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生大喜事─不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008-04-27 08:25:57) 下一个

 人生最有戲劇性的,是有知心朋友。盡管生命短暫,幾十年人生如沙灘上的腳印,
波浪一起,便無蹤跡。盡管青春短暫,由少年到白頭,
就在回首的瞬間。然而,童
年、少年時代的結下
的朋友,純真時結下的朋友,更是令人難忘,時間愈久,越加
珍貴。

 此次在上海,最激動難忘的,是初中同班四十年後的聚會。四十年的人生,正是
一生的重要階段,成家立業,求學工作,同一個歷史舞台下的人生道路是萬紫千紅,
五花八門。苦過,哭過,笑過,拼過,不管成龍成蟲,不管富了窮了,聚在一起時,
真有時光倒轉,昨日再現。似乎每天中午11:50分第四節下課的鈴聲一響,飢腸雷
的男生早已把腳伸出門外,又要向食堂百米衝刺;似乎
649月的開學第一天還在眼
前,好奇、探究的眼神又在四處晃動,又想結識朋友,又想說聲﹁你好﹂。

可是畢竟是歲月無情,青春不再。325日的晚上,當我來到龍華寺對面的﹁紹興
家﹂,邁進二樓的﹁三味書屋﹂時,在場的十一位同學我就是無法正確說出一男
一女
兩位同學的名字,好不尷尬。而四十年的人生故事豈能在幾小時內講清;酒杯頻
舉,
祝詞連連,話題不斷。人生的名利,人間的功利,在此一刻都是不重要了,七嘴
八舌,
個個爭先的老兒郎們都在穿過歷史的空間,拂去歷史的塵埃,去尋找當年的真
情的境
界,人心經歷磨練了,才會柔軟,
去撿起歲月的花瓣。

 我想不到,剛撥掉點滴,從事嚴肅工作,最後一個抵達﹁現場﹂的同學會幽默接著
幽默,使席間笑聲一直不斷;而下鄉支農時,因為半夜起來掏屋檐下的雀窩,被農民
在背後揮竹竿猛追的淘氣小男孩,會當廠長三十二年,指揮組織條條有理,就是中心
開光,必須﹁農村包圍城市﹂、﹁地方支持中央﹂的留長波浪男生也是一方豪傑,精
於奇技的藝術家了。雖然說我們這代人出生在﹁抗美援朝﹂的戰爭年代,長身體時﹁
自然災害﹂,上大學時遇到﹁四害﹂,我們有太多的坎坷,太多的曲折,下鄉下崗,
農村泥濘的田埂有我們一步三滑的腳印,工廠的機輪旁有我們的汗水。

不必
說已當上教授、院長、市局領導、公司總裁的佼佼者,當爺做奶奶撫育
起第三代的同學們也是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地寫好人間最易寫,卻也最
難寫的
﹁人﹂字,為自己的人生責任,為托起明日的太陽盡心盡力。回顧四周,
沒有
一個人被雙規的,沒有一個入獄的,在時代的轉折中,在風浪的磨煉中,
這些同齡人
是經得起考驗的。是啊,如果沒有十年文革,我們這一代人會有更
多的人才,更多的
精英,國家面貌會不同,但封建制度幾千年的中國,要發展成
現代化的強國,豈會一
帆風順,豈能是平坦的康莊大道,我們這代人付了代價,
幾代人付出的代價就是希望
後來的人不付重大代價,少付慘痛的代價。文革後補
課的時候,在美國補學大學課程
的時候,才知道失去的時間多麼珍貴,重新學習
多麼不易。瘋狂的代價,發熱的代價
,留下了多少苦澀的滋味,留下了多少遺恨、
嘆息,只有同齡人才會體會,只有同齡
人才能理解。

 有時在一起同窗時,並不感到有多少不同,日出日落,鈴響鈴息,可是當我在插隊
時最苦的年頭,往日的同窗,在鄰縣插隊的同班弟兄們卻在收工的餘暉中,夜晚的落
寞中,一個個出現,念書時講過的笑話、怪話、屁話都一句句再現,無法揮去,於是
在一個清晨,騎車十幾個小時,風塵僕僕地去看舊日的同班學友,雖然見面時的歡喜
被更多的愁悵所代替,雖然滿腹的心事疑問沒有減輕多少,但知道並不是獨自一人在
走無盡的黑夜,離別的身後,還有牽掛、送別的眼神,心裡還是有著溫暖,有著感動.
時至二十二年後在北美的森林裡,當我又一個人采樣,跑野外時,那當年童音未絕的
笑聲,那在淮北平原的呼喚又隱隱地傳來,領我在這樹林裡驅車前行,又在北美黝黑
的夜空中,畫出當年的身影。

四十年的人生確實塑造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一條皺紋
後也確實有著不同的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價值概念,生活觀念也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然而,只要你還有一絲當年的
真情和童年、少年的朋友去重溫
當年的夢,追尋當年的人生足跡。或許還會爭論,還
會賭氣,可是更多的是理解,是
寬容,是灑脫,而在夕陽滿天的時刻,在人生的新課
題前,同窗的情誼又彌補了時間
留下的鴻溝,歷史產生的遺憾。我多麼羨慕我的同桌,
去年雖然飽受喪夫之痛,但
今年四月的生日卻有同學出面主持,以大家的歡笑,支持
她努力前行。而去年喪父的
我,卻在四月生日的時刻又迎來了第二個孤獨的生日,女
兒妻子在生日時給在加州開
會的我道個祝福,便又是自己給自己點菜,品著人生的五味。

然而,當我知道初中的
同窗在清明時也去拜訪了在同一陵園內我父母的墓地時,我的
心裡也有著一種感動,
一種安慰,似乎和淮北插隊時向同窗告別的感覺相似,因為無
論我走到海角天涯,眼
前還有當年的情誼,無論今後白髮蒼蒼,在我的身邊還有著溫
暖的,牽掛的目光送我
前行。

 三月二十五日上午,我一人來到复旦大學探舊,大門口的毛澤東像依舊,复旦的
南京路依舊,登輝堂依舊,但在生物系立人生物樓裡我卻對著許多不熟悉的名字發
呆,正在愁眉不展之際,卻從﹁退休員工之家﹂裡傳出一片熟悉的笑聲,走進去一
看教過我三羧酸循環的生化老師、教過生物物理熱力學定理的生物物理老師以及微
生物老師和其他老師們居然都在。一位老師說,﹁你的臉好熟呀,你是哪一屆的﹖
﹂未等我答話,旁邊的幾位老師便替我解答了,而一聲﹁小姚﹂的稱呼又把我拖回
尖臉瘦身的﹁小姚﹂時代,心裡頓時飄然。

人生拼搏時,雖然苦惱,雖然累人,
雖然孤獨,但只要你盡心盡力了,即使回到初
中、大學、研究所等不同的人生繹站,
這歷史的沉淀還是有回味的地方,而當年的
苦處還是有著特定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人生只屬於我們一次,童年、少年、青年也只有一次,我們無法離開童年、少年、
青年時的同窗、老師、長輩,因為正是他們的愛托起了我們,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
中不再孤單,不再痛苦,不再傍偟,不再迷茫。讓我們帶著愛心前行,真愛永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