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隐形战机面临着诸多克星 并非无懈可击 zt

(2008-01-10 12:17:10) 下一个
隐形战机面临着诸多克星 并非无懈可击

2008年01月10日 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拥有隐形战机是很多国家的迫切需求,目前俄罗斯、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均在研制自己的隐形战机。与此同时,美军却在考虑为隐形战机配备先进的高速导弹,在对方防空系统还没来得及发射导弹前,将其“眼睛”——防空雷达迅速炸毁,以消除后患。

  《科技日报》报道,隐形战机是通过降低自己的声音、红外线特征和雷达显示面积,从而达到降低自己被对方发现概率的目的。然而,隐形战机性能是相对的。理论与实践均证明,隐形战机并非无懈可击,而是面临着许多“克星”。

永远的“克星”:雷达


  隐形战机主要采用各种雷达隐形技术,雷达可以说是它永远的“克星”。

  一是双基地雷达或多基地雷达。一般的雷达是单基地的,即发射机和接收机安装在一起,且通常共用一个天线。而双基地或多基地雷达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安装在相距很远的两个或多个站址上。它能有效地捕捉雷达反射波,借助高速计算机标绘出隐形战机飞过时留下的航迹,并预测之后的航向。

   二是长波雷达。当雷达波束的波长接近于飞机构件时,如尾翼、机翼或机身时,这些构件就像天线一样开始吸收并反射电磁波。特别是当雷达波长是构件尺寸的两倍时,无线电波被吸收和反射的效率非常高。

  三是米波雷达。隐形战机的外形设计和吸波涂层厚度与重量的限制难以达到吸收米波的要求,因而使用米波雷达可以探测隐形目标。目前,在米波雷达方面,发展较快的是超视距雷达。

  四是毫米波雷达。频率在30千兆赫、94千兆赫、140千兆赫的毫米波在目前隐形技术所能对抗的波段之外,同时毫米波雷达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力强等特点,因而具有反隐形能力。它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五是新型反隐形雷达。如无源雷达,又称被动雷达,它不发射电磁信号,而是通过接收隐形目标的电磁辐射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此外,还有多频信号雷达,即能产生多种不同频率信号的雷达。

新“克星”:民用无线系统


  目前,西门子公司经过研究发现,将来一个国家的移动电话设施可以作为一种对付隐形战机的有效雷达系统。该技术是使移动电话站变为“发射机”,用于照射空中目标。计算几个基站发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接收机就能提供其位置。

  该系统的多方向性表明,它能够克服“看”隐形战机、隐形导弹的困难。移动电话设施变成“雷达网络”具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因为要消灭这种“雷达”意味着必须使整个移动电话系统失效,那将是特别困难的事。这就意味着,任何具有移动电话设施的国家都能够利用它,并使它成为一种强大的“反隐形雷达”。

  除此之外,电视信号的干扰也可能轻而易举地导致隐形战机不再隐形。

真正“克星”:综合多种手段


  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是识别隐形战机真面目的必要手段,也是其真正的“克星”。

  一是综合运用各种反隐身技术。综合运用电子、红外探测器,并汇集多个探测器,也能获取最佳的反隐身效果。例如,首先用超视距雷达发现远距离的隐身目标,然后派出预警飞机至该区域定位并跟踪目标,当目标进入以后,用各种不同频段的地面雷达组成雷达网从不同视角进行探测,则隐形战机就可被发现。

  二是改变常规雷达设计。隐形战机通常总有一定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如果提高常规雷达的设计指标,也能探测到隐形战机。如采用频率捷变、扩频技术、低旁瓣或旁瓣对消、窄波束、多波束、极化变换等技术,可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因而提高了雷达的探测性能。采用大时宽脉冲压缩技术、功率合成技术、增大雷达发射功率等措施,可以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也具有一定的反隐形能力。

   三是空中反隐形平台。由于隐形战机的顶部隐形能力弱,因此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平台上或卫星上进行俯视探测,可提高低空突防的雷达面积较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预警机和具有下视能力的飞行器是重要的空中反隐形平台,它装有下视雷达,可以增加探测范围。因此,对隐形目标威胁很大。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