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艺术巨匠张大千(资料存档)

(2007-11-09 13:08:37) 下一个

        走进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的中国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立即映入你的眼帘,他出自当代中国艺术巨匠张大千先生的手笔。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 “ 蜀人张大千 ” 。生于 1901 年,卒于 1984 年,四川内江人。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 “ 虎痴 ” 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
   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 “ 皈依佛门 ” ,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拜别了师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 1932 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 , 潜心作画。 1940 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 “ 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 ” ,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 57 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 30 岁以前的画风可谓 “ 清新俊逸 ” , 50 岁进于 “ 瑰丽雄奇 ”,60 岁以后达 “ 苍深渊穆 ” 之境, 80 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张大千 1948 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78 年定居台湾 ,1984 年 4 月病逝台湾。享年 84 岁。现在他生前台湾居住的 “ 摩耶精舍 ” 建为 “ 张大千纪念馆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提到“虎痴” 让我想起尤玉淇的《三生花草梦苏州》中的那个专
篇“张大千与苏州”,里面好像提到一位友人曾经送给张大千一只
小老虎,就被养他网狮园的家中,他还带着老虎逛过观前街等等.
胡同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阁老,俺可是扫盲了,俺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画家,但是具体他的历史,俺还是今天看了你的文字俺才知道的,谢谢分享。
俺记得还有一个名字是张大年是不是电影里的名字,看见张大千想起张大年,呵呵俺是联想是汉卡。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阁老,周末愉快!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1&postID=12417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1&postID=12389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