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香蕉共和国

(2006-07-19 01:05:09) 下一个

香蕉共和国

看到这个题目,走在时尚最前线的你,马上会如数家珍地报出下列的资料:

“香蕉共和国”: 隶属时装品牌GAP旗下的美国时装连锁王国,年产值二十多亿美元,在全美有400家专卖店,在加拿大有24家,在东京有两家。不久,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连锁店也会面世。

不对!在西洋文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他,马上言之凿凿,提出反驳意见:

“香蕉共和国”:美国幽默作家奥亨利杜撰的一个子乌虚有的世界,暗讽中南美洲那些典型的独裁军人政权统治下的贫困农业国。

不对!作为一个半生不熟的移民顾问,我剽窃了奥亨利的专利,把它移花接木洋为中用,借来描述北美洲移民第二代的尴尬处境。

香蕉,因其黄皮白心的特征,而被用来形容在外国出生或长大的华裔。随着移民潮的高涨,这个群体不断壮大,自成一派。故我戏用“香蕉共和国”称之。

这个“香蕉共和国”的公民们,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既自豪,又自卑。他们有点像加拿大回流的三文鱼,拼命想挣脱本身种族的冲击,跃入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滚滚洪流。在这一痛苦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落得个遍体鳞伤,有的甚至奄奄一息。

早期移民的香蕉后代,基本上完成了自身蜕变的过程,是熟透的香蕉-----黄皮白心。

他们除了孩提时代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几个广东点心名称之外, 对中文已经一窍不通.

后期移民的香蕉后代, 则具有双重人格的特征:在家里和父母能用流利的国语或方言交流,转过身来马上可以用英语与同辈或兄弟姐妹间开讲.他们有先天内置的语言自动转换功能,基本能自如地游走于英语与家庭方言之间.

我留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熟透的还是青涩的香蕉,都无法和茄子或萝卜混在一萝. 他们这层黄皮,成了与其他族裔社会之间的防火墙.诚然,许多香蕉都有其他族裔的同学,同事,朋友或社会关系.但那种关系基本上都只能处于一种相当浅薄的层面,难以成为推心置腹的深交.

而在家里,这些香蕉还不得不硬着头皮与父母辈的祖国文化虚与委蛇: 周末十分无奈地陪父母去喝广东茶或吃完炸酱面后, 上中文学校学写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回来交差. 私底下, 他们为父母那磕磕巴巴的蹩脚英语而感到脸红,同时纳闷为什么他们自己也 往来无白丁”?

换句话说, 不管这些香蕉多么香甜,他们身上所贴着的产地标签还是赫赫在目:

“MADE IN BANANA REPUBLIC”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