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幸福剧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7-05-29 12:34:06)

儿时记忆中的武侯祠并不远,原因是一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就在武侯祠,在四川省话剧院门前,一上车,没有几站就到。武侯祠以前的门票并不贵,我跟朋友往往周末到武侯祠旁边的餐馆美食一餐,就能从后门大摇大摆地进去,感觉很爽。不过到后来,门票突然就涨到30--60元一张,实在有点过分,不再去了,其实闭上眼睛都能把武侯祠的每个角落印在脑海里。不过有一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5-28 08:08:05)

故乡成都,因为芙蓉花,也称为蓉城。可是老成都历史留名的是“锦官城”,见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中就有“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的诗句,而今眼目下回去,又多了一个新鲜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凡现在什么事情,都得,而且非得跟文化沾点边才对,据说5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举行大街游行表演。不过,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5-03 13:22:33)
伯格曼虽然是世界级著名导演,可是他的童年却并不那么如意。他有个体格比他健壮的兄弟,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而且常常同进同出,在心里,却互相憎恨着对方。伯格曼的哥哥喜欢捉弄他。有一次,他拿着一条钓鱼用的小虫跟弟弟说:“如果你把这条虫吃下去,我就给你五元钱。”,等伯格曼把虫吞下去的时候,他哥哥却说;“你蠢得连小虫都要吃下去,我决定不给你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7-05-03 02:12:45)

这种野生的花卉,在我们家附近一个森林里面,爱好花的人,每年都专门旅游到此,甚至不远万里来欣赏这个是人工培植的花台罂粟花这种小白花,很香,也美,让我想起故乡的茉莉院中的玫瑰园树枝上的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现在一说起外嫁女,男人就特别来气,特别是咱中国男人,气就特别大。其实说起来,开始无国界爱情并且修成正果的,起初还是中国的男人。
“外嫁女”这个词汇本身就有点象中国外贸出口的商品一样,在中国活过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就知道“友谊商店”这个词的意思,如今用“外嫁女”,终将有一天,也会归于历史的尘土,就如“友谊商店”一样。中国男人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汉学家高本汉有个学生,本来在大学里面念拉丁文和希腊文,理想是当一名高中老师,结果在1946年,当他读到林语堂先生英文版“生活的艺术”,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开始读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本的“道德经”,感觉不满意,所以渴望拜见高本汉,高本汉就建议他跟着他学习中文。高本汉对现代汉语和现代中文文学不感兴趣,喜欢教他们“左传”,“四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吃相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念,即使文化相同,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同。就拿吃饭的习惯,也就是吃相,就有不同的认同。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去塞浦路斯,在宾馆吃早餐,临桌一位年轻的牛津女学生,安安静静吃完早餐,剩下的盘子,干净,桌面仍然保持整洁,看见我自己的盘子狼藉一片,在“文明输出”的面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7-04-30 13:50:49)
最近网上的人怎么突然变得很矫情起来,把那个热闹了一阵子的老黄昏恋又拿出来招人眼。先是翁帆一情书,还得说明那是习作,乏味不?可是网络的人不感觉乏味,兴致特高涨。现在又是杨振宁与翁帆两人一同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小饭馆就餐,“饭菜不特别,且似有距离。”难道吃饭也得手拉着手,然后来点喂饭的姿态?不,绝不,到了教授这个年纪,会犯忌的,不是吗?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4-26 09:42:21)
每次提到老李,就想起不知道从那里看来的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这就说明,老李在大学校园的生活,是很闲散的,自在的。老李出生干部家庭,所以参加革命也早,工龄30年后就退休,自己在校园里面摆个摊,倒卖纪念邮票,兼自己招收学生学习乐器,外语,八卦无所不包,在校园里,那些教授,学者,博士生,那些在事业上得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证过,在我的家乡成都,在那个城市最中心的地段,在90年代仍然有一个古老的穆斯林清真寺。我常常从那里经过,但是都没有产生过好奇,只记得里面有难得见到的古参天大树,加上古老的院落,颇具幽幽思古之情,可谓闹市中的一块清净地方。到后来古清真寺要面临撤迁到仅一步之遥的新清真寺里面去的时候,那个时候突然热闹起来,很多对古清真寺有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126]
[127]
[128]
[129]
[13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