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陵之花(三)

(2006-05-18 11:16:39) 下一个

第三章 青梅竹马结连理

金七桂很喜欢这位大她两岁的表哥,金宝也很欢喜七桂。李小荷想到是金家的傻丫头二姑改变了戚家的家运,且金家确是好人家,又看到七桂是那样的出色,几次到金家提娃娃亲,金鑫推说娃娃年纪小以后再说,不肯答应,其实是嫌戚家祖德不好,不愿应承这娃娃亲。但李菊花却说:“我看可以,你这书呆子哪里知道,其实不是和戚家结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呀?”“你问问二姐,她实际上嫁给了谁?”“你都乱说了些什么呀?二姐可是谁都没得罪,你为什么这样的贬她?”金鑫脸上有些不悦,他纳闷,妻子是个贤惠的女人,今天怎么这样无原无故的损二姐。“我告诉你吧,二姐实是嫁给了李英杰。不信二姐来了你可以问问二姐。你看金宝就像李英杰脱的壳。我是在后家乡里听说的。后来又去问了小荷姑妈,人家小荷姑妈说的和外面说的一样。”金鑫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不是滋味,想想戚金宝那样出色,又想想邻村的李英杰从一个布店的小伙计做起,识字、写字、打算盘都是自学的,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布店,真是聪明啊。再把戚金宝、李英杰的样子在脑子里排在一起,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再想想李小荷与李英杰的关系,他第一次认识了李小荷,这个女人有过人的聪明,不可小看。她虽饱受躏蹂和煎熬,但最终赢得了戚家的财产,移花接木,改变了戚家人丁的面貌。他对这个女人开始有几分佩服了,七尺男儿未必能做成此事。同时她想到了有点痴呆的二姐,将来有七桂照顾她,那她就真的鸿福齐天了。更重要的是对方家境、人品都不错,七桂也有了好归宿。在七桂满十六岁的那年李小荷正式请媒人求婚之时,金家答应了这门亲事。

七桂十八岁的那年,那七株金银相间的桂花树开得格外茂盛,格外芳香。七桂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高佻的个儿,匀称的身材,那云盘大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她已读完了女中和中师,在桃花村小学教书了,老师、学生都很喜欢她。这年李小荷请媒人上了金家九次门,两家商量把金宝和七桂的婚期定在腊月十八。

桂花开过了,稻谷、花生、棉花都收获了,农家已没有好多事情可做。李菊花和四个媳妇都忙著给七桂做嫁鞋、嫁衣和床上用品。这嫁鞋又叫拜鞋,婆家上下人等、亲戚六眷每人一双。做拜鞋是由新娘的嫂子到新娘的婆家取鞋样。这鞋样是用红纸剪成的鞋底与鞋帮,鞋样上写有新娘对受鞋者的称呼,以便拜鞋时按鞋样上的称呼送到各人的手中。取了鞋样,新娘的未来家庭成员、亲戚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做鞋最累的是拉鞋底,掌和跟要拉成胡椒眼,行距三毫米,眼距三毫米,中间约一寸长的地方是拉花,万字花、九九针、水波浪、梅花、雪花,那是展现女工水平的地方。男鞋邦要贴鞋头,女鞋帮要绣花,绣上龙凤呈祥、双龙戏水、年年有鱼、五子登科......七桂的拜鞋用了几丈布,那鞋做得双双上成。

最好看的还是请绣花匠绣的被面和帐檐,那绿色的丝绸被面尤如一潭碧波荡漾的池水,那一对鸳鸯和真的一般大,倘佯在碧波的中央。四周还有翠绿翠绿的荷叶,紫艳紫艳的荷花和挺立的莲蓬。还有月亮、星星,荷塘月色,鸳鸯戏水,如梦似真。那翠兰色的饰布帐檐上用金黄色的丝线绣了两条龙,昂首卧在两边,中央是一对凤凰在兰天展翅翱翔,这就是龙凤呈祥,龙的传人的图腾。

七桂的四个哥哥在年初就砍伐了自家的好多椿树和梧桐树,秋天就开始锯木,请手艺好的木匠,给七桂做嫁妆。做了两个大衣柜,两个大衣箱,一个碗柜,一个茶柜,一个大方桌,一个大园桌,八把靠背椅。做好后用土漆漆得像镜子能照见人影。

