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焉知三十载,重返北大荒》评论汇编 ---1

(2006-09-28 13:10:23) 下一个

《焉知三十载,重返北大荒》登出后,许多朋友在我的博克里留下评论。我把它们按章节汇总放在这里。除了删除了几个贴重了的评论之外,全部在此。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方便。谢谢大家。

(1) 儿子高中毕业了

ladyinnyc 评论于: 2006-09-01 14:10:41

删除

Finally, we found that it was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Brookings Hall. Congratulations to him! This school is on the new Ivy list.

lakeraina 评论于: 2006-09-01 13:26:33

删除

Harvard

ladyinnyc 评论于: 2006-08-31 14:02:38

删除

Which university does your son go to? We cannot tell from the photos and are eager to know the answer. Please help.

阁老 评论于: 2006-08-23 21:51:02

删除

罢了小弟,在这里遇到你,看来缘分不浅哪。
你说得也正是我想说的。
馄饨侯啊,你这篇文章真让我百感交集哟。

罢了 评论于: 2006-08-21 19:59:37

删除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得失;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追求。只要心里有欲望,那如水的欲望就会时时撞击着心墙,让你感到无论你怎么样生活,都会有遗憾,都会有失望。现在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的时代,他们不会有我们曾经有过的使命感,他们不会有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纯精神般的理想追求,他们更不会有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们永远不会感受到,我们在宣誓成为美国公民时,那种“悲欣交集”的伤痛。他们也不会有机会去体验,朋友之间那种曾经存在于伯牙和子期之间的东西。我们的阅历丰富了我们的思想,饱满了我们的感情,教会了我们珍惜和感恩。
你敢说大西北没有给过你一生中最深邃的感动?我相信,当你和大西北的战友们欢聚一堂的时候,人类心灵上的一种崇高而平凡的东西被挖掘出来了。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定义的感情,就像故乡的盐一样,是盐,可它是甜的。
诚如于杰所说:“当真正的苦难逝去的时候,我们完完全全有资格以幸福的心态来品尝苦难的记忆,就好像京城里生意红火,收费昂贵的知青饭店一样“忆苦思甜”。尽管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我们能说这仅仅是一种矫情与造作吗?”
所以,我不羡慕他们这一代,他们是生活在“自我”中的一代,他们的欲望是一种对物质如金般的欲望。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一个时的代机器造就一代人。我承认,他们的生活条件远比我们那个时代优裕得多,他们在自由的土壤里得天独厚地成长,更是让许多人羡慕不已。但他们着的世界,却是一个复杂得多的世界;他们这一代人将要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是我一点也不羡慕的。

(2) 在北京

唵啊吽 评论于: 2006-09-08 04:40:15

删除

我也是最近回国才知道发烧打点滴如此风行,国内人说出来好像是家常便饭似的。

nowhere88 评论于: 2006-08-23 18:37:02

删除

很真情 !

龙鸟 评论于: 2006-08-20 23:29:32

删除

大宅门的确有特色,很怀念那里的饭菜和环境

磨坊小札 评论于: 2006-08-19 23:45:20

删除

看完佩服得紧,很厚重的文字,不是一天两天能写出来,伸着脖子等下篇:)

(3) 北去的列车

唵啊吽 评论于: 2006-09-08 04:45:24

删除

看到你那张车票就落泪。。。

晚风拂柳 评论于: 2006-09-01 11:23:21

删除

贝满女中就是文革前的女十二中吧 , 我姐就是在那上的初中 .
我也觉得挺亲切的 . 听着这首歌还挺激动的 , 我虽低几届 , 没有去东北内蒙 , 但也是那个年代长大的 , 听着这首歌 , 眼前就出现了那个送人的场面 .

糖葫芦 评论于: 2006-09-01 11:09:26

删除

贝满女中就是文革前的女十二中吧 , 我姐就是在那上的初中 .
我也觉得挺亲切的 . 听着这首歌还挺激动的 , 我虽低几届 , 没有去东北内蒙 , 但也是那个年代长大的 , 听着这首歌 , 眼前就出现了那个送人的场面 .

天理 评论于: 2006-08-31 02:30:45

删除

城里人上山下乡几年就叫苦,农民一辈子如此。

zneteng 评论于: 2006-08-30 21:28:29

删除

真亲切,我爷爷以前是贝满女中教务处的。另,史家胡同是否安定门内的?我小时候就在方家胡同和前萧家胡同,记忆中有很多人上山下乡,包括我最小的叔叔。
zneteng

无题 评论于: 2006-08-30 16:44:56

删除

老刚问母亲,早知道现在这么多腐败,您当初何必去参加游行,参加地下党呢?
老刚同志, 您到现在还想不通这个问题? 孔子说四十不惑,在美国这么多年就没时间梳理一下?
另外帮学生做题在美国是作弊。希望您谨慎言之。

