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8 北京纪行--胡同掠影 - 博客 | 文学城

黄杨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008 北京纪行--胡同掠影

(2008-10-12 11:38:09) 下一个

现如今,北京俨然成了一座巨大的水泥森林,老北京城的神韵已荡然无存。即使二环路以里的老城区,也已经被方兴未艾的现代化洪流冲刷得七零八落。



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政府划定城中一些胡同为保留区,使一部分北京胡同免遭灭顶之灾。青砖碧瓦,槐树成荫,是典型的北京胡同风貌。然而,无孔不入的现代化的钢铁洪流还是冲杀进这些胡同之中,使胡同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些窄点儿的胡同,汽车进不去,还能看到围桌下棋打麻将的景象。在胡同深处转转,老北京人那种处变不惊,随遇而安的特性依然随处可见。



在水泥森林的包围中,老北京人多少有点儿像笼中鸟,但仍还保持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

人到了“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的年龄,往往会油然产生出怀旧的欲望。作为一个老北京,我专门用了一天的时间在残存的胡同中搜寻儿时的记忆。




这座大楼前的路面是我童年时居住的大院,现已荡然无存。这条叫做大雅宝的胡同现已成为金宝大街。




要不是旁边这座修整一新的深宅大院和对面的尚未拆除的小平房作为地标,我甚至无法确定我家房子的位置。




这座宅子的正门在北总布胡同。当年,在个院子的主人是起义的原“云南王”龙云。龙云去世后,李宗仁又搬了进来。小时候和胡同里的孩子踢球,常把球踢进院里,敲门来要球,次数多了,警卫不耐烦了,就不开门。孩子们就只好自己翻墙进去。我还翻墙进去过几次,里面虽然不是典型的四合院,但也是奇花异木点缀其间的小型中国式园林建筑。据我姐姐说,北京解放前夕,傅作义居住在此,门口架了一阵子机关枪,街坊四邻的都绕道儿走。等到龙云,李宗仁住在里面的时候,警卫就不是很严格了,小孩儿翻墙就能轻易进去。有时翻墙让警卫抓住,顶多就是从这个门口给轰出来。



紧挨着李宗仁住宅的这座院子,是什坊院一号。当年这座院子主人的官位不会超过四品,门当只有两个。不过,门楼上的砖雕倒是保存得不错。我上学的时候,这个院子是铁道部宿舍。我有两个小学同学都住在这个院里。后来听说,这里的住户有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的,想必他们还肩负着暗中“保卫”李宗仁等人的重任。




北总布胡同北半截儿,沾了这个大院的光,大致没什么变化。但是,胡同的南半截儿则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了。




北总布胡同13号,是一栋二层小洋楼,军阀吴佩孚曾在此居住。想当年,这座雕梁画栋中西合璧的小楼,在胡同中鹤立鸡群风光无限;现如今,斯人已去,楼亦凋零。



一代风云人物退出历史舞台,往往像这座衰败的门楼,逐渐淡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走过吴佩孚住过的小洋楼,便是著名的前后赵家楼胡同。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当年被烧的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宅基地上,即前赵家楼1号,盖起一栋灰色小楼,是个军队招待所。那座长方形的灰砖建筑对整个胡同的景观影响并不大。现在,那栋灰色小楼又被这座色彩艳丽的赵家楼饭店所取代,加上南面的高层居民楼,就把北总布胡同南半截儿折腾得没什么原来的模样儿了。

火烧赵家楼是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官方划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开端。按说,留着曹汝霖的宅子,让它为党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做点儿贡献,是个挺好的事儿。不知为什么,就轻易拆了。虽然,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又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对历史的极端无知和对历史文物的漫不经心。现在这座赵家楼饭店,则是改革开放后金钱挂帅的产物,盖了这么一个饭店。从哪方面算账,都觉得不值。

北京胡同里的老宅子和他们的主人一样,命运各有不同。有的宅院任凭风吹雨打,风采依旧;有的不堪岁月折磨,破败不堪;也有的赶上改革开放,枯木逢春。 






北大前校长马寅初先生的这座洋房小院,几十年来一如既往,还是那个样儿。只不过院墙能显示出刚刚粉刷过的痕迹。





田汉故居的门楼上长满荒草。看着这座门楼,不由得想起田汉的命运,跟这门楼还挺吻合。奥运前,街道为美化胡同,院墙经过粉刷,却也难掩历史的沧桑。



在钢筋水泥大楼以排山倒海之势吞并四合院的过程中,北京的胡同中也悄然兴起一股振兴四合院的时尚潮流。在胡同中的老百姓被推土机推倒北京城外拥挤的住宅楼去的同时,达官显贵,富商大贾却争相在京城胡同中购置产业。因而,在破败的胡同中,时常可以看到修葺一新的四合院,尤显招摇。






