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杯酒释兵权:志愿军选帅

(2009-02-14 15:58:18) 下一个
杯酒释兵权:志愿军选帅

 一、究竟谁是朝鲜战争的侵略者?
  这个问题过去不是问题: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伪军。现在也不是问题:金日成元帅同志领导的英勇的朝鲜人民军。
  1950年6月25日凌晨,三八线两边干将起来,于是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创造了反侵略战争中仅仅用82小时就攻陷对方首都的空前奇迹;韩国荣膺了世界战争史“最不自量力奖”:以自己9.8万未经训练的部队、27辆装甲车(37毫米炮)、89门火炮(过时的105M3榴弹炮36门,有效射程6500米)和32架小型运输机,去侵略13.5万部队、150辆T34坦克(85毫米滑膛炮)、600门火炮(射程12000-13000米的大口径火炮占半数以上)、196架各型飞机的朝鲜人民军,那傻样足够拍电影了;
  
  二、中国为什么迟迟不出兵?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份,金日成很羡慕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打算弄个完整的国王干干。因此从1949年起就开始作了“解放战争”的兵员、装备等的部署。苏军为朝鲜训练了一个完整的步兵师、两个步兵团、一个警备旅、一部分军官、一个摩托化特种团、将近一个坦克师,还训练了当时在远东最庞大的空军;同时金日成向毛爷爷要去了两个完整的朝鲜师和一个“拼装”的朝鲜师。或者是装备精良、训练充分,或者是久经沙场、所向无敌,进攻时的主力就是这六万多人。尽管麦克阿瑟第二天就出动空军、随即相继出动乌山支队、第24师……等等,仍然被打得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但是在釜山防御圈双方打成了僵持的胶着状态,我认为仁川登陆只是加速了朝鲜的溃败而已。大规模进攻的朝鲜一方,此时后备兵员和弹药粮食已经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失败已经无可避免。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出兵?
  1、四野若1950年7月份伪装入朝,毫无疑问会大获全胜,此时朝鲜人民军由三八线打到釜山,伤亡疲惫已成强弩之末。若换上四野一两个师把剩余的美韩军队包围,不等你进攻美军就会主动撤上军舰。即使美军顽抗一下,也必须在防御圈继续投入兵力和装备,无法再搞什么蜂腰部登陆。(当时为了抽调第五陆战团参加登陆,第八集团军和陆战一师一直闹到东京,史密斯甚至威胁“不给我陆战五团,我就不去仁川!”)
  元山、仁川两处港口,四野有足够兵力严加把守,美国政府更不会认同麦克阿瑟的冒险计划,为了半个朝鲜半岛(不属于当时美国防御圈范围)去冒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况且美国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员时期,士兵毫无斗志,飞机军舰装甲车火炮等严重不足,连防御朝鲜都捉襟见肘,遑论世界大战?
  2、若1950年8月份入朝作战,仍可秘密接替釜山前线疲劳之师,换下其严密布防朝鲜东西海岸登陆要地。
  3、再次,迟至9月份入朝,仍可以逸待劳,依托即设阵地,等待美军登陆,利用汉城屏障,以“训练有素”的朝鲜人民军身份吃掉只有轻装备的陆战一师。
  4、最次,推延到10月上旬出兵,美军仁川登陆不过万余人,完全可以在朝鲜半岛中部,阻击与机动相结合予以逐次歼灭,同时接应收容前方溃兵,而美军绝不敢越过三八线。
  5、拖到1950年10月下旬,美军仁川登陆40天之后,前锋已到中国边境,略有军事常识的任何人都认为此时中国将不可能再出兵,因为这时军事上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出兵将是不得已的冒险——事实上也是如此,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连准备战场都没有,几乎是背水一战。
  其实,在金日成元帅领导英勇的人民军部队渡过洛东江时,金大少的前方部队缺粮少弹、后力也不继了,唯一可以致敌于死命的战役预备队10师(8100人)又因为“按照苏联的成功经验”非到“最后关头”只能袖手旁观,在一座破山头白白守了四天,除了害得美军指挥官们胆战心惊之外没有起任何作用。这个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后来丢下精良装备跑散了。为什么中国不出兵?
  老约不让出。“苏联装备,中国打法”(当然,除了敌人承认中国打法之外,俺们国际友人是不承认的)怕谁?美国人咋了?还不是被楸在釜山动不得?要你中国农民多事?抢功是怎么着?
  小金也不让。你中国人懂什么?抗日战争还是俺教你的呢!俺在东北天天给林帅上课!这三个师都是俺当年亲自领导导出来的,除了这三个师你们中国还有什么能打的部队?——万一、万一你们过来瞎说,说我那时只会躲到后方、躲到苏联,叫俺以后怎么当领导?你们中国……要什么没什么,还谁谁见了俺都喊小金,别来咧!
  
