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博文
(2010-03-30 21:25:03)
街上流行一种七分裤,裤长到膝盖以下部位,裤口镶有蕾丝,针织弹力的面料做成,上面配宽松飘逸的长衫,视觉上身体的下部就显得修长些了。天气渐渐凉爽,这种穿戴正合其时。大前天,我女儿也这样穿着上班去了。七分裤底下不宜再穿袜子,想穿凉鞋吧,所有凉鞋都被我这个性急之人洗好揩好收纳入鞋柜,我就说,赤脚穿皮鞋也无妨吧,为这话,无端地弄出事来。女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3-30 19:02:44)

猫腻这个词,现在用得很多。它是方言,指隐秘的暧昧的事或花招。这个词使用频率高,说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多、法制不健全或不达力、社会事件对公众的透明度太低,以致太多的祸事、坏事、摊不到台面上的事都被刻意包藏着隐瞒着,起了猫腻。
想起了几桩过往的小事。
有一年×公司在二家知名报刊上刊登半幅的招聘启事,把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规划招聘要求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3-30 18:06:00)
人的姓名,是人在群体生活中的一种称谓,是一种识别的符号。中国人喜欢讲“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来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坚定信念。北宋时收录在百家姓的姓,438个;明朝编纂的,1968个;而现在的统计数字,11969个。和中国很难抑制的人口增长一样,姓也呈几何增长状。
中国人的名(部分少数民族除外),一般都取单个或双个,很少见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这也是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9 13:20:13)
“隍”字,《辞海》中注释为“没有水的护城壕”,而“城隍”,释为“护城河”。但后来,城隍已变成了坐镇一方的神。也是根据《辞海》,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庙,建于三国时期的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至明朝,朱元璋甚至发红头文件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为什么这么隆重其事?因为城隍、土地、灶君都是与老百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9 09:32:53)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最近红了,票价卖到380元,还场场爆满。我们“一钱不搞落”,从网上下载来看了,笑500次那是夸张了,但哈哈大笑50次至少是有的。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变化确实相当大,翻翻老账,也确实有太多的内容可以用来调侃。其中有一段说到当时住房紧张,谈恋爱没地方。是的,当时谈恋爱只好荡马路,戏称数电线木头;是的,当时的外滩别有一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9 04:18:49)
泰晤士河在伦敦就好比塞纳河在巴黎、黄浦江在上海一样,是一条滋润和养育城市居民的重要水系,是一条凝积着文化艺术和建筑的清晰脉络,是贯穿繁华都市的一条美丽闪亮的珠链。大不列颠的泰晤士河被搬到了上海松江区,那里建成了一个以泰晤士河命名的泰晤士小镇。说小,显然太过自谦,小镇一点不小,好几道街纵横交错,十字路口信号灯红黄绿交换。泰晤士河蜿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5 10:37:45)
我有个同事,不能生育,没有了孩子的负担。老公退休前又赚得动,他们现在住进了别墅,买了汽车,还投资了商铺,日子过得可舒心了。他们俩都喜欢旅游,还在某旅行社挂了号,旅行社只要有特价团的项目,就联系他们。有时一个团最后几个名额卖不出去了,座位空着也是浪费,旅行社就大幅让利,这种优惠最合算,但电话来得晚,隔一、二天就要动身的。他们不要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9-15 06:26:44)
女儿房内的玻璃橱里有一个椰子壳做的女娃娃。圆圆的栗棕色的身体是椰子那硬硬的内壳。大大的浅棕色的脑袋是椰子中间那层像软木那样的中壳,这中壳外圈粗糙些,内圈细密些,用刀简洁地雕刻一下,脸部凹进去,光洁洁的;发部凸出来,毛耸耸的。头部两边还粘上了两根小辫子,那是用椰壳最外层像棕丝般的金黄色的椰壳丝编成的。这椰壳娃娃是我十年前从海南买来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4 21:31:15)
成都一辆公交车起火,死伤无数。之后,有人在网上发帖:门一关一开,一站过去了,门一关不开,一辈子过去了。把人生比作一站站的公交线路,倒也确切。人降临世上,从呱呱落地到6足岁学龄前,那天真无邪的童年,可算作是人生的第一站。在城镇,少年期的小学阶段无疑是人生的第二站,那么中学是人生的第三站,以后人生路线有了些分歧,大学深造算一站,没进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4 17:19:33)
幼时拿一根竹竿放在胯下,跑跑跳跳地,嘴里哼着童谣:啷啷啷,啷啷啷,骑马到松江,松江好地方……松江对幼时的我来说,一定是个很遥远的地方。.第一次到松江,是文革时步行串联那会儿。那年我18岁,一大早出发,直走到太阳落山时才抵达松江,精疲力尽地倒在了红卫兵接待站的地铺上,第二天继续行程,松江是啥样都没看清。对步行到松江的我来说,松江仍相当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