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My Diary 80 --- 读淡墨雅作“美和哲理”杂感

(2005-02-09 15:33:03) 下一个

虽与这位在网上小有名气的才女“淡墨”曾有以帖子换音乐之约,却总脱不了身来认真读她的那些声情并茂的网上作品。今天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就借机会了了一桩对朋友的承诺。在海外略显静陌的新年里,细细读上这样一篇谈生活,艺术和哲学的隽文,也算用另一种方式怀念故土中国了。回味起来,这位学富五车的女生舞起文字来的时候,确有其独特的见地。记忆中好象只有那位令人仰止的弘一法师的一生才经历过这从生活到艺术再到哲学的人生三重天。

 

 

这篇不到千字的小品文处处闪着思想的火花,以我区区人生阅历不妄一一点评,也就只能谈谈自己的读后杂感了,望不屈了笔者的格调品位。首先,对生活的无为有为之说,我觉得还多多少少和“淡墨”受到哲学的熏陶有关。在我看来,生活本身就是实用主义的温床,充饥辩味与感性理性的比较升华是绝大部分的人作不到的。即使是哲学家,饿他(她)十天半个月,再放一粗食当前,估计多半心中也只剩下感性的“充饥“了。某种意义上,人的生物本能和自然性往往就是人本身最大的约束和动力。女生们喜欢逛街却不怎么消费,也许就是 “充饥和辩味”、“感性和理性”最好的生活注脚了。

 

 

至于哲学本身的辩真伪创新知的看法倒是有同道之感。哲学在我看来,是将生活和知识都融会贯通以后的高屋建瓴之举。之所以很多哲学家先入世后出世大概也是有先历练身心筋骨再寻一方净土无为无不为的必经之路了。对于行为主义的本身,我仅有的理解就是“现代管理之父”Taylor就是在分析和解剖简单机械式劳动流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的,基于模仿基础上的学习,我们从小也都经历过。

 

 

最后,“淡墨”提出的人的智力应该包括“已有的知识(老师传授的,书本,社会中获取的知识)和求知里(求知欲)”。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理解力,这就象佛法里讲的智慧圆满,你若没有智慧,不能理解佛法的要义,即使想天龙寺里的那位方丈面壁修枯禅,却仍是高僧,还不能究竟圆满而得道成佛。至于诗书礼乐则是帮助我们领悟人生,开启心灵正觉的他山之石罢了。

 

 

“淡墨”原文连接见此: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01&postID=6124

 

 

写于200529日多伦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不忘中囯 回复 悄悄话 回眸妹子来过啦,不巧今天不在家,招待不周,居然那只家猫还出来吓人,这里珍珠粉一包,给你压惊了!:)

不敢和脂砚斋主比肩,清茶淡水中过一生也就好了!

祝快乐!
回眸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评!这是本人继拜读脂砚斋品评红楼后认真读过的第一篇文学评论。看着网页上虎视眈眈的大老虎,不敢说不好啊!:))古人说“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也”,看来只能自叹不如了!问好先!
≠paleink 回复 悄悄话 To:不忘中囯

The Deepest gratitude goes to you for your appreciation

Warmest regards,

paleink























    命里起浮沉落
    敢问与谁共语?

    Ups and downs come in the life
    Dare I ask whom you could tell

    翰墨云烟路
    红袖舞清风

    落花意
    那堪留


    风雨独木舟
    湿了衣袖
    谁消瘦


    Thousands of Mountain roads
    To march and go
    In this misty world
    Dignified grace cheers through the
    Clean sky

    Then the intention of fallen flowers
    To bid goodbye to the world
    No way to keep the fresh passion forever
    And
    Finally
    He has gone

    Wind and Rain
    You get through
    The narrow bridge
    Alone

    The storm
    Wetted the collars and sleeves
    Who worries


    by≠paleink
    2005-02-12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