李菊花和村里的裁缝张架起案板为七桂做了一个多月的嫁衣装了两衣柜和两衣箱。

腊月初一戚家来报日,抬了一架抬盒,牵了一头羊。距桂花树百步远,就放起了鞭炮和三眼冲。金家人到桂花树下接下了抬盒和羊,把戚家的贵客接进堂屋。主开盒的是桂花村小学的白校长。他高唱:“一开盒,金玉良缘报佳期。”将盒盖掀开,拿出了佳期书递给金鑫。开盒人又唱:“二开盒,五谷喜饼喜团圆。”掀开第一层盒底拿出两个喜饼递给李菊花。那喜饼用稻米、麦、荞、粟、玉米磨面蒸成,上面贴有红纸剪的龙凤呈祥的图案,中央一个大大的双喜字。开盒的人接著唱:“三开盒,儿孙鲤鱼跳龙门。”掀开第二层盒底拿出两条干鲤鱼递给七桂的大哥。这鲤鱼的腰上用红纸包著,两尺多长。开盒的人又接著唱:“四开盒,儿孙入学又中举。”把两个猪肘子递给七桂的二哥。接著说:“开盒礼毕,有请戚家贵客入席。”戚家来的客人都吃饭去了,白校长和金鑫把抬盒重新装好。第一层放进了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谐音早生贵子,瓜瓞绵绵。第二层装上一个喜饼,第三层装上了一条鱼,第四层装上了一个猪肘子,以示同喜。

报佳期又叫报日,戚家报佳期后金家开始写喜联、糊大红灯笼、换神龛上的条幅,门窗上贴喜联和横幅,堂屋的廊檐上挂上了贴著双喜字的灯笼,晚上灯笼里点上腊烛。红彤彤的烛光照在雪上,照在绿白相间的桂花树上。那桂花树茎上也贴上了喜联:青枝绿叶年年长,金桂银桂岁岁开。横幅是:叶茂花繁。

腊月十五戚家送上头礼。所谓送上头礼就是送新娘打扮的饰物。给新娘上头的人很讲究,要俱备六全才能担当此任。所谓六全是身全,身体无任何残疾;德全,没受过刑罚和族规处罚;上全,就是父母双在;下全,就是有儿有女;中全,就是有原配丈夫;信全,不欺、不骗、不赖账。七桂的上头人是白校长的夫人。上头的第一件事是用线绞去脸上脖子上的汗毛,姑娘称之为黄毛丫头就是这个出处吧。绞去了汗毛皮肤显得光滑、细腻、白嫩。绞了汗毛后洗头洗澡,洗干净后就开始梳头,把长长的辫子在脑后盘成一个粑粑髻,用一个丝线网子网上扎紧网绳,再插上一根簪子,这簪子有金的、银的、铜的、铁的、竹的、木的,簪子上刻有各种花纹,簪头上有一朵花蕾或其他饰物。金七桂用的是一根金簪,簪头上系著一根金链,金链的另一头系著一朵金梅花,花心上还有几根可以颤动的花蕊。梳完了就开始打一层扑粉,再把扑粉掸掉,均匀地擦上水粉,再在两颊打上胭脂,手上也同样扑粉、擦水粉,把指甲染红。胭脂水粉上装完毕就戴上花冠,戴上戒指、手镯,面手上装后就穿新衣、新裤、新鞋、新袜。金七桂穿的嫁衣贴身是一件红饰布绣花兜兜,兜兜外是一件红饰布汗衫,墨绿闪缎棉袄套粉红色金丝绒罩衣,外套大红闪缎马甲。粉红色的内裤,大红丝绸棉裤,外罩青色的罩裤。长统白棉袜套一双千层底绣花布棉鞋。

上头完毕由上头人陪著到神龛前向祖宗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再向父母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回房后就开始哭嫁了。第一哭的是爹娘:我的爹啊我的娘,娇儿难舍我爹娘,想到就要离开家,好比那瓜儿离开秧。爹妈哭答:我的心啊我的肝,快把脸上泪擦干,男大当婚女大嫁,大喜之时莫伤感。日后常回娘家走,生生世世是心肝。新娘哭:我的娘我的爹,千言万语难诉说,养我长大千般苦,生生世世记心上。爹妈哭答:父母生来本事欠,吃的粗茶和淡饭,自纺自织自缝衣,爹妈真是愧对你。......哭嫁是南方人的习俗,那难分难离的骨肉之情,那悠悠的乡情,亲人那美好的祝愿,都通过哭嫁表现得淋漓尽致。常人评价不会哭嫁的新娘一定是四子新娘,何渭四子?就是傻子、疯子、逆子、婊子。傻子、疯子不知道人间情,逆子不讲人间情,婊子没有人间情。想想也是,就要离开爹娘了,就要离开家了,就要离开自己长大成人的地方了。那怕去的地方再美好,那骨肉之情,那养育之恩,那孩提时的伙伴总是会在心里掀起层层波浪,离别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哭嫁那是人间真情的表现,那流传了千百年的哭嫁词儿情真意切。那哭嫁的腔调独树一帜,娓婉动人。姑娘在哭嫁声中就不知不觉地长大了。

