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路边的水稻田---写在上山下乡30周年 (十四. 冬天的日子(2))

(2006-11-21 21:28:23) 下一个
十四.  冬天的日子(2)

    年终分配结束,水利工程也告了一个段落,这里真正进入了冬季农闲季节。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电视机,几乎没有收音机。每天早上的大队广播喇叭就是消息的主要来源,反复广播无数遍的歌曲和样板戏就是人们的娱乐生活主要内容。样板戏绝对家喻户晓,那个年代人人都会唱样板戏就是这个原因。这里冬季经常飘雪,天寒地冻北风凌冽。除了干活外,农闲时人们最多的是待在家里取暖。每家可从队上分得一定的稻草,妇女在家用木制的简易打草袋子机打草袋子,每个草袋子可卖两分钱左右。在冬天寒冷沉闷的空气中,声音会传得很远。村子里从早到晚此起彼伏的传来打草袋子机卡嗒卡嗒的单调声音,懒洋洋的催人入睡。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的关东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在这里养孩子不需要吊起来防野兽,没有注意考证窗户纸是否纸糊在外,估计不需要,大姑娘小媳妇叼烟袋可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冬天农闲没啥事干,大家凑到一起聊天磨牙。互相串门时总要点上旱烟,于是抽烟成了消磨时光的最普通方式。人们都随身带着烟荷包,烟荷包的图案也有一定讲究。当时那里最便宜的卷烟是白猫牌香烟,一角多一盒。稍好一点的如大生产牌香烟3角多一盒。成天抽烟当然抽不起卷烟,而且也嫌弃经过处理的卷烟太没劲儿。所抽的旱烟就是俗称关东烟的一种大烟叶,这种烟叶在当地也不种,当初都是到北镇去买。
    关东烟虽然被标以关东名称,其实最早东北并不出产这种烟。据不确切考证,烟叶最早是15世纪初由从葡萄牙或荷兰传入日本,很快经朝鲜半岛传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虽然不适于种植高收益经济作物,只适合于种植高粱玉米谷子大豆一类作物,但肥沃的土壤却确非常适于种烟叶。烟叶到了东北种植以后,品质也发生了变化。不会抽的人感觉辛辣,会抽的人觉得关东烟有独特的香味,作为旱烟叶非常适合北方老百姓的嗜好。种植烟叶的收益是一般农作物物的一倍以上,劳动量并不是很大,妇女老人也可以下地种植。因此种植烟叶很快在东北盛行起来,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东北,已成为次于大豆制品和柞蚕丝以外的对外出口商品。
 抽烟的方法也有几种,最常见的是用烟具:烟袋杆,老人比较常用。冬天时节,老人盘着腿坐在火炕上,吧答吧答的抽着旱烟袋,绝对是东北农村一大特色。抽的时候在前面的烟袋锅儿里面塞一些旱烟末再点上火,烟末快烧完时随时可以添加,只要想抽就可以一直让火着下去。这种烟袋杆通常五尺长,这种长烟管实际上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滤烟油的作用。另外一种就是已经描述过的用纸卷旱烟,老少咸宜比较方便,下地干活时随便拿出烟荷包,掏出一张纸片卷袋烟儿抽,也是自得其乐。
 与关东烟比较相似的还有鸦片问题。东北最早同样没有鸦片,营口港开放之前,东北实际上已经有了鸦片种植。在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营口港开放之后,鸦片开始被大量带入东北。由于与关东烟相似的原因,鸦片的种植也开始泛滥起来,逐渐成为东北的重要物产之一,在一些场合下甚至成为货币代用品。鸦片泛滥问题曾经成为与土匪泛滥问题并存的东北两大害之一。据有关记载,在长春至松花江流域种植的鸦片最多时甚至多达万顷。至1906年,在清朝政府的严令取缔之下,鸦片种植才告表面上的结束。鬼子占领东北之后,表面上严禁种植与贩卖鸦片,实际上背后鼓励日本的不法商人或者干脆直接参与鸦片交易。搜刮民间流通的银元,大发鸦片财,解决日本在东北移民的资金运作来源和军费问题。直到解放之后鸦片问题才得到了彻底的根治。
 冬季农闲时节生产队没有太多的活,县里农场就借机搞些活动,哈尔套大集便是其中的伟大创举。当时到自由市场卖自家产的农副产品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彻底割掉所谓资本主义的尾巴,各地的自由市场被明令取缔。可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农村可得到现金的渠道非常有限,有些农村人家往往在用队里分得的售公粮款买完份内口粮之后,已经没有可以用来购买其它生活用品的现金,甚至有借钱买口粮的情况。拿一些自家产的土特产品卖给城里人既可以换些现金,同时也丰富了城里人的生活,所以自由市场是调剂农村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媒介。在政治挂帅的年代,没人敢搞所谓资本主义的集市,那就变个花样搞社会主义大集----哈尔套大集。哈尔套本是辽宁阜新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树立经验典型。不知是怎么个偶然机会,如同大寨小靳庄一样,哈尔套镇和哈尔套经验一夜成名,被树立成了辽宁省在那个时代的令人令人啼笑皆非的典型。
 从动机上讲,除去作秀因素之外,哈尔套大集应该说主观上还是很有积极性的,但是作为典型推广运作起来的时候,就脱离实际作秀成分居多了,很多故事也应运而生。那个时候农民到哈尔套大集上卖什么东西并不能根据情况自己随便的作决定,为了显示哈尔套大集所具有的优越性,集上的商品一定要表现出琳琅满目丰富多采的特点。
    实际上,农副产品有自己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出售本地区的农产品当然会给农民带来很大方便。那个时候个人不能搞什么大棚暖窖蔬菜种植,所以如果在鸡不产蛋的季节卖鸡蛋,在冬天卖夏天才能生长的蔬菜等等,农民便无处找可出售的相关东西。于是大队便指派硬性指标,哪个小队必须有多少什么样的农产品到集市去卖,小队指定个人准备。没有怎么办?只能想办法买,而且紧俏商品肯定要贵一些,但是出售时却只能按指定价格卖。结果非但不能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反而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一到这个时候,队里会派大车统一到北镇想办法买,那里的农副产品相对地既丰富又便宜。北镇距离村子非常的远,马车当天不可能走一个来回,还要花时间买东西,所以必须在那里小住几天。不必细说,车把式只能住在大车旅馆这种HOTEL里了。
    有些个别的农产品也能在附近村落买到,当地就流传着这么一则故事:说是一老汉被指派卖鸡蛋,正好赶上自家鸡不生蛋,自己村里也弄不到,于是便到外村去买。老汉买了鸡蛋胯着篮子兴冲冲的往回赶,谁知半路上突然一声锣响,周围跳出早已埋伏好的民兵。检查!一经检查原来是私自买卖鸡蛋,投机倒把行为岂能容忍,全部予以没收!当然民兵也长眼睛,只抓别村的人不抓自己人。上面的指示不可以违抗,哈尔套大集必须是要搞地,没有的东西还是要到外村买地,去外村之前家里人反复的嘱咐,务必牢牢记住:要偷偷的进村悄悄的出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