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读书,都读些啥 (一)

(2015-09-16 17:04:59) 下一个

 

 的读法,也有两条路可走,从读小学到读博士,随着年龄,沿着家长的计划、社会的共识,以及谋生的需要,很多年以后,换来了专业、文凭、技能、学位,以及混饭吃的资本。这是绝大多数人走的一条读书之道,中外皆是,尤其中国。通常这是一条别人给自己选择的读书之道,即便自己有丁点儿的兴趣,多半也是在环境压力下,或者是长年走在这条路上导致麻木了的思想所形成的选择。

姑且不论第一条道路的是与非,似乎人人都这么过来了,无可厚非。只要是在兴趣的驱使下的自由选择,也确实会引导一个人的成长,无论志向在于探索科学奥秘而学习数理化,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崇仰马列主义,无论先天的艺术细胞展示出可以娱乐他人的天赋,还是悬壶济世解除病疼,很多职业成就,可能源于这条路上的坚持。

这里想要涉及的另一条读书之道,是一条漫无目的的小路,好奇和违禁是它的原动力,毫无约束的题材选择是它的特点,读书的结果,不会对职业生涯有多少帮助,更谈不上技能的培养,多少兴许还会增加些危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读的内容与社会的宽容度。不过,对于世界观的形成,也许暗暗起了些作用。

最早自己能够选择读的书,应该是连环图,准确地说是“看”连环图,并不是因为识字少而需要借助图画的帮助,仅仅在于连续的图画是最好的故事宣讲者。记得年幼的时候,附近大街上有很多“书店”,简陋的铺面四周墙上满是连环画封面,很像入今的宣传海报,不过封面招贴皆有编号,长条凳上不少年龄不一的“儿童”都被书中的故事吸引,我们常常流连于这类书店。没有殷实家境的人们,很少购买图书,一般都是在这里租书看,一分钱,看一本新故事,旧故事则可以多看几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中古名著应有尽有,文革前的图书市场可谓五花八门,“百花齐放”。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我遵循此道开接触文言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能够理解作者的气魄只是多年以后再读三国才有的,人物描写,争战谋略,军事地理,历史渊源,以及深深吸引我的“隆中对”和“出师表”才开启了读书的兴致。很多人崇拜诸葛亮,我却更爱刘皇叔。也许是身在四川,离蜀汉更近,所以更能进入角色,《三国演义》成了我喜爱的著作之一。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看书的地方成了政府必须占领的重要宣传阵地,所有阅读材料被甄别,不合政府宣传口味的东西先是被打入冷宫,统统束之高阁,再加上一把日后锈迹斑斑的大锁。有读书饥渴症患者,或者相信禁果好吃大胆之人,会偷偷潜入冷宫,满足一下好奇心。偷阅行动一经发现,出于安全考虑,很多书籍便惨遭焚毁,以保证人们的思想可以保留在政府认为的安全范围内。

中学同班当中有几位颇有艺术细胞,酷爱绘画,我亦鬼使神差居然与他们一道户外写生,川西油菜花开的季节,画板后面的他们全神灌注,大自然跃然纸上,没有天资的我则挥手捕捉忙于工作的蜜蜂,最终落得一双肿胀如馒头般的双手,竟然也毫无怨言。其中一位所画的连环图总是让我当第一位读者,另一位崇拜西洋,课间偷看人体艺术的禁书,被班主任当堂捉拿,不小心暴露的几页画面,让旁边的女生脸红到了脖根。这种东西市面上早就销声匿迹,同学的父母曾经工作过的省图书馆早就关门大吉,画册是他偷出来的。

年青人对于未知的渴望,常常只能靠阅读来填补,封堵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社会需要提供精神食粮,经过严格安全审查的作家,开始出版经过严格安全审查的作品以飨读者。当年红色作家浩然的“畅销”书籍当属《金光大道》和故事雷同的《艳阳天》算是我第一次认真阅读过的大部头。

北方一个叫芳草地村子,莫名其妙地吸引了我这个算是南方的年青人。书中描写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不再全是口号般的宣传与说教,虽然小说宣扬的东西仍然与政治目的紧密挂钩,看看主人公的名字就不难判断,高大全,什么人,共产党员啊,少不了的阶级敌人范克明,富农冯少怀,落后分子张金发搞破坏,以及穷得叮当响的刘祥、周士勤等的愤怒控诉与批判这类典型的文革小说内容。然而,浩然对于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笔墨,让人觉得亲切,当时觉得最有看点是高二林与钱彩凤谈恋爱的描写,算是男女情在文艺作品上微微开启的门缝。

致于《艳阳天》雷同的阶级斗争故事并未倒了我读这本书的胃口,原因就在于他再一次地塑造了总多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和黑暗势力的代表,萧长春,焦淑红,马之悦,范占山,马小辫,马大炮,马连福,瘸老五,弯弯绕等芸芸众生写得非常成功,东山坞麦收短短十几天所发生的事情,让人真正体会了生活。

如果浩然能有机会,如果我们这代读者能够再读读这部小说,你会发现,历史开了大家一个不小的玩笑,书中描写的反面人物们所试图干的事情,被浩然批判和上升到阶级斗争高度的耸人听闻,其实就是小民们谋生努力,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现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男孩子們是少不讀水滸,怕孩子出去講義氣打駕惹禍,女孩子嘛,自然遠離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的好。
家宴 回复 悄悄话 中学时老妈见我手捧红楼梦,对我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于是家里的那套红楼梦不知被藏哪儿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