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BACK UP

(2006-12-30 21:29:52) 下一个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Thomas Nagel


一?导论

本书向初学者扼要介绍哲学.

人们通常从14岁起,开始独立思考哲学问题 ---- 什么东西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我们真能认识事物?事情真的是对的或错的? 生命有何意义吗?死亡意味一切了结?哲学大都涉及的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想当然就接受的概念.象时间,数,语言,行为.哲学要审查这些概念本身,以更深的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
本书直接讲解哲学的九个问题.

1.心灵外的外在世界的知识
2.有关他人的心灵的知识
3.心灵和脑的关系
4.语言如何起作用的.
5.我们有自由意志吗?
6.道德的基础
7.怎样的不平等才是公平的?
8.死亡意味什么?
9.生命的意义.

哲学问题比这多的多.大多数没被解决,可能永远解决不了.

我的目标,不是要提供答案,即使能够找到答案; 而是提供问题让你独立思考.学哲学体系前,让你有所困惑,对你更有利.
 


二. 我们如何认识事物?

只有自己的心灵才是靠得住的.

无论你相信什么--太阳,月亮,桌椅板凳,甚至你的身体,这些信念都基于你的经验,思想,你的感受和感觉.和内在的经验和思维相比,其他任何东西离你更远.这些东西,都要通过经验和思维被你认识.问题是:这些东西,真的存在吗?

你可能争论:必定存在着一个外在的物质世界,正因为这些东西把光投射到你的眼球,你才能看到它们.可是,你如何证明这点呢?它必须依赖于感觉方面的证据.你必须依赖你意识中的内容来界定外在世界.你用印象去证明印象中内容的可靠性,是犯了循环错误.

所谓的"外在世界"可能只是幻觉,或一场超常的梦境.在其中任何企图要证明有个外在的世界的证据都仅仅是梦境的一个部分.你拧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不能证明大腿"实际"存在,你依然还在梦里面.这场梦当然不是一般的梦,既然没有现实世界,你当然不会醒回现实当中.

更有可能的是,你没有身体或大脑.对它们的信念,依然来自感觉.你以为看到自己的大脑,那实际是另一个心理的经验.也许,作为主体的你,是唯一的存在物,没有物质世界,没有星星,没有地球,没有人体,乃至没有空间.这样的观点称着Solipsism唯我论.世界上没几个人真相信它.

显然,没有证据能够肯定"唯我独在",你不能根据你的内心的东西否认外在世界.正确的推论应该是:我们不能认识印象和经验之外的任何东西.外在世界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假若有,它同看上去的样子也可能大大的不同.总之,没办法知道.这止鄣愠莆猄kepticism怀疑论

更加严格的怀疑论甚至怀疑你自己的?ズ凸?サ木?椋?绻?愣韵衷诘氖澜缑话盐眨?悄愀?韵衷谥?暗氖澜缑话盐眨?残恚?几分钟前开始存在,当然,装备了以前所有对过去的"回忆".除了当前瞬间你意识的内容外,对什么都没有把握?br />
科学,并不能帮助我们摆脱怀疑论的困境.科学和知觉一样脆弱.

针对这种怀疑论,一种对策是主张:不被认知的外在世界这样的概念是毫无意义的.梦和醒是对立的,幻觉和"实觉"是对立的.印象和表象须对应于Reality"实在";不对应于reality"实在"的印象和表象
应该和对应于Reality的是向对立的;否则,表象和实在的对立,毫无意义.因此,不能醒来的梦的概念根本不是梦的概念,它就是实在本身,就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我们关于存在的事物的观念就是我们可以观察的事物的观念.这被称为Verificationism实证主义.

如果能把实在(Reality)定义为我们所观察到的东西.Verification对Skepticism和Solipsism反驳,就有意义. 但这还是意味这点: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观察到的东西,假如真存在一个人类不能观察的真实世界,人们不能认识了解它.怀疑论者可以说,梦的例子,象我们表明,尽管不知道"醒来的情况",但是,我们能够设想出不能被认识的Reality实在.  这不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是有一线可能性的,实际生活中,却是难于置信的.

我们很自然地相信我们心灵之外有个外在的世界,大概我们不必为此寻找逻辑的基础.正确的态度是接受它,并期望我们是正确的,虽然我们找不到理由驳到怀疑论.同时我们必须铭记:怀疑论可能是对的,外在世界可能是虚幻的.

这留给我们进一步的三个问题:
1.这种可能性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只存在心灵之内的东西,或外在世界即使有,它和我们认为的样子也截然不同.
2.假如上面论调有道理,你能向自己证明它们比不是真实的?
3.假如你不能证明心灵外存在事物,是否仍然可以相信有外在的世界?



三. 其他人的意识

即使你相信除了自己的心灵外还有一个包括我们的身体在内的物质世界,还有一类特殊的怀疑论,它质疑他人的心理活动。显然,我们只能观测他人的身体,而不能直接进入他们的经验,思想,和感受。我们只能拥有自己的经验。我们永远不能了解其他的的感受和感觉。更激进的怀疑论会问:你如何知道别人有意识?你如何知道在自己的心灵外,别人也有心灵?别人可能是没有灵魂的机器人,你如何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直觉,我们相信别的身体里有心灵,别人的眼睛有视力。但是,这种直觉也算知识?我们找不到更可靠的基础去相信别人有心灵?

