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兩岸經貿與投資絕對是雙贏

(2006-08-22 16:28:00) 下一个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兩岸經貿與投資絕對是雙贏 2005-12-12 03:04:18 轉寄 列印 中新網12月12日電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在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時表示,台灣當局對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只是讓韓國等競爭者把市場占去;許多不明智的政治決策與限制政策,只是“損人不利己”。他同時也指出,兩岸經濟互補性非常強。 據報道,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在專訪中,對兩岸的半導體競爭諏嵉卣f,大陸追得愈來愈緊,對台灣優勢漸失。 張汝京指出,台灣目前對半導體到大陸設廠的制程限制,採取慢慢開放的方式,但其實遠遠落後市場現況與需求。一種技術,如果只有台灣獨有,限制有其效果;但如果不是獨有,限制全球第一名的台灣企業不能來,結果是第二、三名跑來,超越台灣變成第一名,台灣反而因此受損。大家都看得出來,這種限制非常不恰當。 張汝京說,2000年中芯剛成立時,大陸半導體八成多都仰賴進口,五年下來,不少廠商成立,也擴廠、量產了,但自給率仍只有5%。這表示大陸市場成長太快、太大。對于填補這個空間台灣業者最有優勢。遺憾的是,因不明智的政治決策,導致眼睜睜地看著大好商機流失,市場讓韓國廠商占去。 張汝京表示,兩岸的經濟與產業可以說的是“互補性非常強”。大陸的優勢是市場非常大,是台灣的2到3倍,未來的潛力更大;此外,人才充足。大陸每年理工科系畢業大學生達40萬人,可以讓企業有充分的人力資源。大陸也擁有非常好的終端應用的下游廠商。 而台灣的優勢,主要在設計的經驗非常多。由于發展較大陸早20年,培養出非常多人才。台灣的市場行銷能力也非常強,大陸本地的市場行銷能力雖然也非常好,但主要是以國內市場為主,談到海外市場與行銷,台灣還是好。此外,台灣在資金取得方面亦擁有優勢,台股非常靈活,台灣的融資管道多;還有台灣的經營管理經驗非常好。 因此,張汝京認為如果哂锰?车慕涷灐⒅贫取⒐芾怼⒃O計能力、財務能力,加上大陸的成本競爭優勢、市場能力,那幾乎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只要不再用意識形態與政治幹擾經濟作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兩岸經貿與投資絕對是雙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