官宦人家捷足先登,这个叫作“望海楼”的宅子在京城是颇有名望的。





李嘉诚的院子焕然一新,但门外的铁栅栏怎么看怎么别扭。




叶利钦女婿的这所宅子连车库都透着中国化,老外欣赏中国文化往往喜欢生吞活剥。






这是一富户人家的私宅,奥运期间,对外开放,即所谓的“奥运人家”。

尽管富豪显贵整修了为数不多的大宅门,北京胡同的衰落仍是不争的事实。在一阵阵拆迁的急风暴雨中,北京的胡同宛若秋风落叶,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也日益边缘化。能够在钢筋水泥的吞噬下全须全尾儿的保存下来的胡同已为数不多,北京胡同文化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境地,究竟还能否保存下去,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面对商业大潮的冲击和现代化舆论的鼓噪,谁还在意人们为胡同文化唱起的挽歌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bug&bug 回复 悄悄话 祖上留的的四合院也没了。俺家在被公产了。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UNNE的评论:
四合院是挺好的。但是,现在人忒多,四合院都成大杂院了。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king的评论:
您是什么时候住大雅宝啊?看样子咱这儿还不少街坊。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级的评论:
你说这几个人我还都不认识。我70年就离开大雅宝了,你们可能算另一茬儿人了。照片可以放博克里,给我个链接。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老杨的评论:
您要是坐车经过,保险不知道那是哪:))
sking 回复 悄悄话 Hello! I'm so glad to see so many neighbours here lived in 大雅宝胡同.
SUNNE 回复 悄悄话 北京的四合院如果内部设施改造一下,是很舒适的民宅。
老杨 回复 悄悄话 原来这周围住了那么多好孩子啊!
老杨 回复 悄悄话 闭着眼都能走,睁开眼就全不认识啦.
明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黄杨的评论:
从文革时期出生到89年出国,我一直住在大雅宝20号,张小弟是我的邻居,邻院的丛云(外号‘小地主’)和对面41号的大牛、张小儿都和我很熟,不知您认不认识?韩秀兰我已经没印象了,太久了。
我九月份才回去过,特地在那附近走了走,发现我家就在金宝路正中央,感觉和您很相似。对面的41号仍在,只是高台阶没有了。
也拍了些照片,只是不知道如何在评论里贴上去。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下面这张图有点儿像个土财主的家。呵呵。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好文配了好图啊。。
难得您抽一天时间有这份搜寻!

叶利钦女婿的这所宅子连车库都透着中国化---原汁原味,竟没围墙?
同下一个图比,下边那个就太恶俗了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级的评论: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70年初,我家一直住大雅宝。我不知你是否这个时期在那儿。韩秀兰认识吗?大雅宝的名人,文革时的修脚工,树了典型,成了劳动模范。现已退休。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阿门阿前的评论:
不用客气。祝好!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真够闹心的的评论:
为我发文学城悄悄话。
明级 回复 悄悄话 看到你的文章和照片倍感亲切,因为我是在大雅宝胡同长大的,也许我们还认识,或有共同的熟人
阿门阿前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黄杨的评论:

太谢谢了。抱抱。
用了两张,都署名作者为黄杨并加了链接至您的网页。
祝福不尽言中。
真够闹心的 回复 悄悄话 你家住哪?我就住在你照片中的胡同里。从小在这里长大,闭着眼都内走,太熟悉了。今年夏天我也回去了,怎么没看见你?有联系方式吗?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星星飞满天的评论:
鼓楼那片基本还是老样子。
黄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阿门阿前的评论:
用吧。您看哪张合适就用哪张。

很高兴您喜欢这些照片。
阿门阿前 回复 悄悄话 黄杨,很喜欢你拍的那些照片,能否用一两张在我为一virtual school写的lesson plan中,关于四合院的。

谢谢您。
星星飞满天 回复 悄悄话 好亲切呀. 不过我是在鼓楼附近长大的, 还好, 我家的老院被 "保护" 了, 不用拆了. 胡同中有很多童年的回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