白鹤泉 评论于: 2006-08-25 21:17:44

删除

下次回国一定记得带孩子坐次火车。没想到现在火车出站都不鸣笛了。

龙鸟 评论于: 2006-08-23 14:54:30

删除

东北受益于上山下乡还是颇多的,个人之于国家,有时难说对错,但是的确很多城里人受了些苦,其实这些苦对于农村人算

(4) 餐车上

夏季星空 评论于: 2006-08-31 19:53:35

删除

看过不少 blog, 这是最喜欢的一个。虽然我与您不是同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那火热甚至疯狂的年代,但比起今天的新一代,我想我还是能够理解你们的往日情怀的 ......
象 thethe 说的,读到最后几段眼泪不自觉地涌

kxin2001 评论于: 2006-08-31 11:25:13

删除

好文章!我与你同年代人。那时在江西插队。十年后回沪,又十年后洋插队来美。儿子大学毕业在美国工作了,而我要提起带他回国到江西走一招,他保证回拒。今读你的文章,分外亲切。

thethe 评论于: 2006-08-31 10:06:18

删除

不知咋的,读到最后几段想流泪。谢谢老刚

Wafik 评论于: 2006-08-31 06:38:55

删除

我是那是唱 " 哥哥姐姐在边疆 " 的一个 , 没亲身经历过北大荒但能体会你的心情 .

扣眼 评论于: 2006-08-30 22:52:56

删除

喜欢你码的字,有一处可商酌。陈 3 两名字的由来,确如你所说,每人每月 3 两油,但那不仅仅是因为辽宁自给不足,主要是当时陈锡联太左,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工业大省,辽宁在工业方面给全国其它省市的支援是有目共睹的,其它省市曾提出过支援一些农副产品,但被陈拒绝。最后搞的辽宁人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去了北京就使劲买,被人笑曰东北虎·······

zneteng 评论于: 2006-08-30 21:39:45

删除

不错。
上次回国从北京到上海,软卧很方便,一夜就到

haiwan 评论于: 2006-08-30 19:40:02

删除

喜歡

北妹 评论于: 2006-08-30 16:54:53

删除

东北妹妹 , 读你的文章 , 浓浓的东北风情和那代人的青春呼之欲出 !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 尊重 ! 希望全社会人都尊重 !

一天到晚 评论于: 2006-08-30 16:19:32

删除

不是和你同一时代的,可就是喜欢看你的文章

白鹤泉 评论于: 2006-08-25 21:38:30

删除

没想到餐车这么空!

(5) 大难不死

晚风拂柳 评论于: 2006-09-01 11:31:40

删除

成岗和刘思阳 , 太形像了 , 笑 s.

吓大的学生 评论于: 2006-08-30 18:12:05

删除

虽然没有经历你们的上山下乡 , 倒也勾起了我门当年读大学时坐火车的回忆 . 89 年上的大学 , 家在四川 ( 现重庆 ), 学校在厦门 . 每次春节回就跟打仗似的 , 因为四川民工特多 . 四五十个小时都站着 , 能有过位置都是极大的幸福 , 硬座连想都不敢想 . 有时中转 , 为了坐上特快 , 也是买短程票提前上 , 有时甚至 7,8 小时都蹲在站台的一个角落 ( 要是被看见 , 会被赶出去 ). 因为家里穷 , 连盒饭都舍不得吃 , 1 块 5 的面包或茶叶蛋是主食 . 每次春节完后 , 初二就得上路 , 为的是不那么挤 . 后来坐飞机坐习惯了 , 一次因为信用卡丢了 , 从北京坐软卧都累 . 人真实变了 .

道里道外 评论于: 2006-08-30 12:44:52

删除

看到这段特别感动,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如果没有当年的刻苦用功然后考上大学,那么您现在的生活将会是怎样,很多当年的知青回城在工厂里工作,没有考过或考上大学的,现在多数都难逃下岗,失业,转行的命运吧,我是哈尔滨人,以为自己并不是特别想家,但看到您拍的哈站和中央大街的照片感觉非常亲切, 5 年没有回去了,忽然很想回去看看。

cshyfzh 评论于: 2006-08-26 18:29:27

删除

感觉文章真实而亲切 . 我相信每一段历史都会给生活带来不平凡的意义 , 都会造就一批人 , 就看每个人如何走过这段人生 .

荣亦平 评论于: 2006-08-26 13:21:06

删除

你好,你写的真好。真好。让人觉得是那样的亲切。
祝你幸福!我的信箱 rongyiping2003@yahoo.com.cn, 如果能收到你的信,我将会非常高兴!

