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steiner

Random thoughts over random matters at random times
个人资料
正文

以严谨态度讨论严肃问题 - 与R总 (Royal Flush)商榷.

(2010-05-06 10:28:58) 下一个
首先,我觉得你近来的帖子稍显偏颇。不是说你说的没道理,但是上来百分百全部打倒,肯定是错的。适当时候,还是需要带一顶钢盔的 (把部分与全部区别开),说保护自己少受攻击是开开玩笑的。但是,既然我们在讨论严肃问题,一个严谨的态度是最起码的,不然的话,人家怎么同你认真探讨?

我们都对那种极尽夸张之能事的脱离实际的吹捧深恶痛绝,但是我们厌恶的是这种罔顾事实的吹捧的行为呢,还是仅仅是厌恶吹捧的对象呢?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避免一棒子打死的批判;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屁股决定立场,同我们所厌恶的行为也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把什么过错都归于中国文化的弊病,或所谓华人的本性,是简单粗暴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同样地,如果把什么问题都归于人口多底子薄,或者蒋光头把黄金都运到台湾之类的“客观因素”,更甚至于得出结论,这已经是好到不能再好了,很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不管人家怎么看,自己怎样认为,我们生来就有的中国文化的烙印不是任何人能够剥夺的,也不是自己能够放弃的。所以要正视自己,要进步,就一定要批评。但是如果我们全盘否定,也就否定了我们自身存在的基础。

中国文化历来的传统是重修饰,轻说明;重结果,轻过程;重定性,轻定量;重形式,轻本质。这是文学的摇篮,但不是科学的土壤。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学美到极致,浪漫到极致,而科学却是同样地随意到极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大胆假设,绝不求证。我们也看到很随意的所谓“盖棺定论”,从三七开到所谓的主流是好的,等等。个人立场不同,结论也自不相同。能够统一的只能是事实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结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着重于他所影响到的历史事件与背景,而不是主观的论断。对于 “成王败寇”的准则,我是深恶痛绝的。在某些人眼中,忽必烈可能是一代雄主,但我认为他就是个杀千刀的直娘贼。对于某些人来讲,主流是好的事件,对另一些人可能就是灾难。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对于结果或对于名义上的正确性的追求,是我们过度沉湎于灵活手段,而失去了对于规则的敬畏。假如结果可以justify过程与手段,那么举着大义的旗帜,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古代有身份的人都爱用剑,而剑走偏峰,并不是堂堂正正的。如果你力大势猛,招招“力劈华山”或“三羊开泰”,攻敌不得不救,什么偏锋都挡你不住。我很喜欢看萧峰在聚贤庄那一段,大开大合堂堂正正简简单单一套“太祖长拳”压制住了少林七十二绝技。郭靖的反反复复一招“亢龙有悔”,生生挡住了欧阳克。两位大侠从不华丽,也不取巧,但是以势以力取胜,自然赢得华丽,这就是将阳谋发挥到极致。

这年头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喜欢走捷径,将老祖宗的对于“术”的钻研发扬光大,不择一切手段来达到目的,所有的规矩都可以抛弃。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即使你用技巧暂时规避了规则,别人还是可能用类似的技巧来击败你,同时,你还是在规则的威慑之下。与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避开规则,不如大家努力营造一个遵守规则的社会。

本来想回R总下面的帖子,但是一写就啰嗦了,那就新开一帖吧。本来想说说郁领事的事件的,但是一说就形散神也散,自己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同学们多包涵,凑合着当个不负责任的小坑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