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乡村婆婆家

(2008-07-10 17:14:33) 下一个
婆婆家在山东费县芍药山乡鲍家庄, 据说是全国有名的穷地方. 但在我爱人的嘴里那里可是个美丽的地方. 火车晚11点多在北京发车, 早上快10点到达费县. 一下车远远看见婆婆和大姐, 大姐夫抱着润泽(二姐的大女儿)跟在后面, 婆婆二月份来北京时虽然已经见过, 但时隔数月, 况且大姐夫妇第一次见面, 不免都有些拘束, 然而大姐长的和我丈夫一般无二, “爱夫及姐”, 片刻便熟. 当我们走出站台已如一家人一般…. 坐车到大姐家后, 我和婆婆带着润泽回屋休息, 大姐开车送货到芍药山乡她和二姐承包的超市, 大姐夫上班…一个下午闲而无话. 大约快五点, 大姐的女儿馨语下学归来, 为了不打搅她写作业, 婆婆提意我们出去走走, 正好大姐打电话来说她在不远处修车, 我们便朝那个方向走去. 比起北京的繁华热闹, 费县可就萧条安静许多了, 路上人也不多, 走了大约百十米处, 婆婆大概累了, 向路上摆摊买小吃的人借了登子准备坐一坐, 忽见大姐从马路对面向我们招手, 她正在那里修车, 大姐夫也在, 我们过去一边等, 一边闲聊, 时间便匆匆过去. 车修好, 大姐夫把车开回单位, 我, 婆婆和大姐走去一家餐厅, 大姐夫骑车随后便到, 馨语打电话来说她从家直接去餐厅….餐厅不大, 包间已满, 我们便在靠门一张桌旁坐下, 这里和北京不同, 菜单特别简单, 一张单纸, 店员也不热情, 客人需到柜台点菜….大姐夫面善话软, 颇容易亲近, 他一边喝酒一边把选择这个餐厅的原由娓娓到来, 原来这个餐厅老板是威山湖人, 鱼做的不错, 姐夫已来过数次, 印象颇好. 果然只见餐厅一面墙上贴着一副壁画, 一泊湖水, 几株荷花, 想必这就是威山湖吧, 话间菜已上齐, 麻婆豆腐, 炸茄子, 红烧鱼, 脆山药, 材料新鲜味道比起北京的餐馆却逊色一些, 不过我和大姐一家初次见面彼此新鲜也因着我丈夫的缘故话题不断, 几杯金星啤酒下肚这菜吃的也就有味道起来. 婆婆是个敏感操劳之人, 生怕对我照顾不周, 一味招呼我吃菜, 鱼一上来她竟然把半条夹到我碗里, 自己却只看不吃….饭后, 大家都因着酒劲情绪高涨起来, 连只喝了一口酒的润泽也蹦蹦跳跳起来, 这个不到两岁的小娃娃聪明乖巧, 只可惜是领养来的, 和我丈夫家的人长的完全不象….回到家中已经十点, 我被安排住在馨语的屋里, 婆婆带馨语, 润泽睡到大屋, 大姐和大姐夫借宿邻家…这一夜睡的太不安稳, 半夜听见润泽大哭, 第二天方知是她滚来滚去摔到床下去了…. 大姐大约四点起床去提货, 等回来接我们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了, 我和婆婆带着润泽挤进原本只能容纳一人的副驾驶座, 一路颠颠荡荡的驶向芍药山乡, 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 远远看见很多低矮的房屋, 大姐说那就是芍药山了…. 大姐二姐的超市把在一条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门又高又大, 直对马路, 货物堆放两侧, 虽然两边也各有一个超市, 但远远不及这个风光…车刚停稳,二姐已经站到门口了, 我急忙下车, 未及寒喧几句, 一只狗忽的跑来,我吓的尖叫, 二姐连忙介绍小狗乐乐,从不咬人,是城里什么亲戚送来的, "哦, 不咬人就好..." 我的窘迫不再话下.... 二姐和大姐小鲍长得有些偏差, 是个明快的人, 芳芳就更别说了, 开朗活泼, 19岁的花季少女, 白白净净, 不象乡村女儿. 互相招呼之后她们就开始卸车, 我本想帮忙, 无奈她们坚决不让, 只好站在一旁看着, 颇有些无聊. 