  三、中国为什么偏偏要出兵?
  仁川登陆后,夏洛夫上将还命令金日成元帅不要害怕,“可以立即组建二线兵团”。不错,还有几个师的装备存在仓库里,那就组建吧,金元帅自己都会组建,任命师长、政治副师长,再聘请苏联顾问……美国飞机一来,组建的新部队没有了,只好厚着脸皮找老约,老约抽完一锅烟,说我写个条,你找老毛吧。
  毛爷爷傻吗?好象不傻,而且气量也不大,“依我脾气,爷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咯!”国际主义?什么意思?就象后来援助坦桑尼亚、赞比亚、扎伊尔和伊拉克一样,你没有铀、没有石油我和你“国际主义”?“世界革命?”但是毛爷爷有软肋:金小子一动手,第七舰队就进了台湾海峡,这是再明白不过的挑衅,再把朝鲜一占,4500公里边防线要多少人守?要花多少钱?卧榻之侧睡一头狼?累也把人累死!也正因为此,老约才要俺们贵国“国际主义”,不组织中苏朝联合部队、不出动空军、不无偿提供装备,反正你是“唇亡齿寒”“保家为国”嘛。“不行就在北京建立流氓政府嘛”——这句算我翻译的。毛爷爷知道啊,没有空军掩护,没有防空部队,没有强大的火力,没有回旋战场,甚至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这个仗怎么打?可是,不打行吗?
  
  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中国雄兵百万良将千员,闹到非要“天下兵马都招讨副元帅”“征西大元帅”彭德怀去朝鲜,是党史军史上一大笑话!假如不是笑话,那就是……计划,谋划,策划。
  
  第一人选是粟裕大将。
  1950年7月13日,中央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粟裕大将,湖南会同人,其军事才干人所共知,某家仅指出一点:淮海战役前为便于他指挥,中央调陈毅到能力极强的刘伯承、邓小平身边去“协助工作”,拟任命粟裕为三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力辞,最后让陈毅“遥领”,自己以“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身份“当家”,1950年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率领第二、第三野战军主力正在准备解放台湾。但从入夏起一直在青岛治疗皮肤病,并托公安部长罗瑞卿给毛爷爷带上一封信,谈到病情很重。毛爷爷回信:“瑞卿同志带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粟裕拒绝去朝鲜,据他后来谈到,一是生病,二来怕四野指挥不灵,“林彪的部下,别人带不等(动)。”三来,……“那个学(说)我们不怕美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子推出来的,朝鲜有这样的农民?有,我就不在乎美军!我莫得(组织后勤的)办法呀……”粟裕因病不能到职,肖劲光任刚组建的海军司令员,工作上离不开,肖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也无法分身。7月23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改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军委任命的方面大员不到十天就解职,如此重大的变动实属罕见。高岗此人颇有才干,后来搞得刘少奇指着他鼻子说:“与其你篡党,不如我篡党!”可见刘主席被他搞得多恼火!但其从未单独指挥过任何战役,遑论区域战争?“与其他指挥,不如我指挥!”——他也就是过渡一下,搞搞后勤而已。
  
