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谷的回音

我的风格, 就是这东西南北无处不在的风, 有时会吹得你晕头转向, 有时会吹得你神清气爽, 但你永远不用怀疑风的真实, 与不羁。
正文

中国特色

(2006-08-26 17:21:30) 下一个
 周末见到了两个朋友的朋友, 学了一个新名词, 叫做"中国特色"。

朋友的朋友们一年有几个月在北美闲着, 照看做小留学生的孩子, 几个月在中国, 赚足够在大洋两岸都能开销的钱。 开销的标准, 我是不太清楚, 只知道, 他们去逛商店, 想买的是Burberry这样的品牌, 不懂这个等级是什么吗? 打个比方吧, 近几年, 有好几个品牌抢滩上海, 动辄就是全亚洲最大的旗舰店, 你要是在这些店里待上个把钟头或一天, 常常能看到一掷千金的明星们在那里一掷千金, Burberry就属于这样的品牌之一, 懂了吧。 如果这一点还不够说明他们的开销标准(毕竟这年头宁可饿肚皮也要充面子的人不少), 那么我们谈点硬的标准--产业, 问他们家住哪里, 他们不好意思地犹豫了一会儿, 原来是"家"太多, 都反应不过来哪处可以开始说, 这些"家", 可都是在当今中国最贵的城市, 最繁华的地段, 最高尚的社区。

能见到这样代表中国盛世的老百姓, 我们真是激动万分, 争相打听他们对中国市场的见解。 经常看到网上说这里贪,那里黑, 这里假, 那里毒的, 如今见到这两位普通人有着如此美好的生活, 如此超凡的钱景, 觉得以前可真是被负面的文章误导了。 人人都想过更好的日子, 所以抱着求经的心态, 我们虚心请教正常百姓的生财之道。

这话是一说就明白, 原来一位是新时代的"倒"爷, 现在应该叫做进出口贸易商, 捣得可不是Walmart里面的那些零碎儿, 而是国际股市上最热的金属材料。 另一位是国家公务员级别, 掌管的是炙手可热的招标。 两位都没有什么头衔, 可是有的是权 -- 职权。 旗帜鲜明地下定义 "有权, 就有一切!"。 具体事迹不再重复, 我们早就听得"当时已惘然", 呆滞半晌, 贪字, 贿字, 还未等出口, 人家手一挥,别用那些的词嘛, "这是中国特色!"。

不错, 这就是中国特色。 有权就有一切, 当人民公务员就有一切!

阶级二字喊了那么多年, 终于人们醒悟, 要将阶级的概念贯彻到底才有钱途。 小权, 大权, 特权, 与你的生活忧息相关。

有人告诉过我, 没有必要对这样的中国特色大惊小怪,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说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就是这样的, 更早些时候的日本也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国家社会该如何发展我是没有知识发言的, 美国日本当年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也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 做人的道理, 有"前车之鉴, 后车之师", 前面的人走路时踩了一脚狗屎, 后面的人也必须去踩一脚才能前进吗? 另外, 更粗浅一点, 作为个人, 你不能因为自己要发财, 就从别人的口袋里去偷, 去抢, 去骗, 而如果你周围很多人都这样, 并且带着许可证, 你能说这样的社会是正常的吗?

也许, 也许, 也许历史会证明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正如同从千年以前传下来的焚书, 坑儒, 就在几十年前还以不同的面貌重新演绎了一遍, 场面更为壮观, 声势更为宏大, 民众基础更为广阔, 我们有着惊人的本领, 重演不正常的历史, 冠以正常的名义。 想到这一点, 我也就释然, 中国特色嘛, 在几千年的循环中, 有什么东西不是? 踩着狗屎轮转? 嫌臭? 买件Burberry包住, 就闻不到了。
(后记:这是真实的事情, 再加上另外一些早就了解的事儿, 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只针对那些只想着捞油水的人民公仆, 您若是好样儿的, 千万别往上靠。 我们对事不对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