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美国社会分析(1):社会成员仍分三六九等

(2006-08-22 17:24:09) 下一个
美国社会分析(1):社会成员仍分三六九等 美国《纽约时报》15日发表文章,分析美国社会现状,认为仍然划分三六九等,界限虽然日趋模糊,但贫富依然存在,不平等在激增。文章摘要如下: 曾几何时,美国人以为自己搞懂了阶层。上等阶层在欧洲度假,信奉圣公会教义。中产阶层开着福特车,住在圣费尔南多谷,是公司职员。劳工阶层是劳联―产联的 成员,拥护民主党,从未坐游轮到过加勒比海。  如今,美国似乎已没有了阶层之分。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尽情享受足以让祖辈们眼花缭乱的奢侈品。社会多元化抹去了许多旧日的标识。从着装、汽车、党派、宗教以及肤色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阶层的界限模糊了,也有人说消失了。 但阶层仍是美国生活中一支强大的力量。在过去的30年里,它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有增无减。如今,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举足轻重,但学业的成功仍与阶层息息相关;种族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但富人也日益与世隔绝;医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同阶层之间的健康和寿命差异仍然很大,而且似乎还在拉大。  对美国社会流动性(家庭在经济阶梯上的上下移动)的新研究表明,它远远低于经济学家原来以为的水平,也低于大多数人的认识。事实上,许多研究者说,曾经激励美国人奋斗的社会流动性近来已逐渐趋平,甚至可能下降了。社会流动性是美国梦的核心,它给人以希望。据信,它能让贫富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不那么难以忍受。个中的逻辑是这样的:美国社会当然会有贫富之分,但只要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只要有类似于机会均等这样的事,贫富之间的差别就不会构成难以逾越的阶层界限。  传承既得优势 一些看似矛盾的趋势同时存在:阶层的划分变得模糊不清,但有些阶层的界限却更加泾渭分明起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大多数人仍停留在原来的相对位置上不动。 甚至就在流动性未见起色的同时,精英阶层的大门更加敞开。如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或首席执行官,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也越来越多。在《福布斯》杂志去年公布的美国前400名富豪名单中,只有37人的财富来自继承,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为将近200人。 如此看来,一方面,对少数杰出人士来说,登上财富的顶峰变得容易了,而另一方面,对其他许多人来说,从一个经济阶层升入另一个更难了。可以说,与30年前相比,现在的美国人更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属于同一阶层。美国新的英才制度的核心隐藏着一个矛盾。用人唯才取代了过去的世袭特权制度,但归根结底,“才”至少是部分建立在阶层的基础之上的。有钱、受过良好教育又有关系的父母,可以为孩子培养英才制度所赏识的种种习性。而当他们的子女取得成功时,便被认为是靠才干赢得的。 拉塞尔・塞奇基金会是纽约市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它最近发表了有关经济不平等的社会效应的一系列研究。该基金会主席埃里克・万纳说:“过去依靠世袭制度或排他性小团体树立的壁垒基本消失了。”作为替代,他说,出现了“新的传承既得优势的方式”。  某些社会学家和营销顾问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的三大阶层(上等、中产和劳工阶层),已经细化成由职业或生活方式决定的数十个微阶层。还有少数社会学家甚至宣称,社会的复杂性已使阶层这个概念失去意义。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保罗・W・金斯顿说,传统的几大阶层都变得如此多元化,充斥着收入、生活方式及政见各异的人们,以致根本不能称其为阶层。在他看来,美国社会是一架“有许许多多梯级的梯子”。他说:“占据梯级越高的人,其子女就越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阶层。” 许多研究者对此不敢苟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迈克尔・豪特说:“阶层意识和阶层语言正在渐趋模糊,但与此同时,阶层也在重组美国社会。我认为这些关于‘阶层消亡’的讨论是幼稚并且颇有讽刺意味的,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不平等激增的时代。” 美国社会分析(2):贫富状况决定健康与寿命   美国《纽约时报》16日发表文章,分析美国社会现状,认为上等阶层美国人不仅生活质量较高,而且寿命较长。摘要如下:   社会阶层说明一切。以心脏病患者为例,从发病原因到急救过程、从出院后回到家庭到希望重返工作岗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在美国,社会阶层是决定健康与寿命的重要因素 。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死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及癌症的可能性就越低。 上等阶层的美国人比中产阶层美国人寿命更长,也更健康。而中产阶层又比社会底层更健康长寿。专家说,上述种种差距正在日益加大。  医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延长了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但受益最大的是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好工作和广泛社会关系网的富人。