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正文

BBY时事:东瀛头枕东海之波涛(2007年5月28日星期一)

(2007-05-28 09:41:42) 下一个
BBY时事:东瀛头枕东海之波涛2007年5月28日星期一
作者: 赖纬

●窃取“共同开发”的东瀛在窃笑

据新华社消息,中日第八轮东海问题磋商5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率双方代表团参加。双方在磋商中一致同意将促进中国国家海洋局和日本海上保安厅就建立联络机制展开对话,预计两国今后将集中精力协商此问题。报道称,中日双方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形式就东海共同开发问题阐述了各自设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磋商是有益的,双方商定于6月下旬举行下一轮磋商。据佐佐江贤一郎透露,在磋商中,中国并未就共同开发海域范围这一焦点问题正式提出新方案。日方代表表示,这都在意料之中,他指出“中国并未向日本政府提前打招呼(称要提出新方案)”。在磋商后的记者会上,佐佐江贤一郎表示,虽然日中仍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但“磋商加深了(日中)对对方想法的理解”,从而强调磋商取得一定成果。此前有日本媒体认为,由于日方将提议把横跨“日中中间线”的大面积海域作为共同开发的对象区域,而中方则主张在有主权争议的海域开展共同开发,因此本次磋商主要会围绕划定共同开发范围问题进行讨论,但很可能仍会无果而终。

中日东海问题多次磋商至今,日本以前对于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直嗤之以鼻,自从有了新首相安倍去年10月出访中国的“破冰之旅”,尤其是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今年4月中日首脑会谈期间达成了以共同开发为大方向的“东海共识”之后,其实就是一直坚持“日中中间线”为原则的日本作出的一个让步。

日本这一所谓的让步,是否就意味着日本放弃了原来精心设置的“蚕食”陷阱?我们曾在2月5日《东瀛欲火难耐“东海心”》中的评述:在日本方面看来,别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中国国内也不完全得到全民的理解和认同,但这一倡议纯粹就是一个“寂寞陷阱”。日本一旦接受了这一倡议,其实也就是放弃了日本一直坚持的“中间线”原则,并无形中接受了东海包括钓鱼岛海域这一所谓日本拥有主权的领土领海确实是有争议的现实。如果日本在“搁置争议”上的一失足,就会酿造“共同开发”的千古恨,十分明显也是不可争议的是,放弃了“中间线”这一抵抗原则的日本,就只能摸着和顺着中国“共同开发”这一条“瓜藤”走下去,日本原来精心设计的“蚕食政策”也难以派上用场,至于走到那一步、蚕食到什么东西,这一切恐怕就不是日本说了算的了。

但日本现在提出的在有争议的开发范围区域内应当扩大范围,其实就是“蚕食政策”的一个翻版。安倍内阁当然不是吃素的,本来接受中国的“共同开发”就有损于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尊严,也是无形中放弃了“中间线”的强硬立场,那么就必须在无争议的海域,其实也就是日本承认属于中国领海的海域,顺手牵羊蚕食到更大的开发面积,榨取更多的利益。

众所周知,中日东海之争,除了两国领土领海之争的问题,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关系到两国经济发展的血液——能源的问题。既然日本现在接受了共同开发的“蛋糕方案”,那么如何争取到更大的一块蛋糕,当然就是安倍内阁费尽心思都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这块目前已经探明储藏油气可以开发一百年以上的黄金海洋,哪怕争取多一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域,就意味着自己的国家可以在“搁置争议”的“领海”中,带来可用5年以上的油气。

人们应该注意到,当中石油5月3日宣布在南堡发现储量10亿吨的大油田之时,当时正在南堡油田视察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兴奋得“喜不能寐”。其实,这座新油田仅仅能够满足中国8年左右的用量,重要的是中国减少依赖进口原油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目前每年原油用量在2亿多吨,其中需要进口的占了50%。最为严重的是,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源于被美国势力控制的中东地区,而且运输必须通过美国势力范围的马六甲海峡,毫无疑问,一旦发生中美对抗或战争,中国贸易的最主要通道随时都有被美国封锁的危险。正是中国的这一软肋被美国掐着,本可完全坚硬起来的腰杆始终挺而不直,乃至有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每当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微妙关头,除了张扬要“奉陪到底”、振奋百姓斗志之外,中国“贸易旅游团”还是要揣上几百亿美金、花上几十天工夫,到美国各州“施舍”那些双手沾满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平民鲜血的资本家们。

更为可悲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拥有不可分割主权、有“亚洲油锅”之称的南海诸岛却被东南亚各国悉数瓜分,即便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和善良铸造而成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睦邻政策,也难有共同分享的效应。

如此一来,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总理为仅能满足中国8年左右用量的新油田“喜不能寐”,为何日本敢于无理要求在东海有争议的开发范围区域内试图扩大自己的开发领地。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如果中国在自己家门口都硬不起来,那么关系到十三亿中国人现代生活、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百年大计的东海能源,将会被虚张声势却又有气无力的喊着“中间线”的日本所窃取。其实,窃取了“共同开发”的东瀛正在窃笑。

