹。近年出版之《楚雄市志》,始开楚雄方言研究之先河,其志可嘉,其功不朽。
笔者为楚雄鹿城人,生长于斯半个世纪,平时讲话多带方言,外地人甚至本地青年,时有听之茫然者,且阅读同伴“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方言,亦时感龃龉,此实乃“地方文化”发展之障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6-02 18:17:22)

难忘的岁月难忘的人
——我记忆中的楚雄林业内燃机厂子弟中学楚雄林业内燃机修理厂子弟中学,成立于1972年,结束于1980年。短短八年中,我在那里执教五年,亲历其中大多数事情,并与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令人终生难忘。近年来,一些当年的学生要我写一点回忆文字,以为纪念,我亦有此打算,适逢楚雄州政协教科文卫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史料,遂打算乘此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试解《红楼梦》中两个歧黄哑谜
摘要:“冷香丸”与“海上仙方”乃是“艺术处方”,“冷香丸”,全面寄寓宝钗的身世、性格和命运。宝钗之“风情”,来自天地四时之精华,一旦聚集,必杀灭之而纳于传统轨范,于是宝钗成为“冷”而“香”、“无情”却“动人”的艺术形象,虽然“动人”却不为世用,红颜空闺而已。“海上仙方”诸药实则为一女子形象,其方从开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5-14 20:13:01)
板桥霜迹序“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魏文所言,古今同概,而草野之文不与焉。何者?草野之文,刍荛之言也,虽其妻、子尚不之顾,何有助乎乡里,何敢预乎文教?《板桥霜迹》,草野之文也。其空言泛谈,无关世事,而乃一穷书生读书之心路历程也。观其文,可知其心常驰鹜乎旧籍,无逐乎新声,其所命义,亦非“遵命”者之流,而其笑看人世之情,则浏然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5-02 04:57:32)
父子恩深今日宽闲,随手翻阅《后汉书》,其中一文,所载王霸一家的事,令人感慨再三,遂援笔以记。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亦即山西雁门县人,生于西汉末叶,少年时就有“清节”之名。及至王莽篡位,王霸脱了官服,不与官宦交游。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以后,朝廷征招王霸到尚书省,王霸却只称自己的名,不称臣。有司问其原故,王霸说:“有一种人,天子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4-17 19:19:09)
为“走路”写篇文章,看来有些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走路是人生中一个极大的事情,大到与衣、食、住同样重要的地位。
上初中时,教材《社会发展简史》上说人类的“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的双手,人的双手可以做更为复杂的工作,于是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我当时是被这种说法震憾了。近年来又听说日本人认为“走路就是生命”,鉴于对日本人功利心极重的成见,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4-07 05:52:41)

游泳灵秀湖
昨夜来春雨,千山润草木。
晨风吹我衣,戴月入灵湖。
鸡声透云岚,远寨欲看无。
纵身清波里,鱼水共没出。
浪中山色动,红日映波曲。
泳罢登高岗,漂泉沏茶绿。
诸君可有意,共我享此福。
边城秀才2007年4月7日于鹿城东山寓
http://pic.yupoo.com/yufupp/371734fba09b/medium.jpg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