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不幸生于富贵家

(2006-10-02 22:21:56) 下一个

上周和一位国内的朋友通电话时,她说她有一个亲戚的小孩,才十一、二岁,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一天,小孩子对父亲的驾驶员说,你对我好一些,今后我当了董事长,我要给你好处。小孩子有很多钱,还偷偷找驾驶员借钱。朋友说,看来教小孩子做好一个人比教他会背唐诗,会做算数,会说英语更重要。她在思考教育小孩的实质问题了。

有钱好不好,当然好。有一种理论说,富有家庭的小孩,容易培养起一种建设性的习惯,可能少一些破坏性的思维;他注重成功,会少一些消极情绪。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不乏证实这种说法的例子。特别在一些文化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财富用于教育和文化修养培养上很多,看看他们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之多之完善,就知道了。从总体上看,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确实有教养一些。

但是,在中国,很多突然富起来的大人,在心智上和教养上还没有成熟,没有作好有钱的准备。物质上富了,精神上还是穷。很多暴富家庭的父母,给小孩做了坏榜样。富有家庭的小孩,每天看到的是别人对父母和他本人的尊重,客气,加之大人不检点,随便训斥下级、驾驶员、保姆,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小孩子就把这一套学过来了。

可是,等他大一点进入学校,走上社会,这一套不灵了,他缺乏自律,游戏规则对他缺乏约束力。他可能不善交流,少有微笑,人际关系不好。他虽然有钱,功课不好,老师照样给他不及格,他不尊重别人,同学照样不和他玩。面对这些,他无计可施,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现在,教育小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在大陆。以高楼大厦为业绩考核干部,素质多差 , 腐败多重,都没关系,只要高速路长,大楼高耸,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好干部,提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海一家医院把一个早孕妇女诊断为不孕症,两夫妇检查,治疗,一个星期花去三万元。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一个社会,金钱至上,有了钱,感官享受第一。对小孩子影响力而言,这些社会上每天发生的事情力量太大,家长、老师和正直的社会力量讲的道理难以抗衡。

穷人忙生计,富人忙交际,都没有时间和小孩交流。我们把小孩子交给贵族学校,交给电脑、电视、游戏软件,交给说着家乡话的保姆(仅从交流角度讲,没有岐视之意),总有一天,一切都太晚,我们得为我们的疏忽行为埋单。

记得以前在处事格言的小册子上看到过这样的话:子弟生大富大贵之家,是大不幸 ; 惟富贵则性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有了钱,加之性傲,胆子又大,天大的祸都闯 得下来。他们不知人生的无常,世道的艰难。过去说,富不过三代,看看大陆这些富人的小孩,富得过两代都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瑞冬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得好,文章也洗练。眼下的富家子弟,不少人就知道靠爹妈享受生活,毫无进取之心。这个世界叫人享受,叫人赶快享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