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输正常(蘇貞昌):大落大起臨深履薄

(2006-08-22 16:28:04) 下一个
蘇貞昌大落大起臨深履薄 2006-01-17 12:24:52 轉寄 列印 本報記者黃雅詩 謝長廷確定去職,蘇貞昌成為新閣揆最熱門人選。蘇貞昌從三合一敗選去職迄今沉潛了一個半月,對於以接任閣揆復出舞台,臉上難掩一分「掙得公道」的欣慰,但更有九分「如履薄冰」的戒慎。 以「電火球」稱號響亮政壇的蘇貞昌,最為外界熟悉的是他「衝衝衝」的性格。他從政以來每遇難關,總是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 縣市長選舉前兩天,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喊出不過半就請辭,讓泛藍聲勢急速衝高,隔天一早蘇貞昌趕返台北,幾位核心幕僚走進蘇的辦公室,直言「必須下猛藥」。蘇僅閉門思考了三分鐘,旋即走出來宣布「就這麼辦」。 不到一小時後,蘇貞昌與北縣長候選人羅文嘉聯合舉行記者會,蘇喊出不到十席或北縣不贏就辭職。當時民進黨內部民調已清楚顯示,蘇如此喊出形同「辭定了」,但蘇毅然決定「為主席所當為」。 蘇勇於任事的性格,過去也常讓他背負「衝過頭」的包袱。蘇貞昌離開黨主席辦公室時打包兩副字畫,一是蘇媽媽告誡他的箴言「好酒沉甕底」、「無求品自高」,似乎正在提醒他,不要忘了「寧靜致遠」的人生哲理。 為此蘇貞昌的親信,也常扮起「踩煞車」角色。月前蘇貞昌因敗選下台,頓失發光發熱舞台,幕僚也以前環保署長郝龍斌為例,鼓勵蘇藉由沉潛「養望」,或許再出發反而能累積更大能量。 其實蘇對沉潛並不陌生,屏東縣長落選時,他就曾經歷政治生涯低潮,在台北縣長一役中東山再起。他赴北縣助選時多次公開、私下流出真情淚說,「沒有北縣,就沒有蘇貞昌,是北縣給了他再起的機會。」即使他高升總統府秘書長、黨主席,仍常以老縣長身分細論北縣的一草一木。 如今蘇貞昌第二度獲得再起的契機,蘇近日露臉的安然神態,顯示他比過去又多了幾分對人生得失的體悟。此時迎戰組閣的艱鉅新任務,他應已更能在「衝刺」與「藏鋒」之間,拿捏得恰如其分。 【2006/01/18聯合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