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steiner

Random thoughts over random matters at random times
个人资料
正文

一项政治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2010-11-14 09:59:12) 下一个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一句话,“外交无小事”,这成为涉外事务的金科玉律。换言之,所有涉外的官方的口径或行为一定要得到组织批准。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人一般不会前后矛盾,大家都统一口径。但是坏处也挺明显,那就是应变很慢,而且给外界非常机械化的感觉。

所以这次芮先生自信很满地代表亚洲,挺明显的是个政治任务,这个问题也是充分准备的,所以有那么多的铺垫。而且要完成这个任务,无论如何都要抢着发这个言的。That\'s expected.

具体来看个人表现,奥巴马的临场发挥向来不如克林顿,但是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给韩国留的,用意还是挺明显的,就是非常轻易地挑一下这个事实,中国的记者硬抢了韩国的问题。亚洲人最重的是面子,韩国媒体对此如何spin,我不知道。但是他们不会不介意。纠缠得有点久,“It\'s more complicated than expected”, 觉得用意太明显,有失气度。

芮先生豁出去无礼了一下,抓住这个机会,可惜提的问题本身不错,但是表达上太容易让奥巴马off the hook. 问题的本质是美国救助国内经济的措施,对世界各国的负面影响。完全应该直接问,把作重点放在行为与行为的结果上,而不是罗哩罗嗦强调本意与interpretation. 这可能同准备问题的团队平时的唯动机论习惯思维有关。你既然都说了有上千种解读,人家立刻就回避问题本质,不断绕着解读来阐述。这个是主要的失策,至于代表亚洲,也是中央电视台的老大心态作怪,潜意识的就是发言时,要代表所有人,觉得绑上群众就有理了。但是在这种场合显得挺无礼的,也比较 offensive, 最关键是毫无必要。有些习惯性的说法与做法,本身没有任何利益只有坏处,老是做就比较傻。就好象易建联要代表13亿人民,论坛上时不时有人要代表国内农民之类的。

总的来讲,尽管觉得芮先生的表现不礼貌,但是不觉得造成多大的外交上的坏影响,更何况本身就是个政治任务。但是可惜的是,完全达到目的 - put Obama in a defensive position. Aggressiveness 只是手段,从来不是目的。Aggressive 以后,抢了机会,如果问一个很 tough 的问题,比如说问他怎么解释变相贬值美元事实上操纵货币,或者针对他对发展中国家要求对全球经济负应尽的责任,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些措施等等。这样的aggressiveness让人看见你强势的态度,以及强势的水平。问问题最好是,how,what,why,而不是自己给出答案,或选择性答案,问一个 do you agree?

不过从这个事,还有最近外交部的一些发言,都可以看出外交理念的一些变化 - 期望有一些主动进攻,而不是完全被动防守。我倒觉得这是个好现象,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下大功夫,细节决定成败。不注意操作的话,即使有理,有的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副难看的吃相。芮先生抢到了机会,表达也很流利,可惜问题本身不够有力。但这是准备人员的失误,他的任务还是完成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