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1842 --- 日本企业的重组难题

(2009-03-12 20:10:19) 下一个
日本企业的重组难题
球各地爆出一个又一个金融黑洞,被它们卷了去的不仅有光明前景、还有大把现金。日本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随着亏损增加,日本大型电子企业的现金和资产净值迅速缩水。在本月结束的财年中,预计业内规模最大的九家企业将总计亏损190亿美元。

企业要想熬过长时间的需求滑坡,就应该进行大规模重组,必须关闭那些不盈利的业务,并把部分生产业务转至成本较低的地方。不过,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Daiwa Securities SMBC)的并购银行家Yuichi Akai指出,这些企业缺乏重组所需的资金。

日本政府、央行以及具有政府背景的银行都在收购公司债和股票。银行放贷规模也有所增长。

然而分析师指出,日本企业仍需要面向资本市场进一步筹措资金。这对股东来说可能是个利空消息,因为截至目前,股权稀释问题在已经麻烦缠身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尚不严重。

评级公司正密切关注公司的负债情况,这将使得企业倾向于发股融资。周三,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下调了松下电器产业公司(Panasonic)、夏普公司(Sharp)、日立(Hitachi)、索尼公司(Sony Corp., 又名:新力公司)、日本电气公司(Nec)和东芝(Toshiba)这六家蓝筹股企业所发债券的评级。

这些企业所需资金的规模可谓庞大。本月早些时候,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东芝需要新增多达30亿美元的资本金。东芝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为给收购三洋(Sanyo)的交易融资,松下电器已经发行了42亿美元的债券。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创下了2002年以来日本非金融企业发债规模之最。

银行家们当然会欢迎随企业筹集现金而来的费用收入。在当前市况下,日本非金融类企业的募股规模出现了尤为明显的萎缩。

鉴于股市的表现仍很不理想(本周日经225指数创下了26年来的新低),投资者可能会欢迎价格极低的股票,只要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能用在帮企业扭亏为盈的“刀刃”上。

请一定注意“只要”二字后面的前提条件。就算这些企业筹集到了资金,也没人能保证它们这次不会再糊弄了事。

更令人担心的一点是,这样的供股交易是否能从政府获得资金帮助──日本政府缺乏强令企业重组的政治意愿,因为这有可能对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造成冲击。

James Simm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