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会

(2006-09-14 17:49:03) 下一个
来美国时间不长,却已经去过四个教会了。教会对大部分大陆来的人还是挺神秘的,我也是。到美国后随着去教会次数的增多,教会对我也渐渐失去了神秘感。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两次教堂,还去过一次金陵神学院,第一印象就是教堂太暗了,有点恐怖,第二就是赞美诗很好听,第三就是人怎么这么容易就相信某些东西呢。总的感觉就是我和教会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受中国传统教育教育多年,还有受我党洗脑多年,加上牧师讲的圣经上的人物都是一些外国名字。除了好奇,没有太大兴趣。当时还买了一本圣经,结果一看是繁体字,语言也不怎么优美流畅,故事情节很简单,逻辑性差,所以也没看完。而且我觉得翻译圣经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是林语堂翻译可能会好一点。
        到这以后没多久,就被华人教会的弟兄接去了(不好意思,我还不是他们的弟兄),每周日参加慕道班学习和崇拜,对圣经也有了一些了解。我都知道圣经有66卷,我还知道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上帝是一个。但是,总体感觉,华人教会传福音的方式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一百年前的水平,还是用人生苦断,去日无多,天堂美好,地狱黑暗来劝大家信基督。这种方法对于处于困难时期的人可能有效,对于吃穿不愁,整天想着工作和找女(男)朋友的留学生可能作用不大。
         第二个接触的教会是美国人办的教会,但是有一个中国分部,分布的有关活动,包括崇拜,学习都是由几个骨干弟兄组织,基本游离于教会主体之外,和华人教会比,好像要轻松的多,洗礼很简单。华人教会的洗礼还要传上制服,奏乐什么的,这里洗礼甚至可以在野外举行,象做游戏,一点也不郑重。我觉得虽然是中国分部,但是崇拜还是应该和老外一起,我不太赞同单独崇拜。
        第三个教会也是一个老外教会,也有中国分部,但分部的规模和第二个比要小一点,其他类似,但是他们举办免费英语学习班,而且都是在美国弟兄家里进行,经常换,提供吃喝。这一点是我最赞同的,既然传福音,就应该邀请慕道友去家里,都是“弟兄”嘛。
        第四个教会叫CHAPEL,据说字典上说CHAPEL是小教堂,可是我看也不小啊,比华人教会还大呢,这个教会最有意思的是赞美诗的曲调都是流行歌曲。有个三个人的小乐队,还有就是大多数都是国际学生或学者,黑白黄都有,大家在一起崇拜。我最欣赏这一点。
         虽然去了这么多教会,也对圣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我仍然不信教,估计将来也不会信,但我很欣赏基督徒,因为他们有道德约束,不管什么目的,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帮助别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见异思迁 回复 悄悄话 突然又想到好玩的一件事,记得小时候,俺娘听说有个邻居也信了"洋鬼子"(俺们村的人过去叫基督徒为洋鬼子),她说怎么能信耶酥呢,听说信耶酥的人都乱了辈份,爹不是爹,儿不是儿,都是弟兄,娘不是娘,闺女不是闺女,都是姊妹.
江南玫 回复 悄悄话 不感兴趣,尤其不喜欢基督徒当街拉客听讲座的作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