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爱民

(2004-12-07 14:47:08) 下一个
老王,名爱民,生于一九四九年,是同上北京见毛主席的梦一起出生的。 可惜的是,王爱民生错了人家。他生在武汉附近的一个小城市,成分在一生下来就 是资产阶级。家里其实并不是大贵大富,曾有过几间房和一个女佣。当然了,那 时候还没有王爱民呢。 王爱民小的时候并不爱读书,太贪玩。小学一年级读了两回。到了中学以后,他成 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毛主席到武汉那年,经学校推荐,学生王爱民终于可以见到 梦寐以求的领袖毛主席了。而他的一生也同时到了一个转折点。 在将被接见的头一天晚上,王爱民被遣送回家。毛主席是不能接见资产阶级的孝子 贤孙的。结下来,除了一所师范学院以外,没有其他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除了一 个养鸭场以外,没有其他接受单位。在放了四年鸭子以后,王爱民终于在一个当时 正在筹建的工厂当上了技术员。王爱民毕竟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立刻成了技 术骨干。几年下来,在厂里说话也有了份量。有朋友对他说,“你争取入党吧,会 提升得快一些。” 老王大笑,蚩之以鼻。日子倒也平稳的一天天过去了。结婚,生 子,老王照样是厂里的技术员。 说来好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忽然有一天被拉上政坛做起了点缀。老王当 上了市人大代表。老王说他那时除了开了几个会,吃了几顿饭以外,其他啥也没干。 一年又一年的,老王在同一个厂里工作了二十年。忽然有一天,工厂宣布破产。厂里 几百号人静坐,示威,王爱民都没有参加。他是技术员出生,没多久就应聘去了一 家乡镇企业。 去年我去过他家。他书柜上摆着一张黑白照片,一个瘦高的青年笑眯眯的站在武汉 长江大桥桥头。吃饭时,王爱民同大夥聊天时说,他当年真傻,放鸭子地时候也没 想到给自己做一床鸭绒被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Olivia 回复 悄悄话 箫红箫军是夫妻作家加记者。三十年代后期笔名为红和军,以和革命洪流。后来被人认定其意义为“消灭红军”。
孤剑独箫 回复 悄悄话
没听过箫红箫军的故事,讲来听听如何?
olivia 回复 悄悄话 听说过箫红箫军的故事吗?
孤剑独箫 回复 悄悄话
话说王爱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由于王爱民的父母是早期革命党人,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思想上非常积极上进,就给王爱民的哥哥取名王爱国,弟弟取名王爱党。充分体现了两老的革命豪情。

但是到了文革时,两老就被打成反革命,因为他们三个儿子的名字排列起来就是:爱国民党。

(玩笑玩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