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宋晓军:中国海军要不要控制马六甲海峡?

(2007-09-24 14:11:38) 下一个
中国海军要不要控制马六甲海峡?

2007年09月19日 宋晓军


这个题目,是即将出版的第2007年11期《舰船知识》杂志上“PK台”栏目的题目。

正方在文章中的大致观点是:中国的安全必须立足于自己,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面对马六甲海峡地区复杂的海上安全形势,中国应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而要保护海运航线安全,其方法可较简明地分为清除威胁、遏制威胁、防范威胁、规避威胁四大类

反方在文章的大致观点是:对马六甲海峡不能轻言控制。其一,中国与东盟是朋友、兄弟,没有根本的国家利益冲突。其二,中国保障海运安全的着眼点是全球海洋,而不是个别水道。其三,中国保障海运安全的基点是全面合作,而非单边行动,更不是军事干涉

这里要说明的是,双方文章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生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国的军事演习。从演习的战略意图上看,以及自科索沃战争美国民主党政府创造的“弱化主权、国际干预”的模式上看,美、日及西方在一旦台海发生冲突时,会不会采取不直接介入而是采取临检、封锁中东——印度洋——南中国海中国的海上贸易和战略物资的通道呢?如果这样我们有什么样的对策呢?大家可以参与讨论。关于“中国海军要不要控制马六甲海峡?”杂志的四面文章中,PK双方至少提供了一些素材和观点。

下面是我在五国演习前一天给新华社《环球》杂志写的一篇文章,大家也可以作参考。

鬼魅的五国军事演习

  9月4日,在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孟加拉湾海面上,来自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国海军的30多艘舰船将展开和平时期在印度洋地区上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演习的美国、日本媒体都在或明或暗地指出,这次演习有防范中国的意图。然而,参加演习的五国高官,却几乎异口同声地声称这次演习丝毫没有防范中国的意图。而这也许恰恰是这次演习的鬼魅之处。

  这次演习的地点是位于印度东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的维沙卡帕特南港口与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之间的水域。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位于孟加拉湾东侧,在战略上与印度次大陆主体形成环抱孟加拉湾之势,这个由204个岛屿组成的群岛不仅为印度本土提供了1000多公里的防御纵深,而且其紧邻马六甲海峡西北出口的地理位置,也为印度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战略筹码。

  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由北部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组成,岛上最大的港口——布莱尔港位于南安达曼岛东海岸的罗斯岛地区,从1973年开始,印度开始在此修建海军基地。1987年印度从日本引进了一座3万吨级的浮动船坞,并建成了深水港,可驻泊8000吨级的舰船。港口有南北两个共舰船出入的航道,同时港区附近还有一个中型机场。应该说,布莱尔港现在建成了设备齐全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和后勤保障设施的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综合性军事基地。

  在这次演习中,美国创纪录地派出了13艘舰船参加演习,其中包括“尼米兹”号航母、“小鹰”号航母、“芝加哥”号核动力潜艇、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6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而指挥这次演习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克劳德中将,除了要访问印度第四大城市钦奈外,将于6日抵达布莱尔港,并一直在那里停留到8日演习结束。

  布莱尔港距印度本土的加尔各达1255公里,东南距苏门达腊岛550公里,而东北距缅甸和东南距马六甲海峡出口也就只有500公里左右。对于印度而言,布莱尔港---这个向西控制孟加拉湾向东可卡住马六甲海峡的海军基地,可以说在东印度上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而如今,率领个航母打击群重兵的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就在这个支撑点上指挥着他的舰队,这难道是印度对美国原谅了它1998年5月在拉贾斯坦邦博格仑沙漠点燃核火“罪孽”的一次回报吗?当然,在马六甲海峡另外一个出口——新加坡的樟宜基地,早已是第七舰队航母的栖息之地了。

