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个人资料
正文

昆曲将首次在瑞士上演

(2007-06-09 14:43:01) 下一个
6月8-10日,世界著名的苏黎世室内交响乐团将上演每年一度的“世界文化大师之作”。东西方大师级作品的对比将是本年度演出的亮点。与西方名作海顿歌剧相对应的东方名作竟是中国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

“这是昆曲第一次在瑞士上演”,此次将昆曲带到瑞士的具体操作者Romano Zerbini先生这样告诉swissinfo记者。


Zerbini先生和他的D.O.K以及Miro China公司因为去年成功地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和舞蹈家金星在瑞士Step舞蹈节的演出,而被苏黎世室内交响乐团(Zürcher Kammer Orchester 简称:ZKO)确定为本年度“世界文化大师之作”的项目执行人。他在接受swissinfo记者的采访时,坦诚地谈到了这个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


古老的昆曲

swissinfo:为什么选择昆曲作为本届“世界文化大师之作”的东方代表作?

Romano Zerbini先生: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苏黎世室内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汤沐海首先提出要在瑞士上演昆曲。据他介绍,川剧和沪剧都从昆曲中吸收了很多养分。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有义务对大师级的杰作加以保护和传播。

swissinfo:您在进行昆曲这个交流项目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什么?

RZ:困难首先是技术上的,昆曲还有中国的乐器能不能在苏黎世室内乐厅内取得好的效果,这是个问题。

其次出乎我意料的是,瑞士华人对昆曲的反应并不积极。很多华人对昆曲充满了误解,他们说,昆曲,比京剧更无聊。他们的头脑中还保留着中国文革时代京剧样板戏的样子。我觉得很有趣,还要由我这个瑞士人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昆曲。

但当我再问他们,谁真正看过昆曲时,则没有一个人给予肯定的回答。因此我向他们具体介绍了昆曲的魅力之处,昆曲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之心。


昆曲《桃花扇》剧照 (kunqu.ch)

揭秘打动瑞士观众的宣传策略

swissinfo:这是昆曲首次在瑞上演,昆曲在整个欧洲知名度也不很高,但据了解,这次上演昆曲的1600张门票已经售罄,您是怎样吸引瑞士观众的?

RZ:昆曲还从没在瑞士上演过,在欧洲也只在柏林和巴黎演出过。具体到《桃花扇》曲目,这也是首次在西方国家演出。

在与汤沐海先生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心制定昆曲-“原汁儿原味儿”的市场策略。

昆曲不仅历史悠久,也是在中国的众多戏种中,唯一没有被意识形态所影响的。京剧经过文革,被分为古典京剧和改良京剧。可昆曲没有变,600多年,还是原来的古老的中国文化。

昆曲不仅是简单的语言唱腔,它还融合了武术,服饰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这种多种艺术组合在一起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方要到16世纪才开始慢慢出现,而昆曲要早很多。

我们通过宣传把昆曲“原汁儿原味儿”的概念传递给瑞士观众,他们对此非常好奇。同时两个半小时的昆曲,瑞士观众完全在陌生的异国文化中徜徉,这对他们也是一种挑战。

对异国文化的感觉,很多人都是惧怕超过好奇。我们应该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首先通过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增加其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昆曲《桃花扇》剧照 (kunqu.ch)

儿童演奏会

swissinfo:星期天还有一个儿童演奏会,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亲身体会昆曲的奥妙,自己化妆,尝试演奏中国的乐器等等,这想法是您提出的么?

RZ:不是。苏黎世室内乐团在很多年前就希望吸引儿童,培养他们对高雅文化的喜爱,因此经常有儿童演奏会的活动。这是很好的尝试,我希望可以在星期天,安排用中国乐器演奏西方乐曲,但目前还不确定。


记者:请问您的下一个中瑞文化交流项目是什么?

今年秋天,我可能会携Authur Kuggeleyn Company舞蹈团赴上海,参加金星组织的上海国际舞蹈节。现在项目已经基本签妥。


演出时间及地点

2007年6月8日 19:30:海顿歌剧《L'isola disabitata》
2007年6月9日 19:00:昆曲《桃花扇》
2007年6月10日 11:00:儿童演奏会《桃花扇》儿童版

演出地点:
Zürcher Kammer Orchester ZKO
Tonhalle Grosser Saal(苏黎世音乐厅大厅)
Claridenstrasse 7
CH-8002 Zürich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