七桂上头的第二天就天晴了。佳期晴天说是新娘贤慧、谦和、孝顺。不知有什么理由把天气和新娘的为人联系在一起,但老一辈的都这么说。

腊月十八那天早晨天刚亮,七桂一家在一起同桌吃送别饭。家人从老到小的给七桂夹菜。父亲给女儿夹了青菜、白菜,希望女儿做人青白;母亲给女儿夹了芋头,希望女儿有好的机遇;大嫂给她夹了笋子,祝她早生贵子;二嫂夹了鱼,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过得富足有余;三嫂夹了一块肉,希望她子孙入学中举;四嫂掏了一勺子花生米说:妹妹永远如花似玉,青春永驻。晓丹夹了一块桂花糕送到姐姐的碗里说:别忘了门前的桂花,常回来看看。七桂吃着亲人们夹的菜,除了点头向亲人们表示感激外,对亲人的依恋之情充满了脑际。她深情地望着每一个家人,泪水盈满了眼眶。

外面响起了鞭炮声和三眼冲的声音,客人们也走到外边去看热闹。此时最想看的是新郎,戚金宝今天头带博士帽,身穿藏青色的长袍和青绸子马褂,脚蹬一双黑皮鞋,系著一朵用红绸子扎的大红花。他眉宇间堆满了喜气,魁梧的身躯散发著欢乐。他走进了金家的堂屋,在司仪的指挥下向象征金家祖宗的神龛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又向岳父母行了大礼后入席吃饭。新郎坐堂屋的正席,其他迎亲的人则在侧屋用餐。用完餐后先发礼,所谓发礼就是把新娘的嫁妆交到迎亲人的手中,先抬到新郎家布置新房。过礼完了就发轿了,七桂的大哥把七桂从闺房里背出,二哥三哥在两旁抚著七桂,进了堂屋,把七桂抚进了八人抬的大轿。司仪的喊起轿后,轿夫们将大轿抬出了大门。七桂的四哥拿著一根一寸大五尺长的竹棍,走在轿旁当护轿。由七桂的舅妈当送亲,坐另一顶四人轿。

敬完酒夜幕降临了,年轻人开始闹房。新娘新郎都是读书人,见过世面,现在都在教书,同学同事们都想玩个尽兴。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一个个都想漏一手,第一个节目是对对联,客人出上联,新郎新娘出下联。桂花村完全小学的姚老师说:新郎新娘花烛夜,新郎稍微思索,马上说:旧朋旧友喜相逢。洞房内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戚家河小学的万老师说:鳅短鳝长鲢瘪口,一串无鳞。是女来宾的上联,新娘能对是最精彩的,七桂经过短暂的思索说:鳖园蟹方龟缩头,全身有壳。新娘对的下联更受客人们的青睐,回报了更热烈的掌声。一位来宾说:黑夜苍穹暗,新郎说:白昼环宇明。对对联一个多小时,没有难倒过新郎新娘,客人都夸一对新人好文才。第二个节目是击鼓传花,客人和新郎新娘都来到了客厅围坐成园圈,一束鲜花在激越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手中传递著。第一次锣鼓停时鲜花在一个半大男孩手中,他走到中间去抓阄,打开一看是请新娘唱个歌,新娘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太阳光金亮亮”。第二次停,花在一位女老师手中,抓到的阄是请抓阄人跳舞,她很大方地跳了一个独舞,赢得了在场人的阵阵掌声。第三次停,花在白校长手中,他抓到的阄是请新郎新娘跳舞,两位新人高高兴兴地跳了一曲探戈。

