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

作为四十岁的女人,作为过来人,作为妻子,我想说说过于女人的事情关于女人的心理关于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让女人更
正文

killara找到的關於梧桐的好言妝語

(2007-04-25 18:40:16) 下一个

梧桐,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时常见到。我从幼年时,就知道梧桐,也喜欢梧桐。

我去南京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上的梧桐,那梧桐使道路成阴,那道路真正是林荫道。特别在盛夏,给人清凉的感觉。但那却是法国梧桐,是在清末从国外引进的。这种梧桐在北方的大连也很多。这种梧桐的中国名,是悬铃木,因为它结的果实象铃铛,悬在树上,而那果实有三个铃铛的,两个铃铛的。故分别叫做“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等。它的植物学名是:Platanus orientalis.

我要说的则是中国梧桐,就是常见于中国文学书上的梧桐。这种梧桐高大,挺拔。大的梧桐有20多米高,多生长在中国的南方。中国的梧桐,也叫青桐。它的植物学名是:Firmiana simplex , 或 Firmiana platanifolia。

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比如在我国的诗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奉奉(奉有草字头)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奉奉(奉有草字头,音beng)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右鸟旁)雏,子知之乎?夫宛(右鸟旁)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在这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宛(右鸟旁)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可见梧桐的高贵。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所以现在的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因此在以前的殷实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不但因为梧桐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在古代相传梧桐为制琴的良材,用梧桐木制出的琴音色极美。
在后汉书的蔡邕传里记载,蔡邕深通音律,一日闻有人燃桐木为炊,听其声知为制琴良材,乃取其残木制为琴,琴制成后,果有美音。而在琴的尾部,仍有焦痕。传说为“梧桐尾”,就是这个典故。

在全唐诗中有无名氏的“听琴”诗,其中有“六律铿锵间宫徵,伶伦写入梧桐尾。”其中的“梧桐尾”,就是梧桐制的良琴了。

在聂夷中的“题贾氏林泉”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淡澹听,声在无声中。”

在古诗词中,说到梧桐大都描述秋意和悲伤。这大概是由于梧桐叶落,就到了秋天的缘故。在《广群芳谱,木谱六,桐》里说,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大概由于梧桐“一叶知秋”的缘故,在古典文学中,常常用梧桐来形容悲愁。比如在元杂剧中就有“梧桐雨”,是元代白扑写的杂剧。其中的故事,是写唐明皇在安史之乱中,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在杨贵妃死后,唐明皇听到雨打梧桐的凄凉心境。

在宋词中,以梧桐描写心境的不少,大都与秋和雨联系在一起。如:晏殊的一首“踏莎行”的后半阕:“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但最为出色的还是大家熟悉的两首。其一,是南唐李煜的“相见欢”。上半阕:“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里用清秋里孤独的梧桐,写尽了他自己的寂寞和离愁。再有一首,就是大家熟悉的,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后的句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我写完这关于梧桐的闲话的时候,我抬头看到我窗外的梧桐,但这却不是是我所说的中国梧桐,而是南京上海都有的法国梧桐。在这残冬未尽的日子里,还是只有高高的枯枝,而在枝头的悬铃球,在一串串地迎风摇曳。也是有些诗意的,但却和中国梧桐的意境不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