  如果按照“9 11”后美国要控制伊斯兰向东南亚延伸的“星月地带”的地缘战略解释,美国海军航母在马六甲海峡两端寻求停泊点,显然是要进一步控制同为穆斯林国家的马来西亚和印尼,但是从1789年就占领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并将此作为政治犯流放地的英国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正如英国广播公司在这次鬼魅的演习开始前评论的那样:“冷战也许不会回来,但是随着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与安全关系日益紧张,一阵冷风似乎正在伴随着亚洲重新进行战略结盟的调整吹拂着整个亚洲”。而美国的《新闻周刊》一篇题为《亚洲危险的分裂》的评论中更直接地指出:这次马拉巴尔演习的地点经过精心选择显然是要向中国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也就是美国和其盟友们能够瓦解北京的“珍珠链条”战略,而中国方面显然也已收到这一信息。

  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次五国演习也许有另外的意图解释。比如,随着美国国内对从伊拉克撤军呼声的增高,伊朗核问题让美国欲打不成欲谈不成的尴尬,以及阿富汗塔利班的卷土重来,在大部分盟国从伊拉克的撤出,美国必须要寻找一条从海上通往阿拉伯海、波斯湾的走廊。这样美国本土——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印度,自然就成了一条理想的军事运输和战略物资运输的航线。同时,印度作为濒临阿拉伯海的国家,在阿拉伯海沿岸毕竟拥有科钦、加尔瓦尔、果阿、孟买等海军基地和港口,特别是在加尔瓦尔新建的被称为“海鸟”的海军基地,是南亚最大的海军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进入波斯湾既可以防止伊朗的地地导弹的打击,也可以防止万一海湾国家惧怕伊朗象伊拉克战争期间土尔其一样变脸。但是为什么在美国中东政策受挫之时,作为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坚定的支持者澳大利亚和日本与美国一起选择了印度作为防务合作伙伴时,媒体却偏偏都认为这是针对亚洲的中国呢?

  当然,印度由于与巴基斯坦接壤并积怨甚深,同时印度同样需要来自中东的油气资源,不愿意得罪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穆斯林世界,也可能是一个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演习日本只派出了两艘驱逐舰,而澳大利亚派也派出了一艘护卫舰与一艘油轮。但是这个西方7国集团中的“大佬”却非常认真地注意在演习前的协调工作。

  先是在7月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纳尔逊提出了五国防务合作的政策框架。8月,澳大利亚海军司令阿尔德将军访问了印度,双方共同就演习与防务合作的具体细节和机制进行了讨论。几天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抵达新德里,并提出假如印度同意启动“亚洲自由之弧提供民主的防波堤以对抗潜在的非民主国家”的话,日本愿意提供印度充足的经济与商业资助。正当安倍准备动身离开新德里时,日本防务省大臣小池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基廷又相继抵达新德里,双方敲定了防务合作以及马拉巴尔演习的最终细节。对此英国广播公司认为:“这一系列频繁的高层互访以及演习的规模和复杂性都让声称四国正在迅速构建防务联盟的说法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证据。”

  同时,英国广播公司还注意到了演习时机的选择。认为“尽管四国坚称中国无需担忧,因为类似的演习以前也有过,但是这次演习的确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因为其所处的时期,四国国防报告都不约而同把中国视做潜在的威胁,与此同时伴随着四国联盟初步形成显示出种种结盟性质的活动,对此中国无论如何是无法视而不见的。”

  英国人的推断是基于什么呢?是基于未来美、日、印、澳四国这四个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要重起炉灶吗?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当中谁又能放弃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呢?而失去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和商机一定是要有更大的收益,这个收益又是什么呢?是不是象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上文章题目——“针对中国发出的炮舰信息”指出的那样吗?也许要解释这些疑问,一次鬼魅的演习并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过头来再看这次临近马六甲海峡西北出口的大规模海军演习的鬼魅之处,也许才会越来越清晰。(原载9月6日出版的新华社《环球》杂志)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