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 维特根斯坦

(2007-01-11 11:27:33) 下一个

重读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传》

在众多的维特根斯坦传记中,不乏像马尔康姆(Norm Malcolm)、冯·赖特(von Wright)这样的同代人回忆,也有像麦奎尼斯(Brain McGuinness)、肯尼(Anthony Kenny)和皮尔斯(David Pears)这些出身牛津的专家们的严谨评论,而身为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巴特利(W. W. Bartley)所著的这本《维特根斯坦传》,在其中应当说并不算重头之作,但它却从1973年问世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所有这些传记中对维特根斯坦的个人生活最有争议的描述。正如该书的中译者在译者序中所指出的,它之所以引起学者们的普遍争议,主要是由于作者以确凿的证据揭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即维特根斯坦是同性恋者。这在那些试图维护维特根斯坦个人形象的研究者眼中,当然是无法接受的。1889-1921》(1988)时,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对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重要性。由于麦奎尼斯亲口向我表示的要写的这个传记的续集迟迟未能问世,加之格雷林(Anthony Grayling)向我提到同性恋问题是其中的障碍之一,这就使我更加关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我在蒙克(Ran Monk)于1990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天才的职责》一书中又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隐晦描述,但并不令人满意。现在,我们看到的巴特利的这部传记是他在1985年的修订本,其中的许多内容较12年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补充,并专门就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问题写了后记。20世纪初的奥地利以及英国等地,同性恋是一种隐蔽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半公开的)社会现象,但绝对是为社会所不齿的行为。然而,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因为某人的同性恋倾向而加以唾弃,因为在当代社会中,这已经被看作一种个人隐私或生存方式而加以接受了。同样,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问题在我们当代人的眼中,也不应当成为理解和解释他哲学思想的一个障碍,这在该书的中译者序言里已经有了清晰有力的分析。然而,人们会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维特根斯坦竭尽全力地为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而奋斗但却始终得不到他周围的人甚至包括他视为密友的人的理解和肯定?为什么通常认为他的行为和思想是直接受到前人或同代人的启发但却难以在这些人中引起共鸣?为什么他一方面一再责备自己的性格弱点,另一方面他周围的人以及通过他们使得后人仍然对他形成了性格怪异、高傲自大、因而难以接近的个人形象?读一读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传》,我们就可以为这些困惑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5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算真正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精神世界,才真切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完美形象。这恐怕还要感谢巴特利的这部《维特根斯坦传》。

江  怡

    我是在十多年前读到巴特利的这部传记的。由于当时要写博士论文,对书中所描述的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乡村小学教书的情景并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只是对他所提到的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问题略加注意,但也并没有真正进入我的研究视野。直到后来读到麦奎尼斯所写的《维特根斯坦生平:年轻的路德维希

    其实,至今为止,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问题也不是我真正要关注的焦点。虽然在

    说他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首先是由于他具备了理想主义者的公认条件:有着不同凡俗的却难以实现的远大理想;有着为理想献身的热情和实践;有着与现实社会抗争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有着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和这些方法对后人的启示等。

    毫不夸张地说,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就是为他的理想不懈努力奋斗的一生。当然,他的理想并不是要建造某种远离尘世的理论大厦,也不是要哗众取宠地树立自己的个人形象。相反,他的理想只是要“让一切保持原样”:让思想和生活都远离哲学家们的打扰而恢复它们的本来面貌让哲学家对自己的工作有“自知之明”;让每个人都能做到诚实、善良,不违背自己的意志行事。这些看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它们却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特别是哲学家)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们变得愈加虚伪做作,使哲学家们“戴上了假面具”。所以,我们需要清楚地、“毫无掩饰地”认识自己,需要“把哲学家的语言放回到日常生活中去”。从巴特利的这部传记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一生为达到这个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形象。

    说他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还由于他那桀骜不逊的性格和认真严谨的人生态度。传说维特根斯坦不太爱笑,没有那种让人松弛的幽默,但他的智慧却是通过他的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据说维特根斯坦接人待物都过于认真,甚至有些钻牛角尖,令他周围的人感到尴尬不安,但他的严谨作风却是他追求生活本真状态的体现;还有人说维特根斯坦不善于交友,无论有过多么亲密关系的朋友或学生最终大多都离他而去,但这恰好是他不愿放弃自我去随和他人的证明,虽然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值得称道。总之,缠绕在维特根斯坦身上的所有不解、责备甚至是诋毁,都是由于他本人对自己所认定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坚持,都是他的倔强个性使然。从巴特利的生动描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放弃自己遗产时的坚毅面孔,看到他与天真淳朴的小学学生交谈时的亲和眼神;似乎可以听到他与朋友们聊天时不多的话语,听到他与罗素、波普等人争论时的激烈言辞。

    在我看来,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完美,并没有因为他的同性恋倾向和有些古怪的行为而受到影响。相反,他的这种倾向和行为的出现,正是由于他固执于自己的某种要求。按照巴特利的以及其他一些人(包括麦奎尼斯等人)的解释,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倾向是他对自己童年曾做过的某件坏事的心理扭曲的结果。当然,这里并没有为维特根斯坦的这种倾向和行为做辩解的意图,因为这些显然不过是他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过,由此我们却可以推断,维特根斯坦常说自己的言行不为他周围的人所理解,并说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大体应当包括他的这些倾向和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清楚的认识的。

    倘若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言行无法为周围的社会所接受但却仍然我行我素,那么,这个人要么是一个疯子,要么是一个天才。西方哲学史上不乏这样的天才,虽然他们在世时常常被看作是疯子。维特根斯坦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在他辞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