  最佳(绝非第二个考虑到的)人选是林帅
  即使林帅叛党叛国,十恶不赦……今天看来还是没有比林帅更合适的人选。
  一、首批入朝部队均是四野老班底,101的威望无人可及,下级也熟悉他的指挥方式;
  二、林帅出关,先受排斥后被毛爷爷任命为“东北王”,两年时间就被夸奖为“林彪现在壮得很哟”,打辽沈、打平津,从东三省打到海南岛,势如破竹;
  三、熟悉东北,后勤保障不难呼风有风唤雨有雨。
  “玉帐牙旗驻上游,安危须共君主忧。”都以为毛爷爷一如既往登坛拜将,“探花元帅”“不须下战马,王师复北征”,谁也不会相信出兵在即,林帅竟然称病抗旨拒不奉诏,毛爷爷居然也有喊不动林帅的时候!从而急召以“有勇”著称的彭大将军挂帅。不论是“党指挥枪”还是“君要臣死,”也不说毛爷爷从井冈山开始的对林帅的知遇之感、提拔之恩,即使从东方军人的传统武德上看,可以对战役战略提出意见,(例如粟裕在淮海战役前反对先过江、林帅在辽沈战役前“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刘邓陈粟在淮海战役前决定先打黄百韬)但临危不受命的军人还不曾有过!毛爷爷心胸不够宽广人所共知,但事后不但没有惩戒林帅,反而先委以国防部长重任后选拔为接班人,其故安在?而横刀立马的的彭大将军,数年后星殒庐山,究竟有何奥秘?

五、林帅不去的原因……
  1、怯阵畏缩不前?
  “9•13”后大家都说林帅惧怕强敌不敢迎战,简直荒谬!林帅打仗几十年,什么时候打的不是强敌?害怕强敌,会有我们共军?林帅不是陈毅那般徒有虚名之辈。二十四岁任红四军军长,二十五岁任红一军团总指挥,与红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成为毛爷爷反围剿的左膀右臂。第四次反围剿,林帅干脆利索地消灭了陈诚“常胜军”十一师,几乎就是粉碎了第四次“围剿”。长征路上斩关夺隘,泸定桥、大渡河、腊子口……抗战的“平型关”、辽沈平津所向披靡,解放战争打的就是美式装备,林帅怕过谁来?
  林帅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充满自信,与毛爷爷看法不一致时甚至敢发电报“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鸡蛋教训起母鸡来,简直忘了究竟谁是学生!即使真以为打不赢朝鲜这一仗,那么林帅相信别人会输得更惨,力不如人非战之罪也。如果林帅真怯阵,反而应该主动请缨,否则一旦落败,人家(比如以气量狭小著称、一直对他耿耿于怀的聂荣臻)说一句:“林彪要去就好了”,林帅将何以自解?毛爷爷最擅长识人驭人,对临阵脱逃的林帅岂会一再委以重任呢?
  后人说到林帅“畏敌如虎”,还因为有辽沈战役那重公案,因为林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打锦州,反对“关门打狗”,其中聂荣臻说得最多——说句大不恭敬的话,以聂荣臻林彪老师的资格,他若真的比林帅本事大,何必一直在林彪手下当副职?
  1998年恢复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后,曾有参联会的洋哥们来交流过,一位上校先生摊开辽沈态势图傻乎乎地问:国军和共军,究竟谁要消灭谁呀?范汉杰的人马在坚城里,廖耀湘兵团占领彰武断了林帅后路,蒋介石亲自督促侯镜如猛攻塔山……林帅当然要“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老老前辈说,林彪平时不说话、不发狠,那次是急眼了,除了“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还对罗荣桓发火:“我只有一桌菜,来了三桌客,这个客怎么请!”还对各纵队(军)司令员说:“谁打不好,不要来见我!”到塔山守备部队报告伤亡时竟然昏头到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当然,毛爷爷的军事天才我们只能高山仰止,林帅的战役指挥能力以及那句“什么追击命令!那里有枪声就往那里打”的豪情也不是我现在所能领悟的。
  这样的军人会怯战?
  
  2、因病辞帅印?
  宽厚一点的说法是林帅身体不好难当重任。这种说法尚无史料佐证,大多出于想当然。徐京跃《日出日落三八线》曰“在10月2日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透露: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谈了一次话,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会怎么样,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可是林彪表示说他每天晚上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他有这‘三怕’还怎么率兵打仗呢!他要求去苏联治病,我同意了。”
  在总参研究援朝战史未见到这一段记录,但是据军职以上前辈说确有这段话,只是不如徐作家说得生动:“我找林彪谈过,林彪身体不好……”语气很含糊。但是没有提到“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会怎么样,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云云,这两位老人家谈话,正如你我不必谈“为什么要进行火力准备,不进行火力准备会怎么样,进行火力准备有什么作用”一样——他们用得着谈这个?
  实际情况如何?当时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四野刚打完海南岛,林帅征衣未卸,怎么就“身体不好”突然不能“率兵打仗”了?林帅身体不好源自1937年平型关战役后阎锡山部哨兵的误伤,到1950年已十多年了,并没有影响林帅金戈铁马,荡平东北,横扫京津,直下海南。林帅的病也没有恶化迹象,因为就在此时,林帅由中南军区司令员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时林帅出席了自7月初直到10月初各次有关朝鲜局势的军委会议。林帅称病就应像粟裕一样住院嘛。林帅有“和平”病。戎马一生一旦无仗可打,顿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寻找战场的感觉,坐上汽车“动一动”,而林帅就在后座安然入眠——这种情况在我们中间不算罕见吧?只是没有林帅那么严重。林帅身体是“战争”型的,他绝不会因身体不好拒绝挂帅出征。再说,毛爷爷既然要他出征,又是天天见面的人,岂会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林帅敢犯“欺君之罪”?
  
