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之嚎

野狼乃勇猛之兽,喜群居,尚团结。攻则群嚎而起,退则齐喑而下。不求单兵格斗之高下,不究一时得失之胜负。乃智勇双全之灵物也!
个人资料
正文

读点历史还是有好处的 ----借贾凸子的话题聊聊历史

(2012-07-31 21:47:29) 下一个

今天忽然看到凸子出尘报踩历史,勾起侃瘾。说几句。


实际上,文章中凸子的观点俺是认可的。他的论点是这个:


ZT】首先以小人之心揣测一下这本简明读本的内容。序言主要是说要这本书的内容有利于我们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的。所以这个读本的内容,要说写的好,估计再好也好不过资治通鉴。就以此书当作当代资治通鉴来看吧。【/ZT


野狼认为,以治乱兴衰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已经偏移现代治国理念的中轴了。试想一下,改革开放以后,不论中国算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应该是现代型的国家了。已经没了世袭皇权,已经没了公卿将佐,古代兴衰治乱何以成为现代中国的经验教训?


不过,凸子论点虽正确,但论据很难信服人。凸子说,《资治通鉴》是最好的历史著作。司马光写了这书,既没有救北宋,也没有保南宋。所以这书没用,进而读历史也没用。


其实,《资治通鉴》所讲的只是历史书籍中的一个小部,说白了也就是关于帝王治国策略的历史书。好的历史书如同一记好药典,最后的效果还要看你医生怎么去用。你用《本草纲目》中的药搞个方子给人治病,结果人没救活,难道就能说《本草纲目》没用?


比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来比喻政权和民众的关系,乃是《资治通鉴》中所列李世民借用荀子的话总结自己治国的名言。不要说古代帝王将相了,我们普通老百姓都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可以说这是个好药方。但古代为何那么多的治国人士最后都忽视了李皇帝这个谆谆教导呢。原因很简单,此药太苦,实在喝不下。


明朝崇祯皇帝不是个笨人,想他一定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否则在陕西流民造反国家政权危急时,他不会去搞什么“罪己招”,并罚自己搬出乾清宫到武英殿去Sleep Over.。当然那个读起来相当感人的“罪己招”一定是手下人写的,但至少他知道,这民如水,搞不好自己的舟要玩完了。没办法,喝点苦药,检讨检讨,平平民众的波涛吧。


几年以后,袁崇焕在北京城外和清军交战。崇祯皇帝却对袁崇焕防之如虎狼。不仅不许受伤士兵到京城内治伤,连召见袁崇焕也要把他从城墙底下用箩筐吊上来。也许,崇祯皇帝太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道理了,生怕一开城门,这水就从城门里流进来,从而沉了他的皇舟。


这样一来,将士们谁还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 最后,当他中反间计将袁崇焕抓了并凌迟处死,水若不灭其皇舟估计天理都不容了。


关于凸子文中的三大定律,无须一驳了。说句不恭敬的话,凸子有点缺乏基本历史知识熏陶。


简单说说历史吧。网上找到的这个关于历史的定义比较准确:


 


ZT】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ZT


 


这个定义说明了历史是什么,同时也说明了历史干什么。定义很明晰,无须解释。


中国历史有个特点,主线都是帝王兴衰史。鼻祖司马迁花了很多篇章介绍的都是什么本纪呀,世家呀,列传呀,说的都是大人物的故事。其实,历史也应包括小人物小事件。不过,小人物太多了,都记下来不太可能。但是,小人物的重要事情还是在史书中有其不可忽视的笔墨。后来,各朝编辑的地方志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贡献。最近,俺翻了我们家乡的县志,读得野狼热血沸腾。单是咸丰年间天平天国那段战事,就让人感叹不已。


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祖先曾经那样勇敢,曾经那样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无惧地去抗争。


可惜的是,现在出版的历史书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抛弃了。一些教材和通俗历史读物已经偏移了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主线。我们已经无法从中找到可以激动的感受了。


上述定义对历史干什么说得很好。读历史不仅让我们理解历史,还会让我们在现实决策中得到借鉴。当然,如同前面举的崇祯皇帝的例子所揭示的,你如何理解如何借鉴是你的事情了。


凸子说,历史是没有重复的。绝对意义上,这话是对的。柏拉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过同样的河流。”可是,当你踏过一次河流后,你下一次踏河是不是就会更有信心了? 为什么,因为踏河的历史告诉了你很多东西,消去了你很多困惑。如果你将第一次踏河的经历记录下来,别人读了是不是也从中得到某种益处了?这就是历史的作用。这样展开去想,历史就那样奇妙地重复了。


看过一个消息,说北京一个退休的女士不懂除中国话以外的任何语言,也不会说北京以外的任何方言,但她只身一人花3万人民币骑自行车周游了整个欧洲。记者采访她,问:“你那么大胆?你不怕呀?”


答:“几年前我想都不敢想。不过后来我骑车去了拉萨,阅读了很多别人开车到欧洲旅游的游记。做了好长时间的功课。才有了信心。现在我将欧洲骑车旅行的日志都整理出来了,以后再有人去就该更有信心了。”


我们知道,后来人虽然不会重复她所有的线路,但她的日志,也就是那属于历史的东西会给他们某种借鉴。


回到凸子论点中的这句话:序言主要是说要这本书的内容有利于我们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的。 如果中国的社会还是一个皇权王朝,统治者一定会从历史中得到许多借鉴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国家是民权或党权国家。“历代治乱兴衰”确实不能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实际上,对于民权国家,治乱兴衰朝代更替没什么可以担忧的。不管谁在台上,也只是几年几十年而已。就是对于党权,也没必要去管兴衰,什么党在台上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假设一下,如果国民党掌权至今,当官了很有可能还是或者类似现在正在台上当官的那些人。原因很简单,就像我们喜欢玩网络一样,他们喜欢玩政治而已。


不知是听谁说的,文革时期受迫害的知识分子自杀的不少,但学历史的教历史的自杀的比例却惊人的低。原因很简单,自杀的都因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觉得自己太冤屈了,这样的人生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然后就跳河的跳河,上吊的上吊。可学历史的都知道,和历史上那么多的人比,咱这点委屈算个屁呀。人家司马迁就为了为李陵说了句好话就被汉武帝那啥了,他都不自杀,咱还是活着吧。说不定哪天天就变了。从这点看,读点历史还是有好处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