●南海的暗流汹涌难掩东海之波涛

这里先看一则5月18日的消息,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邀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阮明哲于2007年5月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越18日在北京发表《中越联合新闻公报》,公报中在谈到两国南海问题时说,双方同意,恪守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共识,继续保持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双方愿共同努力保持南海局势稳定,均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积极研究和商谈共同开发问题,以便找到适合的模式和区域。

此前我们在4月16日《用心说话“融冰之旅”》中这样评述:尽管北京在4月10日对越南在南沙采取一系列侵犯中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新行动提出了严正交涉,但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还是局限于通过外交途径迫使东南亚诸国暂停新的开发行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然是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主要立场,中国不会轻易在南海大动干戈。北京不能不考虑,一旦中国在南海抹上了浓重的“火药味”,那么中国一直宣扬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任何国家不构成任何威胁”就会化作泡影,也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威望,并将搅乱中国的全球战略。

在人们以为中越极有可能在南海兵戎相见的时候,在我们作了上述评论一个月后的5月18日,中越发表了缓和南海局势为重要内容之一的“联合公报”。充满友好气氛的公报是出来了,但越南宣称南海诸岛是越南领土的立场并没有丝毫改变。显然,在中日正在为“东海共识”寸利必争的时候,南海的暗流汹涌难掩东海之波涛。当然,这波涛可能平和诱人也可能变得汹涌。

单纯从军事的角度来说,中国在海南岛和南海的海空实力,包括在永兴岛所建立的固定式“航空母舰”基地,足以对抗越南在内的东南亚诸国的海空力量。我们认为,如果从中国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即使中国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但中国决没有在南海准备发起任何战争的意图。相反的是,中国在东海将不惜一战,甚至不亚于武力统一台湾的意志和决心。

在我们看来,无论至今日本还有人不接受当年败降于“东亚病夫”的事实,但日本败于美国和美国败于中国、美国败于越南和越南败于中国,这些都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一种另类的推算就是,尽管日本在二战中并非是先败于中国而最终投降的,但最直接导致日本失败的美国却在朝鲜落败于了中国。即使当今日本的军力当之无愧于“世界老二”,但比起对付美国和越南,我们却认为六十多年未闻战争烟火的日本更容易对付。

同时,尽管日本雄心勃勃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但其前进之路充满着“东瀛病夫”的乌烟瘴气,“世界军事老二”在实战中恐怕还不如伊拉克的反美武装力量。因此,中国在坚持外交解决东海问题的原则前提下,必须在军事气势上压倒这个“胜也武士道败也武士道”的“世界军事老二”。也就是说,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必须采取“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策略,并不时注入中式“火药味”,以实现自己最大的战略利益。

中国在自己家门口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已是仁至义尽了,捡了便宜的日本应该为理性解决东海问题继续窃笑为上,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平和之东海波涛。

●东海不是南海的“克隆品”

在5月25日举行的第八轮中日东海问题的磋商中,北京对日本提议“在有争议的开发范围区域之内应当扩大范围”根本就没有提出新方案,这完全在情理之中。在我们看来,北京的沉默不是默认而是拒绝。既然日本不得不接受了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议,一直在东海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北京决不会再让日本得寸进尺了。中国外交部在每一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之前,总是不忘提醒“所谓中间线是日方单方面的主张,中国过去、现在和今后都不会接受,中方不会接受以中间线为前提讨论共同开发”,其实就是要坚决地扼杀日本的野心和欲望。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东海的主动权掌握在北京的手中,东海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对于早已坐享东海油气开发之利的中国并无大碍,而且北京早就豁出去决意在东海摆一个“角斗擂台”,就等着有“日美同盟安保条约”在后面撑腰的“世界军事老二”来风云一番。

因此,如果北京真的给了日本“扩大范围”的“战略互惠”,那将是不可思议的,全世界也将为中国“两弹一星”那些的漂亮摆设而惊愕不已。明摆着的是,尽管安倍得益于通过改善中日关系为安倍内阁最近的民意支持率提高到了49.6%,并为自己参加7月份参议院选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认为,安倍还不至于过河拆桥。走上了“中日友好不归路”和穿上了“中日友好红舞鞋”的安倍早已没有退路。

我们毫不讳言,本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中国民间至今还颇受争议,也应该说这是中国当年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策略,或者说这是那些总是鼓吹融入世界主流却又忽略自己真正实力的中国专家至今仍然一成不变的“中庸原则”。不可忽略的是,在今非昔比的中国人面前,竟然还占到了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便宜,对于本来就无可奈何的日本真是不幸中之万幸。值得警惕的是,毕竟是把有争议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总不能永远地套上一副安全的面具,况且还是涉及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主权领土问题。显然,这一搁置的潜在的仍有争议的隐患,总有一天可能会由于日本某个鹰派方案的浮出水面,再度掀起东海汹涌的波涛。

因此,中国需要提醒现在乐于头枕着东海平和之波涛的东瀛,东海不是南海的“克隆品”,汹涌的波涛也会淹没贪婪的日本。当然,中国还必须要坚持“只在有争议的海域开展共同开发”的原则,并要清醒于美丽的东瀛正在日益膨胀的大国野心。即使善良的“农夫先生”不再被毒蛇所迷惑,但致命的爱滋病有时候是在“白衣天使”的救命针液中,无意间传染到从不涉足“红灯区”的“农夫先生”身上的——尽管这个“农夫先生”一直渴望成为一条真汉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