  3、林帅已作好一切准备……
  打仗的勾当毛爷爷会忘记林帅?林帅本人自然也会想到。1950年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7月7日和7月10日又开了两次会,林帅均以副主席身份与会。会议决定由林帅以军委名义调动四野13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入朝。林帅立即下令将13兵团38军、39军(驻河南)、40军(驻广东)兼程调往东北,同时以15兵团司令员邓华换下“有些弱”的黄永胜。邓华提出需要加强干部,林帅毫不犹豫,未通知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即抽调刚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的洪学智担任13兵团副司令员,命出差到北京的洪学智当天往东北赴任。林帅在积极备战准备出国大干一番,东北边防军也一直向林帅请示报告。例如1950年8月31日,第13兵团邓华、洪学智、解方就向林帅报告说:朝鲜战局已日益走向相持阶段,朝鲜人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的机会已经过去。种种迹象显示林帅并非不挂帅赴朝重任而是相反,为什么后来突然不要帅印?
  
  六、举重若轻
  尽管林帅已经作好准备,大家也都认为挂帅非林莫属,然而毛爷爷就是不下命令。如果说林帅不去,也该早点确定其它大将,搞出个高岗岂不滑稽?谜底直到10月4日才揭晓。毛爷爷将帅印留给了彭大将军!
  开国皇帝登基后的心腹之患就是那些手执兵符,雄踞一方的开国功臣。并非那些重臣生来就有反骨,环境使然也,宋太祖就深明此理。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宋太祖请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喝XO,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那厮说:“俺靠你们出力到了这个地位,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太艰难了,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每夜都不敢安枕啊!”
  石守信等大惊,忙问老大为什么呀?
  老赵曰“这还不明白,俺这张椅子谁不想坐?”
  石守信等连忙叩头:“老大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敢有异心?”
  “NO!NO!你们虽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都想富贵,一旦把黄袍披到你身上,就算你不想当皇帝也身不由己了。”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同时上表声称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权,老赵欣然同意,这就叫“杯酒释兵权”。以毛爷爷的才学岂能不知?而手下的猛将中最炸刺的就是彭林两虎。
  彭老总依仗自己当年“老毛,我这三万人都给你”的底气,一贯与毛爷爷称兄道弟,别人都称“主席”,而此人到了北京还当面“老毛”长“老毛”短,硬是恼火得很。毛爷爷说和彭的关系是“合作与不合作,三七开;融洽三成,搞不来七成。”而这个“七成”不合作的“魏延”(庐山会议后的封号)其时正以西北军区司令员一职盘踞西北,手下有“一野”几十万虎狼之师,雄心勃勃地要干出点名堂来。历来西北地区都桀骜不驯。远的不说,蒋介石就拿割据西北的阎锡山和马氏兄弟没辙,听凭他们自立为王,更别提天高皇帝远的新疆了。毛爷爷焉敢放任彭坐大西北?(后来彭在庐山对毛爷爷大喊“你在延安操了我四十天的娘,现在我操你二十天娘不行?”时,毛爷爷肯定暗下庆幸没让彭西北王)
  