让我们从另一方向看这问题

通常我们相信其他人类有意识,我们也相信MAMMALS和BIRD有意识。关于鱼类昆虫,人们意见不一致。单细胞动物,人们相当怀疑他们有意识。大部分人相信植物没有意识,没人相信汽车,岩石,烟草会有意识。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有意识。

计算机呢?将来某个时候可以把它的外部弄成一个狗的样子,尽管内部是一堆线路和芯片,也能对外界作出复杂的反应。这样的机器有意识吗?和我们内部构造不同就不能有意识?那么树木,可能以完全不同的问嚼锤兄?头从ν饨绲模??荒苡兴?捞氐囊馐叮坎荒芄鄄馐髂镜哪诓慷隙ㄋ?挥幸馐叮?拖蟛荒芤揽抗鄄獬孀拥哪诓恳谎??!---->

所以,问题是,除了知道你自己有意识外,我们如何才真正知道世界上别的东西是否有意识。这世界上能够有意识的东西可能比你以为的多的多,也可能少的多。



四. 身--心问题


让我们把可能正确的怀疑论放一边,假定物质世界是存在的,这个物质世界包括你的身体和你的大脑。我还假定你是有意识的,只要你也承认我也是有意识的。那么,大脑和意识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每个人都知道,意识中发生的事情,依赖于身体中发生的事。刺你的脚指,你感觉疼,闭上眼睛,你看不到前面的东西。

有证据表明,意识上的任何变化,都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在你大脑里发生。当你想:“该理发了。”我们不知道什么事情在你大脑里发生,但我们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它们可能涉及到上百万神经细胞的化学和电流的变化。

有些情形下,我们知道大脑活动如何影响心理活动,或心理的活动如何影响大脑的活动。比如,刺激大脑后部的细胞会引起视觉经验。也知道,当你想吃蛋糕,某些脑细胞会发出信号,信号会最后传到手臂的肌肉。到此为止,这些,都在科学的范围之内。

有些心-身关系问题显然是哲学问题,譬如,你的心灵就是你的大脑?你的心灵是不是和你的大脑不同的东西,尽管他们间有联系?你的思维,感受,知觉,感觉,愿望,是附加在大脑中物理过程之外的东西?或者它们只是物理过程的一部分?

当你吃巧克立,舌头上的化学反应会变成电流传到脑里,你尝到了味道。科学家此时打开你的大脑,发现的是灰色的脑细胞,可能还有仪器测出来的电流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他能从中找到“味道”吗?不能,味觉是属于心灵的,他人没法观察到。看来,你的经验和其他心理状态并不仅仅是大脑的物理状态,它们是忙碌吵嚷的神经系统之外的什么东西。

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必定有个心灵,按某种方式和身体联系在一起,它们间可以相互作用。这样的话,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一是复杂的,物质的有机体,另一部分是心灵的,纯粹是精神的。这样的观点称为二元论DUALISM。

但是,很多人认为,相信灵魂是过时的,不科学的。世上其它所有东西都由物质构成,只是同样化学元素的不同组合而已。为什么人类要有例外?复杂的物理系统本身足以引起精神活动。人类由物质构成,精神活动是人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细节目前不知,但科学会慢慢揭示出来,这只是时间问题,至少目前没有哲学的理由否定精神活动不是人脑的一种状态。这样的观点称为唯物主义PHYSICALISM或MATERIALISM。

物质的科学进步很快,但仍不够解释世界。反对意识的纯物理理论的理由很充分,企图用物理的理论解释全部现实,是不可行的。


五 词语的意义

一个词----一个噪音或纸上的一个标记,怎么能指代一个事情?

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词,有些表示人或事,有些表示活动,还有些用来代表事情或事件之间的关系。

一个词的涵义可以通过定义得到。但显然不是每个词的涵义都能从定义得当。有些词必须直接得到意义。

如“烟草”一词,指一种做香烟的植物的叶子。这词指的不是你看见的样本,可能你第一次你学这词需要看到什么样本。这个词包括外国的“烟草”也包括古代和将来的“烟草”。拉丁文的中文的“烟草”一词也有同样的涵义。这说明,有共同的东西,在支持“烟草”的概念。
 
这种概念是种什么东西?在心灵之内,还是心灵之外被我们在不同时代被同民族把握?奇怪的是我们怎样做到这点的呢?同样令人疑惑的是:我们居然用不同的语言中的词来表示同类的这些大量具体东西?把这个词理解为一种观念或概念,与把它理解为植物或物质,难道不是同样面临很多困难?