婆婆这时招呼我进去, 我便跟着她走向店里, 店不大, 大约也就是一百三四十平米的样子, 从吃到喝再到穿应有尽有, 无一不确, 只是这些品牌在北京都没有见过. 超市的后面还有一处小房, 闷热漆黑, 房顶是玉米杆搭建的, 中间还有一个树桩做支撑, 用烟箱摆出的屏封将房子割成两处, 里面的一处摆着一张大床, 后来知道那便是二姐一家四口睡觉的地方, 靠外的一处一角有个水池, 旁边有一道门连着一个小厨房, 厨房通一个院子. 婆婆住在院子西侧的一个小屋, 去看了一下, 除了床便是一屋子的货箱, 一个小黑白电视摆在桌上…婆婆要我到她的屋里休息, 我说不累连忙拿起像机准备出去….才走出几步, 忽听的大床上有些动静, 过去一看, 二姐的小女儿月月正赤跳跳的睡在那里, 此刻已经醒了, 我马上抱了, 月月怕生哭了起来, 没法便跑去向二姐求救, 二姐接过月月亲上两口, 月月便转啼为笑, 可爱极了, 正在玩的润泽看见妈妈抱着妹妹, 便抓着二姐的腿一气攀爬. 二姐应接不暇...正看二姐那里玩的开心, 大姐叫我, 这时婆婆也出来, 我们便按事先计划坐上了车转往鲍家庄二叔家送货顺便看看亲戚... 由乡到村, 路上渐渐荒凉, 别说一处店家, 就是一处矮房也难找, 到处都是山石和田地, 小鲍说的美丽不曾体会到车就已经停在一处平地, 那就是二叔的木材厂, 说是木材厂不过是一个露天空地上堆了几堆的木板, 回想路上这样的木材厂也见到无数了....下了车, 我们忙向人堆走去, 明天二叔的大儿子结婚, 户外支了好几个大灶,帮忙的亲戚来了不少, 在婆婆的引领下, 我"大爷", "大娘", "叔叔"的一通乱叫, 至于他们倒底是我丈夫这边的什么亲戚根本搞不清楚, 也不好多问. 小鲍的爷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头上顶着一个大草帽, 我走上去, 在婆婆的暗示下, 从包里拿出了四百块钱给她... 大姐忙着跟二叔说话, 婆婆过去给二婶帮忙, 我左顾右盼, 无所适从, 好在身上背了像机, 便劈了啪察的拍照, 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好人的注意, 他们有的窃窃思语, 有的向我友好示意, 进而钻入钻出我的镜头....... 大姐和婆婆忙乎了一阵子以后, 便抽空带我去看二姨, 路上碰到了舅舅, 他随行跟我们一同到了二姨家, 二姨72岁, 清瘦矮小身材, 人非常随和. 我们坐在门口, 他们聊起家常, 我一边听一边拍照录相, 二姨说她身体不好, 经常咳嗽, 前不久吃了大姐送来的药有所好转...这时, 婆婆又一个暗示, 我便从包里掏出400块钱来, 200给了二姨, 200给了舅舅, 他们也不推脱, 都如数收下. 来山东前我已有准备, 到农村走访亲戚就得各处排发钱财, 给婆婆壮面子。不过二姨, 舅舅确是些老实本份的农民,这些人或是以前帮过我婆婆, 或是至今贫苦, 想想给些钱也是应该的, 再加上聊上几句颇为投机的话下来, 生人变成熟人, 熟人变成亲人, 钱的事早忘的干干净净, 再想起来只觉得给的少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dianer 回复 悄悄话 看的我累死了,也没看懂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威山湖,写错了,是微山湖,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还请分一下段落,这样读者不累。
写的很细致,仿佛眼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