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不能遗忘的中国军队1976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个
约翰保罗·李明: 不能遗忘的中国军队1976 1976年,在中国的唐山,曾经发生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这场地震幅度:里式7.6级。波及周边数个省份。死伤达到5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约25万。这使我从来都不可能忘记。 作为一名幸存者。我的生命是中国军队给予的。我曾经跟大多数人一样,被活埋在倒塌的建筑物里,我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绝望。但是,当我看到几只手,拔开的裂缝中露出的一丝光明时,我感到了生的渴望。我被从废墟里拉了出来,当时,我受伤不是很严重。只是被吓坏了。当我警醒以后,我发现,我被2名解放军士兵,搀扶着,向平坦地面走时候,我才留意到,他们的手上,早已是鲜血淋漓。我问他们我怎么被“挖”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回答。 我在休息处,一位同乡告诉我:我们是被解放军用手,从废墟里面挖出来的。因为,他们接到救援命令以后,有些部队并没有全部配备及时的“救援器材”,仅带着一把“战备镐”即类似小型铁锹的铲子。在多次进行挖掘以后,那把铲子早已破烂不堪。因此,士兵们就用手,去挖掘。 我记得那个时候,在废墟上面,不满了士兵,军官。没有人站在那里喊口号,都在拼命的挖掘着。不顾一切的。手,脚。等凡是能够使用的都用上。但是当时地震并未完全结束。于阵不断出现。我亲眼看到约1个排士兵,在抢救一座即将坍塌的小楼时候,被于阵阵塌的楼体,轰然倒下,几十名官兵。被活埋在下面。当场就有2名士兵,1名军官阵亡。 在那座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的城市里,24万军队,在拼死救援10万活埋在地下的人们。他们并没有什么,豪迈的话语。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有抢救。抢救,在抢救。 在机场,我看到两侧临时摆放着上百副担架。上面躺着很多还在痛苦中呻吟的伤员。其中,至少20副上面是士兵。每一架MI4,6直升机起飞时候,为了避免扬尘,伤害我们这些伤员,士兵们,女兵们自动围起人墙。 但是,进入21世纪,从来自国内很多朋友嘴里,我听到各种针对当时军队在唐山地震的谣言。什么“哄抢”,“掠夺”。等等。这些来自内地的人们,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可能还有其他地方,不住的讲述着这些谣言。但是,从他们年龄分析,他们当中仅有很少几个曾经经历过那次地震。在年龄适合者中,当时在场者,几乎为零。 我十分费解。十分不理解。中国人你怎么了?难道来到了美国了,你的良知,就立刻当然无存了?。 我在这里也经历了美国的那次洪水。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美国军队,是绝对不可能用手指去拔开废墟,抢救你的生命的。更何况你在这里仅仅是2等国民!。 那次灾难中,美国军队出现哄抢商铺的局面。还有,对于黑人,有色人中,白人,他们优先救援白人,而且你必须还得是“本土美国公民”。你如果有幸可以乘坐当时美国海岸警卫队救援艇的话,那么你需要付给士兵们至少200美金。如果你没有,就得下去,据说等待“免费红十字机构”的救援队。 这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而美国公民当时也是时分愤慨。呼吁议会惩戒那些美国军队。最终,仅以2名上尉军官的离职而告结束。但是,当我把这些告诉来自内地的中国人同乡们,他们笑我是“有毛病”。他们声称:美国军队是最人道,绝对不不可能这样。而中国军队当时救援唐山,仅仅是摆个样子。MY GOD!这难道就是我们现在的同胞吗? 但是,人家证据充足。什么台湾版本“唐山大地震始没”。什么日本版本“大地震中的中国”。等等几乎都是歪曲性报道。但是那几年,中国国内正在盛行“走下神坛的.mao”。在这个理念趋势下,大家都在修改那个时代的一切。 作为一支国家的军队,他的武器先进与否,作战素质高下。固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很大因素。但是,他能不能自觉维护国家公民生命财产,为了这个甚至可以付出生命。这才是一支国家军队应该具有的绝对的战争素质。66,76,98,2001。这些数字那一个都是累计了中国军队的光辉。 中国军队自1958-2006年历届重大灾害中,阵亡将士总计超过30万。但是,很多中国政府并没有对外公开。这是国家的一个策略。在98赈灾中,中国不惜调动了2个一线主力集团军参战。在2001年新疆内蒙的震中,中国出动的依旧是最先进的21集团军。 58年华北大洪水。中国出动的则是当时最强大的38军,41军。伤亡总数接近8万。66年邢台大地震中国调动了2支当时刚刚成立的陆军航空兵。以及4个集团军。伤亡总数约5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死于于阵。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中国调集了驻扎华北的3个集团军约24万人。伤亡总数高达10万。 但是,内地人士很多早已但忘了这些。记住的仅仅是中国军队一些弱点问题。他们在网络上,现实中,讥讽,嘲笑军人。这也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我的一些美国朋友如好友约翰·巴克尔斯:你们中国人很奇怪,为何不愿意看到军人的优点?。曾经是美国海军上尉的洛佩斯·斯特拉奇:我真是感到伤心,你们对待你们的军队那种眼光。要知道,你们的军队在我们的眼中是一支非常棒的军队。很棒! mk800编译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