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餐不再是中餐 – 健康的罪魁祸首(5)

(2011-08-25 05:46:01) 下一个

    中国式烹饪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所面临的是小人乍富的局面,而中国式烹饪显然不适应这种局面,因此才会快速地走向垃圾化。

    垃圾食物这个概念出现在1972年,指的是没有什么营养的食物、或者有营养但常规吃就不健康的食物、或者从健康的角度根本就不应该吃的食物。到了今天,垃圾食物指的是那些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在美国,大多数快餐属于垃圾食物。

    高脂肪从何而来?

    主要从食物中的肉和烹调用的食用油而来。在垃圾食物这个概念刚刚问世的时候,中餐或者说在中国大陆的人吃的餐和垃圾食物丝毫不沾边,那时候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既没有多少肉,更没有多少油,小时候母亲对我的烹饪培养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油把菜炒出来,因为食用油是有定量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憧憬过能够不受限制吃肉、不受限制用油的哪一天。

    没相当,这一天很快实现了,于是中餐就不再是原来的中餐了。

    中餐的特长在于煎炒,其实就是用食用油上,食用油里面主要是植物脂肪。人喜欢吃脂肪,从生理上是因为脂肪含热量高,用不着吃太多就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从心理上是因为脂肪入口能够产生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这是大自然造物之神奇,好东西自然让你吃得高兴。从人类出现到数百年前,人类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脂肪入口的妙感就是为了让人们多吃高热量的食物。但是一旦出现今天这种营养过剩的状态,吃太多的脂肪就会导致一方面卡路里摄入太多,另一方面很多必需的营养摄入不足,使得本来很健康的食物成为垃圾食物。

    西餐中的脂肪是以动物脂肪为主,肉、黄油、奶酪和奶制品等,中餐中的脂肪却是以植物脂肪为主,因为中餐自古以来是偏素的,中国这片土地,一直养活着超负荷的人口,如果以吃肉喝奶为主是坚持不下去的,可是脂肪也要吃,这样一来植物脂肪在中餐中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过去三十年,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肉大大地多了,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也大大地多了,于是就由健康食物摇身一变成了垃圾食物。

    美国的快餐食物就是这样,在肉食之外,用大量的油炸,通过入口的妙感来吸引食客。处于高度竞争中的中餐走的就是洋快餐之路,以大量的脂肪来招揽生意。在此之上,由于中餐的煎炒会产生有毒有害成分,导致当代中餐比洋快餐更加垃圾。

    在健康革命的大潮下,洋快餐纷纷在一定程度上改辄更张,挂出健康的招牌,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纠正,但中餐却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在于中国食品行业本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