  林帅更不等闲,“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的电文可能是党内“犯上”的孤本,还有实力最强的“四野”,加以出神入化的用兵之道,毛会不会想起韩信?后来有段时间,毛爷爷自己说“给林帅发了转业费”。
  入朝作战是解决林彭兵权的天赐良机。此前林已调任军委副主席离开了四野子弟兵;假派林帅入朝调集四野精锐齐集东北,(林对洪学智的调动方式明显表露了“林家军”人治手法,不通过军委发命令而是私人直接命令,犯了大忌。如果说以前毛爷爷尚有一丝让林带兵出征的念头,此时是决然要割断林与四野的关系了)直到部队完成部署,毛爷爷才在10月2日发出林有病不能带兵的讲话。林帅听了只能苦笑,以他“韩信”的头脑不会听不出弦外之音,就坡下驴提出“因病”去苏联休养,交出兵权,演了新版“杯酒释兵权”。毛爷爷对此心中有数,日后绝未因林帅“称病”而怪他,反因林帅深体朕意配合默契恩宠日隆。
  搞定林帅后急电召彭进京,也不说为什么,害得彭大将军带了一大堆西北建设蓝图,直到10月4日下午到京,直接参加政治局会议,才知是出兵朝鲜的事。次日毛爷爷单独召彭命他即去东北援朝,并说已经政治局常委同意。军令如山,毫无考虑余地!西北那一摊只好交由毛爷爷处置,彭于10月8日赴东北上任。统兵数十万但却是四野林家军!——讨论帅选时,无人提及当时全面负责东北边防军的高岗,更进一步说明高岗只是障眼法!至此两头猛虎爪牙尽失,虽然其一看似威风八面,但尖牙厉爪不是自己的原装货,杀伤力对外尚可,对主人来讲不过是“纸老虎”而已!日后毛爷爷底气十足地在庐山责问朱彭两老总:“我就不信解放军能听你的造反?”其根源在于1950年10月“抗美释兵权”!毛爷爷“善将将”信不诬矣!
  由于彭大将军在朝鲜耍别人的大刀,“什么?林彪的部队我带不动?吊!没有王法还有军法!”——也就是说说而已,笨手笨脚颇闹出一些不协调的架式,包括尽人皆知的“万岁军”,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指挥疑问》里的后话了。
  
  七、几家得意几家愁?
  朝鲜战争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方向。鬼子得意:从此从废墟中站了起来,成为美国在亚洲的警犬;中正得意:开始在第七舰队的屁股后面苟延残喘,至今……韩国得意:大量的经援、军援;老毛子得意:为美国树立了一个世纪强敌,分散了美国的敌意,也为自己找到一个暂时伙计;
  朝鲜老百姓倒霉:亲人、家园、现在还在困难中;志愿军倒霉:在朝鲜战死、饿死、冻死和残废、受伤的将士,包括第180师……彭德怀倒霉:毛爷爷倒霉: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都算吧。“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庐山的眼泪开始浸出一代中国人的悲伤,至于延安整风毛爷爷X了彭德怀几十天妈,庐山会议彭德怀X了老毛多少天妈,无所谓的小事啦。中国倒霉、中国人民倒霉:
  ——台湾、钓鱼岛……;
  ——迟走入世界至少十年;
  ——三年经济困难的起因;
  ——鬼子现在的嚣张;
  ——中国和美国“好也好不到那里,坏也坏不到那里”的起因;
  
  如果说:抗美援朝打出了军威、国威,使得人家不敢动我们云云,请,请放火烧死我吧,“地球仍然是圆的!”鬼子现在不在乎我们,印度曾经不在乎我们,老毛子更不在乎我们,连小小的越南……在朝鲜战争以前,谁不怕我们?13.5万装备精良的部队打9.7万勉强称得上是军人的部队,这支部队又多次把美军打得哭爹叫娘,厉害吗?那么,150万装备低劣的农民敢和460万精兵强将较劲、并且不到三年打掉对方800万,自己变成了500万,这样的军队是不是更可怕?一开始见了中国人就逃的部队,最后敢以不到一个营的装甲部队直入我们几个师的包围圈……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啊。当波兰骑兵倒在德国装甲车前、当土耳其旅的刺刀被志愿军的子弹打穿、当志愿军战士冻死、饿死时仍然保持着冲击的姿势时,他们不值得别人敬畏吗?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还要用身躯堵枪眼的军队”,谁会真正怕你呢?
  
  历史,又回来了?核武器、劳动号或大梧洞导弹……一天六两米,造哪个玩意?会放吗?造出来后未必不会对准中国;你造,人家也造:鬼子、韩国、台湾,谁不会造?有原料的前提下,初中物理老师都可以当总设计师,“K上帝”谁都认识;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周围的核仓库多了些。
  历史,翻过这一页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