这些人几乎始终处于最先了解最新信息的最佳位置,他们可以及时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使用最新医疗方法,并且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  很多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今在低学历人群中要比高学历人群中更为普遍。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中,戒烟人数大幅增加,但是在低学历人群中则不然。高中学历人群中缺乏体育锻炼者所占比例是大学学历人群的两倍以上。收入较低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超重。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自主权和自我控制程度较小的职业更为有害健康。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就业风险高、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的岗位对健康的影响。另外,对健康状况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家庭和朋友能够提供的知识和关注;邻里关系;是否有可供锻炼的安全场所以及是否遭遇社会歧视等。  透过心脏病发作可以发现一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健康的影响。学历较低、收入较低的人群中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更为常见,如吸烟、不合理的饮食、缺乏锻炼、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精神紧张。研究发现,心脏病突发后,这一人群获得急救护理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都较低。研究表明,穷人与富人的健康差距正在拉大。 美国社会分析(3):“阶级出身”影响婚姻状况   美国《纽约时报》19日发表文章,分析美国社会:不平等的婚姻。摘要如下:  丹・克罗托和凯特・伍尔纳有许多共同点。都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都有两个孩子,都喜欢跳舞、骑摩托车,都喜欢鲍勃・迪伦、蹩脚的双关语、自由主义政见以及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但自从开始 约会后,两人也发现了彼此的许多差异。信仰的不同―――他是罗马天主教徒,她是犹太教徒―――倒不成问题。两人都认为,真正的差异更为微妙:克罗托先生出身劳工阶层,而伍尔纳女士来自有钱人家。  即将满50岁的克罗托在新罕布什尔州南部一座古老的工业小镇长大,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他16岁辍学离家,加入了海军,此后换过一长串的工作,但一直未找到真正热爱的事业。他第一次婚姻是与19岁的女友“奉子成婚”;24岁时,他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他一直觉得,镇上的有钱人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54岁的伍尔纳恰恰来自那个世界。她是医生和舞蹈演员的女儿,在纽约州长大,从小生活优裕,享受着富有家庭视为当然的夏令营、度假和大学教育。她说:“从我记事起,我就意识到我拥有的比别人多。这让我感觉不舒服,因为它不公平。”  跨阶层的婚姻或许不像跨种族或跨国籍的婚姻那样,面临着显而易见的挑战。然而,尽管悄无声息,跨阶层联姻的男女同样偏离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了配偶陌生的生活圈子:对方不仅财产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与自己不同,而且往往对礼仪、食物、养育子女、馈赠以及度假方式等有一整套不同的看法。在跨阶层婚姻中,一方通常更有钱,选择的自由更多,也总是在夫妻关系中拥有更大的支配权。  确切说出美国有多少对跨阶层婚姻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以受教育程度作为所属阶层的标志来看的话,这种婚姻的数量似乎在减少。甚至就在越来越多的人跨种族和宗教结婚(配偶往往在其它方面与他们十分般配)的同时,选择与自己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为伴侣的却减少了。研究发现,这类婚姻过去大多是丈夫受教育程度高于妻子,但最近却颠倒了过来,到2000年时,大多数跨阶层婚姻都是妻子受教育程度高于丈夫―――这也是最可能以离婚收场的一种结合。  拥有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的伍尔纳女士说:“考虑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这样的婚姻绝对更为复杂。我们都一直被灌输说,有钱、有地位、有权力的应该是男人。”从一开始,权力的平衡就是两人关系中如此微妙的问题,以至于在伍尔纳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参加了一组有关跨阶层婚姻的讨论课。几个月后,在2001年8月,两人举行了婚礼。  克罗托说:“一想到要参加这样的讨论课我就非常害怕。花钱向人倾诉你的问题当然是上等阶层的奢侈行为,而且,坐在一起谈论感情生活感觉有点别扭。但它还是有用的:听别人讲述和我们一样的问题,诸如谁拥有支配权、如何使用它等等,让人如释重负。我想,即使不上讨论课我们也能最终走到一起,但那样的话中间那段过程会更艰难。”  不过,克罗托说,在与伍尔纳的家人打交道时,他有时感觉又陷入了阶层带来的迷失,无法把握别人的言外之意。他说:“他们对我出奇地好,非常有教养,非常友善,以至于我很难弄清他们所做和所说的一切是不是出自真心,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