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个人资料
博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7:华南特案组之(一)卅号密裁令(下)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12期 作者:魏迟婴、东方明 九、“福婴堂”余孽   1950年1月8日,专案组开了一上午的案情分析会,重新梳理案情,确定了接下来的两个调查重点——   其一是五个受害人收到的警告信。据广州市公安局为配合本案侦查在警方内部进行的统计,自19[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157:华南特案组之(一)卅号密裁令(上)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12期作者:魏迟婴、东方明一、三天五命  1949年12月21日至23日,广州市连续有五名在职警员遭到暗杀。因为这一系列谋杀案,华南特案组正式走上舞台。  让我们先还原一下这五起命案发生的情形——  第一个遇害人名叫郭振堂,四十挂零,原系国民党广州市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156:江南往事(三)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10期作者:魏迟婴、于公孙、李西始上期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爆发,上海沦陷,紧跟着今州也落入日寇之手。孙景轩半推半就,出任伪商会会长一职,同时兼任驻今州日军的医疗顾问,087情报站得以继续活动,为地下党收集了大量日伪在今州兵力部署的情报。不料,在传送情报过程中被伪警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然而,俗话还有“心想事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说法。其实,这花花柳柳,发与不发,成荫与否,不在有心无意,而在于一个“缘”字。
1978年,香港导演张鑫炎执导了一部喜剧影片,《巴士奇遇结良缘》,说的是一个巴士司机仗义勇为,出手救助了一个受到扒手欺侮的女娃儿,由此结成一段姻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首先,六八年征兵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其他地区的情况,不了解,连听说也没有。虽然同年的兵主要来自上海,青岛,宁波,但相互间从没聊过有关应征过程的事。 就南京地区而言,征兵主要是面向在校高中生,及六六、六七两届的初三学生。对于报名参军学生的审查,不是由各学校的党组织,而是由学校的老师组成的审查小组,这些老师大多遭受过红卫兵批斗和殴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军征兵是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一般在年底前到部队新兵营,兵龄从下一年算。比如,66年底征召的兵,算67年的兵。每年数量不一。招飞、招潜、艺术不在此列。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据传,文革大乱时,有人建言蒋先生乘机反攻大陆,老蒋摇摇头说了五个字:民乱军未乱。 66年底,由于文革没有征兵,因此部队的到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3-19 13:39:24)

【清溪村纪事】
清溪村一号在南京后宰门,是我父母于1948年春天盖好的,那是一幢两层楼的西式洋房,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现被列入南京近现代重要建筑名录。
后宰门地区,在明朝以前还是湖岗交错之地,直与紫金山相联。紫金山东南原有一个较大的湖泊,名燕雀湖(南京人俗称前湖)……后来明朝皇帝朱元璋要修皇宫,于是把燕雀湖填了一大半,皇宫的后门叫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155:江南往事(二)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09期作者:魏迟婴、于公孙、李西始第十章 化险为夷  蓝壮壁带人到一源堂搜查,搞出的动静不小,惊动了今州的两个大人物——唐四海和朱维信。  先露面的是唐四海。他在家里听见外面喧哗不止,还夹杂着小女儿的声音,就信步踱出宅子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来到一源堂门前,他先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154:江南往事(一)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08期作者:魏迟婴、于公孙、李西始第一章 接头失利  江南的深秋,下的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密密麻麻的牛毛细雨。这种雨通常一下三四天,然后就是那种潮气很重的大雾,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我们那里叫雾露。老人说“三朝雾露发西风”,那是很准的,连续三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66年仲秋时节,也就是文革大串联正热闹的时候。这天,中央商场南,中山路与石鼓路交汇处,一个少妇与一个老头的争执引来行人驻足围观。少妇神情有些激忿的指责老头图谋不轨,从中央商场大门对面的公交车站一直不即不离的跟到这里。少妇的话激起围观者的愤怒,老头见状赶紧解释,末了露了一手隔空隔丈取物的绝技。老头口中唸唸有词,左手指着少妇,众人顺着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