一路上鞭炮、三眼炮齐鸣,喜锣喜钹唢呐喧天。迎亲队伍很快就到了戚家。新娘由伴娘陪著走进了戚家的堂屋。新娘头上顶著红色的盖头,那盖头薄如蝉翼,透过它什么都能看见。司仪人唱:新郎新娘入华堂就位。七桂随伴娘来到了堂屋正中偏右,新郎也被牵到了堂屋正中的左边。司仪唱:一拜天地,新郎新娘面朝门外。跪拜,一叩首,二叩手,三叩手,起立。二拜祖宗,新郎新娘面朝神龛。跪拜,一叩手,二叩手,三叩手,起立。三拜父母,李小荷、戚仁善、金二姑端坐在神龛前,背对著神龛前的大桌子,跪拜,一叩手,二叩手,三叩手,毕。夫妻对拜,二人跪著移成面对面。一叩手,二叩手,三叩手。叩谢亲朋好友、乡亲百客。新郎新娘向四面跪拜。礼毕,送入洞房。伴娘把新郎手中的红绸带的一端递到新娘的手中,在客人的簇拥下进了洞房。两人刚在床上坐下,洞房执事递给新郎一根包了红纸的小木棍,口唱:揭盖头。戚金宝用木棍挑开了新娘的盖头。执事人又唱:喝交杯酒。两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各用茶盘端著一小杯酒分别送到新郎新娘面前,新郎把酒送到新娘的口边;新娘把酒送到新郎的口边,两人一起同时把酒喝下,交杯酒又叫同心酒。新郎新娘喝下同心酒后给端酒的小女孩送一个红包,到此就算行完了大礼。客厅里开始大宴宾客了,每一桌新郎新娘都要去敬酒。......客人们吃饱了,喝足了,玩累了,走的走,睡的睡了。明月已西沉,此时夜深人静,新郎新娘才真正拥有了洞房花烛之夜,拥有了共渡爱诃的时光。.第二天金七桂的舅妈早起,从外面击新房的板壁。金七桂叫醒了戚金宝,二人穿戴漱洗完毕就去奶奶、父母房里请安。请完了安,客人们都起来了,新郎新娘在李小荷、七桂舅妈、烧茶婆地陪同下开始筛抬茶,筛喜蛋,拜鞋。喜蛋、拜鞋都是要礼钱的,当时流行袁大头的光洋,抬盘里袁大头丢得哗哗啦啦响,礼金一眼就可看出厚薄来。“表叔”李英杰夫妇礼最厚。他放下了一百大洋说:百事顺序。

第三天早晨七桂的大哥来送梳头油,接妹妹、妹夫回三朝。戚家准备了四顶轿子去回三朝,新郎新娘各坐一顶外,七桂大哥和舅妈还各坐了一顶。到了桂花村,七桂推说要到学校有事,把轿子都打发走了才进娘家的屋。全家人都烧起白炭火在火房等著他们。李菊花看着女儿女婿连连喊坐,坐,向火,向火。金鑫正忙著烧七桂爱吃的打粢粑。火钳上已烧好了几个。他把打粢粑包了甘蔗糖递到女儿、女婿和儿子、七桂大舅妈的手上。晓丹用茶盘端来了桂花茶。七桂的二哥和三哥挂钓得了半桶活黄子骨在水桶里跳。(黄子骨是一种黄色的,嘴角长一根胡子的无鳞鱼。)这种鱼以独刺肉质细嫩味美著名,做汤最鲜。金鑫说:“拿两个火锅来,两张桌子一合,吃酸菜火锅鱼吧。”李菊花拿来了生姜、蒜头、酸菜、酸黄豆辣椒末、葱白。七桂的几个嫂子还拿来了紫苏干叶、鲜香菜、嫩波菜、莴菜、千层皮豆腐、鱼香菜等。桌子合起来了,专炊火锅的小炉灶已放好了火红的白炭,火锅里放好了佐料和水,当水烧开时香味四溢,没有人不流涎的。把那黄子骨从口撕开,取出内脏后放进火锅,真是肉鲜味美。全家大小人等都饱食了一顿。已经是日头偏西了,金鑫夫妇俩都催七桂和金宝往回走,说回三朝到家不能天黑。两人出了金家的门悠哉悠哉地往回走。走出了桂花村,七桂说:“比坐轿舒服吧?”“到大自然中是舒服,就怕别人说我们有福不会享。”“自己过日子,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对福的感受是不会相同的。”金宝书读得不错,但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知识远不如七桂。“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可以自主的过日子,不怕你笑话我,告诉你,长了这么大,我做什么都是婆婆作主,我想我目前一定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多帮我吧。”七桂深情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微笑着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学著有主见。”二人边说边走,在太阳还没落山前回到了戚家河的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