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力和重心’ 以及失衡

(2006-07-29 19:09:59) 下一个

 重力和重心以及失衡

---蒋国兵博士的失重有感

 

BY QUANTUM619 于7-29-2006

 

在醉清风的博客里最新转贴出了一篇评论,有一段是关于蒋国兵博士轻生的感想。同许多人一样,我为蒋国兵博士的纵身一跃而嘻嘘不已。在最后几秒的飞坠之时,蒋国兵博士在想些什么,有没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还是没有了感觉,还是那样的沉重?。爱好哲学的他,如何的这般飘来落下,太匆匆?

 

而这人世间有没有可以让他的心飞翔的更远的幽谷山林,有没有让他的心升腾的更高的引力?

 

死而死已,生不可复。但我希望蒋博士象砸向牛顿头上的苹果,这几秒中下沉的时光,让后世的智者总结出人在茫茫宇宙中的种种引力关系,种种无可奈何,或于后来人有更多的关于生命的启笛。

 

这个话题最近是很热,很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文章。但这篇署名砧板的文章的题目是:博士跳楼的实质★3。我首先诧异于醉姑娘贴此文的目的,欣赏?认同?批判?思考?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我是很厌恶的,于是我也说说。而实质的说法总让我感到讨厌,仿佛在定义一件事情一样。我想这砧板不会和德布罗意一样年轻而牛气吧,几百个字论文就有深远内涵的成为经典实质。而这些言论我年轻时在课堂上好象读得太多。

 

这篇短文这样开的头:博士跳楼不过再一次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 。请注意是:一些简单的道理。然后又这样结尾:人可以没有学历文凭,不能没有对自己的信心,更不能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这里又提到: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看来有很雄迈的心情和气魄,大有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太白遗风,不知道此君是不是进化论 适者生存 的理念者?偏执的说一下,邪奸恶盗匪凶之徒,纵然有所谓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我看未必就比如蒋国兵博士轻生的人好些。

 

不提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以及姜尚的渭水垂钓的时光磨砺,我想说的是我认同的基本的对人自身的人文关怀。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的际遇是很不一样,天赋之外,环境在每一分钟锤打着前方的砧砧铁路。

 

公元前278年,屈原因感--无望[★1],于汨罗江投河自尽。当时也有很多楚国人无法理解:他会不会也被这作者划进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之列?但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恋,也是对世俗的藐视。也许也是心中有这些多的不平衡,从而有太重的心。

 

由是我也想到了张纯如女士的离去,还有王国维,还有老舍,川端康成,凡高,海明威,高尔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名字也无从考证。

 

他们当中许多人并不是到了走头无路的地步,而是迷茫失落于世间的冷漠。

 

我更愿意想,普通人的自杀和名人的自杀一样,是一种综合症,他们追寻的是一种解脱,同纸醉金迷 一样的一种寻找轻松 的过程。也许有一千种理由活下来,但只需要一个否决的理由,人就失去了平衡,重心不稳,于是需要着陆,软着陆,硬着陆,这往往已经是后话了。

 

康德说:自杀是一种心理学范畴的问题。而谈到心理学,不是所有人都那样的幸运,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不管你承认于否:很大程度上,性格决定命运影响着我。而,性格是什么,真是可悟而不可言?

 

我很想说的是:人没有这么简单,就象这个宇宙一样,有着无数的黑与白,光与暗,以及漂移,以及黑洞,以及大爆炸。。。,人的大脑则是宇宙复杂的浓缩。。。

 

而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在海外留学生活的人,经历过寻工作的艰难,自然的把所有这一纵简单的归结为:无法生存。所谓人生怎一个苟活 了得。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即人先存在,然后取得基本质。在存在的过程中自由的选择,然后成为自己,这固然是很好的事情。可是,自由在哪里?谁给了蒋博士自由选择的机会。存在而没有基本质,自由而迷茫着,这些矛盾暗示着人性的什么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蒋国兵的双料博士害了他,还是他的哲学脑袋伤了他生存思维。但我想他一定常常在痛苦和挣扎之中,在选择和无法选择之间徘徊。而在以生存为考验人的价值的现在,这样那样的徘徊或多或少都出现在我们很多人之间,或购物,或寻友。当然那博士跳楼的实质的作者是个例外,他很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而这样,我们也不用关心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应该首先上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的能耐 的课,提高一下为解放自己而奋斗 的豪情。

 

晋朝有个皇帝叫司马衷,大臣跟他说国内饥荒没饭吃,饿死好多老百姓,他说:“那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 

 

“蒋博士为什么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所愿望之生活。 他为什么不想想妻子,儿女们呢,想想培育了他多年的党和国家和社会? 我想我是不会问这样低层次的问题,然后归结为本质

 

一个男人是常常无法苟活 的。生活中有很多理想主义者,生存并不总是先于本质。我们读过很多古人的事情,不管是如何的故事,自杀的人并不总是缺乏能耐,更不是本质。

 

而象蒋博士这样自杀的人更只是揭露了我们生存社会的残酷。

 

谁让老百姓没肉吃?又是谁让无数年轻人留学海外,无根无宗?谁在冷漠中看着别人的苦难而暗自庆幸?又是谁多少年来高高在上的慷慨激昻?[★2

 

我为蒋博士的失重而伤,因为,爱他的人因此而倍受煎熬。但更为他无半纸遗言的一跃而感慨,我想,在我们为之深深感慨进而深深反思的时候,蒋君的灵明才可以安息。

 

喜读哲学的他才可以感叹自己价值,也许是他出国后不多的可以欣慰的事情。如果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到关注,而受到保护,而更好的生活,那他会不会好受些呢?

 

蒋君,既然你已无法承受生命之重,我就轻轻的洒一杯酒为你喝彩。

 

然后面对狰狞时,或者看到更多反对优越感而写下优越感文字的人[★4],还能更冷静,更明白的知道世界是如此的不完美,更加珍惜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平凡如我,知道确实无法做很多事情去改变,但至少我可悄悄的为苦难者垂下一滴泪。

 

★1:普遍认为是救国无望

2:西风姑娘还有一贴说: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阳萎。我完全的不同意,我看总是阳亢的时候多。所以也总是挺而不久,欲不尽而极衰,所谓有一鼓作气的豪情,也更是再而衰,三而竭。

★3任何优越感都是一种愚蠢,所以,蠢人总是比智慧之人更具有优越感。以下是例证于这段更是不知所云。请注意是:任何优越感。

★4:我从不认识作者,更从没有看过此君任何其它作品,所以,此文只针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有偏激之处,也是难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