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焉知三十载,重返北大荒》评论汇编 ---3

(2006-09-28 13:13:58) 下一个

《焉知三十载,重返北大荒》评论汇编 ---3

(11) 我们的田野

马大新 评论于: 2006-09-02 03:00:26

删除

太谢谢作者了 ! 读此文我是十分激动的 . 作为天津知青 , 我曾在六团度过整七年的时光 . 你讲的很多细节都能唤醒我的记忆 . 一开始我就猜测你是十连的 . 读到这篇 , 我确信你是 . 每次都期待着下一篇 !

晚风拂柳 评论于: 2006-09-01 12:12:56

删除

我身边也有一些在兵团呆过八年的亲友 , 朋友 , 读了你的文字 , 对他们生出了许多敬意 . 他们那时就是十五 , 六岁的孩子 , 可他们却远离家乡和父母 , 在那么坚苦的地方 , 用自己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身体 , 承受着那样坚苦沉重的体力劳动 , 一呆就是八年 , 不管他们的付出是否有意义 , 但他们的精神和经历都是值得我敬佩的 .

夏季星空 评论于: 2006-09-01 10:01:56

删除

从来没觉得“我们的田野”这首老歌这么美妙动人。谢谢您的文字,平实却给人以最真挚的感受。

erlongshan 评论于: 2006-08-31 21:59:39

删除

我父母都是知青,家里来往的也是一些知青。以前小时后有年轻一点的知青来我家,总会很神奇的变几颗糖出来,后来一有知青叔叔来我家我就盯着人家的裤兜看。馋糖啊。 :)

erlongshan 评论于: 2006-08-31 21:46:26

删除

我离开这里也有十五年了,出国前每年都回去,如今已有四年没回去了。我老公经常说等以后有了钱就回我家这买块地坐地主去。他喜欢种地。:)
他还不知种地的辛苦,根本就不像你在后院开块地那么简单。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体验了一次搂主那种叫天天不应的感觉。那年入秋雨水多收割机下不了地,全农场总动员下地割黄豆,下午下起了雨夹雪,我是班里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又冷又累,割也割不完的黄豆秧,有时我觉得我都不行了,一抬头发现前边的豆秧倒地十几二十米,是班里的男生帮我割的,那种感动的感觉不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后来因为下雨,所有的自行车都要拖着走,车轮里都是泥,一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在大泥地里还拖着个自行车,不记得走了多久,只记得黑乎乎的,杨树林哗哗的响,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家已经是半夜了。那次劳动可能是我这辈子最累的一次。
都说人老了喜欢回忆,可为什么我现在也很喜欢回忆呢,还很怀念过去。郁闷。
非常感谢楼住,让我们有机会重温一些往事。。。

winunsat 评论于: 2006-08-31 16:08:04

删除

You can check the Longshan Farm in google earth, I figure out the town based on your deions
48.492524 Lat
126.6280607 Lon

梦中的夏天 评论于: 2006-08-31 11:57:43

删除

写的太感人了, 555555555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也能作出什么值得一代人怀念的事情呢?特别是伴着《我们的田野》这么悠扬的旋律。。。

阿檬 评论于: 2006-08-31 10:47:05

删除

写得太好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看过这么真挚,生活化,有思想,有感触却又不悲观埋怨而是引人向上的文章。
算起来,我的父亲和您同龄。我听父母讲过他们那时求学的艰辛,我非常佩服我的上一代,积极进取,为家庭为国家无怨无悔。不管由于什么历史政治原因,青春时光被禁锢被浪费,但是这些人生历练,都是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我读书早, 1992 年初,初二下学期,还不满十二周岁的时候,被爸爸妈妈送去离家三十里地的农村读书,希望我能接受在家里所不能接受的锻炼和教育。那一年半的经历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虽然无法同老刚的八年相比,可是我知道,我性格中的很多因素都是那时候养成,有好的,有不好的。虽然也曾想像如果没有去那里会是怎样,但人生又怎么可能重新再来一次?一晃,我也离开那里十多年,偶尔的梦里,也会出现那时的老师和同学。。。
嗬嗬,跑题 ~ 总之很喜欢你的文章,加油!