这词,具有普遍的意义,大概只存在于心灵之内。然而,在我们大家心中,普遍具有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用它时,心里的图象,仍然是特殊的东西,某种叶子或植物。即使我们心里各自的特殊图像不同,也不影响我们在共同的意思上使用他们。

词语意义的神秘只处是,它不是具体的位于某个地方。没在心里,也没在世界上。

语言会不会只是符号系统,象女厕所门上带裙子的小人一样?有些肯定是,光这样解释,肯定不够。

当然,语言是社会现象。没人让它完全私有。我们用“烟草”,让它和别人的用法相同,(即使我选择用密码,“土土”,我私下里也要把“土土”译成“烟草”)。这多少解释词会具有普遍的含义。可是它的意义会超出简单的英语之外,这又怎么回事?

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生物,词的含义,让我们把握整个世界和其中的东西,甚至让我们发明出不存在也永远不会存在的东西。问题是,我们说的或写的会有含义:到底这是怎么可能的?



六。 自由意志


 昨天我不该吃蛋糕,“我本来可以选了水果。”---这话什么意思?他真可以“选择”,他本来真可以去不做他已经做的事?
    尽管不是全部,它的部分含义是::你选择之前,事前还悬而未决,事前不能肯定你能选择哪一个。
 有些事情是事先确定的,比如,太阳明天升起来。地球要继续自转的。停止转动是不可能的。但选择蛋糕或水果,则都是可能的。
 有人认为,我们实际上已做的事,都是事先确定的,没有做其它事情的可能性。那些发生了的事情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这是由当时的境况决定的。个人的经验,愿望,知识,遗传,社会境况,以及其它未知因素加在一起,决定某种“选择”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观点称为决定论determinisn。
 决定论和预测无关。首先,我们不可能了解掌握影响人类选择的各种复杂境况。其次,即使我们作出预测,这本身会改变境况。决定论是这样的设想:掌管星球运动的自然规律,掌管着世界上一切事物。
你不可能选择水果,即使你认为你可以选择。它是你心灵内部决定了结果。
 如果决定论是对的,你昨天选择蛋糕是你出生前就决定了的。一个境况有前一个境况决定,这可以一直往前推过去,直到盘古开田地。
 如果你真相信这点,你感受事物的方式可能就大不相同了。你不会自责你选择的蛋糕,既然实际上你只有一个选择。
 后果是严重的。我们似乎因此也不能指责别人干坏事,也不必赞扬别人干好事。所有这些都是决定了的,不可避免的。在给定的境况下,他们自己无从选择,他们负不了责任。
 某人参加你家的晚会偷了你东西,你愿意把这当成自然灾害?在这里人们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假如决定论是正确的,就不能理性地谴责或赞扬任何人。但也有人认为,即使决定论正确,某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惩罚坏行为赞扬好行为仍是有意义的。为将来考虑,不惩罚坏行为,它可能继续发生下去。我们惩罚狗咬地毯,是为了纠正它将来的行为。
 但是,决定论可能是错误的。许多科学家相信,决定论不适合于基本粒子。很可能决定论不适合人类行为。因而要考虑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
 问题是,假如一件事不是事先由你的愿望,信念和个性等决定的,它就象是“就这么发生了”,无道理可言。那么,这还属于你做的事情吗?  
 这问题可能没答案。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可能就是自由行为,象公理一样不能解释。没有原因的时发生和没有原因的行为发生是有区别的。我们理解但没法解释它。

 当初,决定论威胁责任感的概念。现在,即使我们的选择不是事先确定的,仍然不容易理解以何种方式我们可以做我们没做的事。假如是超出我控制外的因素导致的选择我不负责任的话,那么,假如没东西可以事先决定的,我如何又能决定呢?
 这提示这样的可能性,无论决定论正确与否,我们都不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假定决定论正确,先前的境况负有责任,假如决定论不正确,没任何东西负责任。


七.  对与错

 假如是图书馆的服务员,你的朋友请你让他顺一本书出来。你不会爽快地答应。你怕他被抓,或你自己也想看这书。但你也可能认为他的建议是的,因此他不该做,你不该协助他。
 说它是错的,并不是说它违反规矩。规矩可能是错位的。对错的概念和不遵守规定的概念,是不同的事情。对与错的观念,是更基本的东西。对与错,不光可以用来评价行为,也可用来评价规则。
 对错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动机是什么,后面的理由是什么?

 有些事是错误的,错的方式不一样。上面例子中,你会说,它对其他人不公平,等等。这些理由都涉及到影响其他人,虽不一定涉及他们的感受,既然他们可能未能发觉错事发生,但会涉及对他人的损害。
 当然,大部分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在乎别人。但,即使有人不在乎其他人,也不能把他排除在道德规范之外。某人为钱包杀人,是不可能以“不把别人放眼里”为理由得当原谅的。他应该在乎,那么,为什么呢?
  有很多不同的答复。其中之一是,试图找出一个人在乎的其他的东西,然后把这个东西和道德规范联系起来。比如,你现世没得当惩罚,来世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有人甚至认为,不存在上帝,道德是虚幻的。在这原始的道德之宗教基础理论外,更有吸引力的版本强调的不是惩罚而是爱。但反对宗教动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