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一下,才知道深浅 (007)

(2009-10-31 13:05:54) 下一个

尽管没有去成中东,可能够接到他们的聘书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确实也让我空欢喜了一阵子。如果把他们给的待遇算一算,在当时的条件下,生活应当是很不错的。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边老婆怀孕不可不顾,那边自然也就不能去了。既然来到了加拿大,就要安于加拿大了。

一天,老婆从学校回来带回一个让我上学的机会。当地的一个社区学院办了一个针对于新移民的课目,也就是说,学校承认我们在国内的学历的基础上,给我们一快速的培训,修满学分,再实习半年,递交一份实习报告,便可以拿到一个本科毕业证书。当老婆从学校带回这个消息时,我们认为很不错,我也就决定去上了。就这样的一个科目去面试的人也不少,好在我的专业比较对口,英语还算流畅,我只说了几个专业词汇,面试我的系主任就说,“可以啦,你被录取啦。”其实,我那时的英语水平也就能达到挣钱不足花钱有余的地步。上学是要花钱的!不仅花钱,还要花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也是说,要花双倍的钱。当时,有朋友对我讲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不明白,还和他争辩。可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我。当然,他是从基本的一个仪表工一直干到一家公司的副总裁,现在身价已经超过千万加币。可我不会有他那白人的英文水平和背景,也不可能毕业于他所说的世界大学(University of World)。因为他是站在雇主的角度跟我讲道理,我也就多少了解一点就业的形势。他说,如果雇主不喜欢我这张脸,雇主就可以让我走人。其实,他说的何尝不是真的呢?可作为新移民的我明知道上学花钱也得上啊!尽管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将来如何,但也没有想过要一辈子在库房打工啊!

在上那个快速培训班前两个月里,又学习了政府赞助的加式英语发音,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人际交流等三门科程。当然,对我们这些曾经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高手来说课程本身都是小菜一碟,所以有时间就帮一帮落后的同学,因为同学们的水平也都参差不齐。可这一帮不当紧,帮出了麻烦来。被帮的同学一天到晚缠着不放,严重地影响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因为,在这里除非老师硬性地把学生分到一个组里,不然的话,就是连同民族的人之间也是很少有人互相帮忙的。如果你跟不上学习,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有钱的话可以雇私人教师,没钱的话就得问同学老师了,实在太差的也就辍学。可对我这个从大陆来的新移民来说,哪知道这些事情的原尾,希里糊涂地就做了一个免费的私人教师而不知情。

可毕竟还要吃饭穿衣住房。于是又找了一个在意大利餐馆洗碗的每天四小时多点的临时工。去上班的第一天,有一位服务员待我很热情跟我介绍如何干活。接着问我:“你结婚了?”,“是的。”我答道。“第几个老婆?”我赶忙解释,我们中国人只允许有一个老婆。唉!要知道,那可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竟然问了那样的问题。后来,和她们渐渐地混得熟了,大家话题唠得也就更多了。

虽说工资不高,由于餐馆管顿饭还有小费,所以,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还可以维持生计。即使倒贴,也不用太多。后来,进入短期培训班学习本科时又有贷款,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忧虑。再加上我一直把《黑狼的嗥叫》里的那句台词当作座右铭,八个月的课堂学习也就很快地过去了。这中间,二女儿出生,我们家也从三口人变成了四口。二女儿名字还随了一个服务员的名,搞得我到现在都发音不准她的名字。说起名字,还想多说几句。我自己本来是很敝帚自珍的,对我的中文名字我一直很喜欢很骄傲,也没有太多的人与我重名。在课堂上,老师多次跟我说,要我有一个加拿大名字。我反驳他说,即使我取个英文名可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人的肤色和血液呀。我一直坚持到第一个学期结束。直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我才决定我要有一个英文名啦。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也都把简历递给了学校的人才市场管理中心,这样,如果用人单位要人的话,我们就可能有面试,面试通过,学习一结束,我们就可能有工作。有一天,学校给我老婆打电话,由于不会发我的中文拼音名字,就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给了我老婆。后来,我也没有回电话给他,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的面试。可我意思到我不得不给我的中文名前面加一个英文名了。

上学期间除了二女儿的出生,另一件大事要数九一一了。全世界的格局都受到了这个大事的影响,当然我也不例外。

九一一如何影响了我?加一个英文名真的给我带来运气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