安静 评论于: 2006-08-31 10:44:41

删除

虽无惊人词藻 , 读罢余香满口 . 这个系列写得真是好 !

eddietsuihk 评论于: 2006-08-31 10:37:05

删除

太感人了,您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 86 年的,家在香港,但是父母也是当年从北京下乡的,总是听他们说起,就是没见过。这次终於看到图片了。 太感谢了。
我在英国读了 8 年书。最近刚刚回国放假。还有类似的文章吗。请把联结发到 eddietsuihk@yahoo.com 。非常感谢

farmerabc 评论于: 2006-08-31 10:17:30

删除

很多人对上山下乡指手画脚,我只是在想,没有这一代人的牺牲奉献,会不会有今天的北大荒?向这些创造奇迹的知青们敬礼。

xyz 东北人 评论于: 2006-08-31 10:04:24

删除

很感人!!!谢谢分享。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虽然你到北大荒时,我刚出生,但有些事也经历过。在小学和初中时,学校也组织我们干些活:喂猪,载木耳,种蓖麻,筛石子,插秧,收稻子。。。我手上的大疤痕还是小学三年级时收稻子留下的。 1987 年离开那片土地,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回国,到那里看看。

gigide 评论于: 2006-08-31 09:32:11

删除

朋友给我的链接 , 看了一篇就被吸引了 , 写得真好 , 刚才刷新一下 , 没想到还赶上更新了
我父亲也是老三届 , 也带我回过当初他下乡的地方 , 只是当初的我 , 并不能理解 , 谢谢您的文章 , 让我更能体会父亲的用心

(12) 北大荒人

阿尚 评论于: 2006-09-02 12:40:49

删除

我母亲也是北京知青,大概比您大六七岁,早在文革开始前两年就义无反顾奔赴了黑龙江密山,呵呵,全校只去了她一个人儿,在东北辗转迂回了近二十年,我就是在东北生的,也是家里唯一后来回到了北京的成员。看了您的连载,非常想也陪我母亲回一次北大荒。很喜欢您的文章,期待后面的故事。另,我在博士大考前一天发现了您的博客,看了您写人艺的几篇文章,当即就把我珍藏的茶馆光盘拿出来,跟老公一起又津津有味的复习了一遍。呵呵,耽误了不少时间。

CHIHUO 评论于: 2006-09-01 21:34:03

删除

老刚,这组照片很感人啊,尽管北大荒的人穿上了西装,但是仍然感觉从他们的心底里透出的仍然是那么一股子泥土的芳香,我想你现在是真的洋装穿在身,但是我感觉从你心里透出的芳香已经是浇了化肥的芳香,看到照片上的北大荒,感觉仍然是那么荒,怀疑名字是不是起错了,还是那么的原汁原味,变化不大,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照片上的那个程俊整个一个东北汉子,透这东北银的那股子虎劲,那么大岁数了还不减当年啊,那时期的北大荒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erlongshan 评论于: 2006-09-01 21:23:35

删除

106-2-10 is right, their son is my classmate. :)

106-2-10 评论于: 2006-09-01 16:47:21

删除

Thanks so much for the photos. I recognized Sun by first sight. He always helped me sharpen my sickIe in the harvest season. I didn't realize you disguised their names until the end, but indeed was wondering about my own memory - shouldn't it be Liu? . . .
Thanks again for bringing back the vivid memory, after so many years.

夏季星空 评论于: 2006-09-01 10:20:30

删除

期待下一篇 ......

一沈阳人 评论于: 2006-09-01 08:27:26

删除

偶然在文学城看到这个帖子,再也放不下了。一路跟踪寻到搏客,眼含热泪读完没一篇。这么真诚感人的文字已经很少见了。今天读到最新连载竟然是凌晨时间发表的。
向您深深的致敬!
老刚,真希望你们一家也住在新泽西,能有机会结交你这样的朋友。

(13) 连长和指导员

四裤全输 评论于: 2006-09-04 19:39:34

删除

老杜的诗引得好,贴切。

mike_cheng 评论于: 2006-09-03 23:50:21

删除

第一个留言,太好了。
每次看得都是热泪盈眶。

(14) 五大连池

富女 评论于: 2006-09-05 07:50:27

删除

拜读了你所有北大荒的文章,非常感动。虽然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仍被你的文字和图片振憾。谢谢你,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祝福你一家和所有在你文章中再现的人们。

youyouwoxin 评论于: 2006-09-04 16:29:26

删除

老刚,谢谢,非常感谢,
文字好,照片更好。我原来也是十连的,看到这些老人感慨万千。

龙鸟 评论于: 2006-09-04 09:33:17

删除

我的家在讷河,讷莫尔河流过的地方,离五大连池很近,可惜还没有去过。

马大新 评论于: 2006-09-04 04:59:03

删除

在我们连队每天都看着不远的西北方的五座平顶火山 , 非常地真切 . 可是从来没有去过一次 . 只有一次从那路过 , 见到了光秃黑色的冷却的熔岩 , 也没有下车 . 只是听说有来自各地的人在那里休养 , 那里的水最宜治疗胃病或皮肤病 . 最近用 Google.Maps 找到了六团以及相邻的五大连池 .

qiqihar 评论于: 2006-09-04 04:27:47

删除

老刚,你好。谢谢你。
你图文并茂的大作,全部拜读。让我落泪,让我想家,想那个年代。我家就在齐齐哈尔附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