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付出都有收获:)

时间在文字里流连,人在生命里穿梭,你在那一端起飞,我在这里驻盼,呵!生命的泉水,幸福的岸
正文

个人观点看64

(2007-06-02 12:23:00) 下一个
6,4学潮,行动本身是为了民主,但却被能掌控局面的某些有政治目的某些"亲美"的中国人利用,达到"私自的"野心,以图不轨,动摇共产党当政(如果利用学生的热情表达着对国家民主的愿望的学潮成功的话),可是,结局没有成功,而是付出无辜"学生血"的代价,学生的生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站在那个立场呢??站在"图谋者"的立场吗?站在"政府"的立场吗?我们只能站在"图谋者"和"政府"两个立场之外,为什么?

因为在"和平"的时期,当政者代表"正义",相对"图谋者"而言
在"战争"的时期,反抗者代表"正义",相对"侵略"者"而言
那怕是以"杀"人的方式,维护着"正义",正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当双方矛盾激化的时候,"杀"人的方式是最后的方式.
面对这种"杀"人的方式,谴责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在未发生之前竭力避免,脱协与谈判都行不通了,武力是最后的"解决"之法
这就是人的"无奈"所以,在肉心人的自身来看,避免人命的"失丧"是不可能的一种内心"同情",而由此同情产发的谴责,是对人的生命活着的"极致"维权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