白鹤泉 评论于: 2006-08-25 21:25:01

删除

我一堂兄和我说起过当知青坐车逃票的经历,看来他没有吹牛。

(6) 哈尔滨

heik 评论于: 2006-08-31 23:21:03

删除

只有回收往事的时候才意识到再艰苦的生活都是回味无穷的成年老酒,让你品出各种滋味。想起年轻时的冲动,有一种对逝去的岁月的忧思。现在都不敢尝试这种故地重游了。想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不要说见到了。

若缺童子 评论于: 2006-08-30 20:13:07

删除

我是 1953 年离开哈尔滨 , 听说文化大革命中 , 东正教堂被毁 ( 当时俗称喇嘛台 )1994 年我回去哈尔滨一次 , 尚未修复 , 看了照片 , 感到很亲切 , 尽管感到它四周的建筑很蹩脚 , 谢谢作者 , 让我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 !

haiwan 评论于: 2006-08-30 19:53:12

删除

松花江在涨水期才看起来又宽又大。与季节有关。
太喜欢你的文章和故事了。

boredatwork 评论于: 2006-08-25 20:08:11

删除

看您的文章让我想起每年随父母探亲挤火车的情景来 , 看得眼泪都要掉下来 . 真正是一模一样 : 记得当年爸妈把我从窗口送入车厢 , 自己再从门上挤过来 , 年幼的我等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 , 一直担心他们上不来火车怎么办 .

cqln 评论于: 2006-08-25 17:54:36

删除

写得太好了,忠实地等下文!

CHIHUO 评论于: 2006-08-25 10:05:27

删除

老刚同志你的文章使我想起了很多的往事那是 1976 年冬天我和妈妈从北京去大舅家玩他们家就在哈尔滨南岗区住,当我一进门就看见我舅舅家的二女儿躺在床上,她长的很漂亮,她就是插队到兵团的在一次干活中他们挖的山洞塌了把她砸在了里面,大家奋力的抢救把她从里面拽了出来,但是她的下肢从那以后就失去了知觉瘫痪在床上,再也站立不起来了,她是共产党特别要求上进,什么困难都抢在前面,那个时候组织上就派了 2 个兵团女的轮流照顾她,每天看这她用顽强的毅力坚持锻炼这,心里又是难过又是敬仰她觉得她真的是了不起啊,而且每天除了锻炼就看她在不停的写这什么因为那个时候还小也不太明白现在想起来估计她在每天写日记心得体会吧,你们那个年代的人真的是不容易历史造就你们,你们什么苦都吃了,想想在美国有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还有看了你的几张哈尔滨的照片感觉变化很大,没有变化的就是那些老的建筑物,还有那些时髦的人们,我印象中哈尔滨人特别爱美大冬天的就穿一条特别薄的棉裤并请特别瘦瘦的裹在腿上,外面在穿上尼子大叉特别精神,感觉好像哈尔滨最早流行烫头发的,因为我记得北京那个时候没有看到的,但是他们那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爆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还有的印象就是那里的餐馆他们给顾客喝酒用的是罐头瓶子这个印象太深了,在就是你吃饭的时候身边有很多的要饭的等着,那个时期很困难要饭的人很多,还有商店里很多好的点心都是摆这给人看的他们不买,你要想买点好的点心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记得老刚说的那个大撇拉圆形的酸面包了,总之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谢谢您老人家,向老刚同志致意最从高的敬礼!!!用儿时的一首歌回你,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接碴练,俺算一个忠实读者。

家喻 评论于: 2006-08-25 01:36:47

删除

真好看,等着下一集。

(7) 继续向北

秋吟 评论于: 2006-08-31 11:51:29

删除

看到那块斑驳的赵光站牌,恍忽回到当年,曾有一次徒步从赵光走回二团,一个女孩子只身走了四、五十里雪路,相伴的只有道两旁不明深浅的沟、逐渐西落的残阳、远处林子里窜来窜去的野狼。真不敢想像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量。

北安和赵光 评论于: 2006-08-30 22:16:57

删除

我的父亲是在文革之前大学毕业分配到农垦兵团一师师部,所以我就出生在赵光,童年生活在北安,在哈尔滨读的小学和中学。想不到出国之后还能在文学城的网站上还能看到如此熟悉的北国小镇的名字,分外亲切。掐指算来,我也有将近 20 年没有回过北安和赵光。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这些名字,他们只能出现在梦中。恍若隔世,恍若隔世。感谢作者写了如此美妙的文章,让我还能回忆起在那些北国小镇度过的少年时光。

haiwan 评论于: 2006-08-30 20:02:08

删除

从哈尔滨到黑河的国道 , 过去好破 , 现在很好了 .
读了您的文章象自己回了一次家

helen_ottawa 评论于: 2006-08-30 18:16:53

删除

so impressed. I was not ZHIQING, but I was a peking university student from HEILONGJINAG. Traveled many times by the train. Also my elder sister was ZHIQING. So familiar, so nice ....

单桅帆 评论于: 2006-08-28 23:16:15

删除

文笔流畅,内容真情实感,写得太好了

白鹤泉 评论于: 2006-08-27 21:20:33

删除

还没有下文吗?

nice666 评论于: 2006-08-27 13:48:12

删除

翘首以待下文

白鹤泉 评论于: 2006-08-25 21:36:41

删除

写得真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