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steiner

Random thoughts over random matters at random times
个人资料
正文

信息技术、生化医药、后工业经济模式,都是革命性的变化

(2013-07-22 06:59:47) 下一个

 


本来今天不想在归坛发贴的,但是被点名了,PB诚心诚意同我交流,不回贴不应该。




秉承中华文化的传统,其实我对修饰性的词语,要求不是特别高。比如说过去三十年,我从一个少年混日子混到中年,对我来讲,这个就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不会那么苛刻,好像一定要从人变成神,才认可革命性的巨变。




过去几十年,中国没有再出一个孔子或者老子,外国也没出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但是中国两千年没再出现哲学家,不说明期间在很多领域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二战结束后,美国在科技方面并不是一枝独秀,尽管它的战争机器最强大,因为它的地理、人口、生产能力的缘故。二战后,美国得到了纳粹德国科学家的加盟,这是他们得到的“红利”,但是这个并没有让美国从此笑傲江湖。到7,80年代,德国的精密仪器,日本的半导体行业,等等,也还是相对领先或者至少同美国并驾齐驱的。而过去二十几年,随着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在硬件软件方面的发展,彻底的让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生化医疗技术的发展也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称之现在这个时代为 Information Age, 因为 Big Data, 感谢互联网。还有所谓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本来就是划时代的。而过去二十几年在科学技术各领域的革命差不多都是美国带来的。作为第一经济体,美国几乎在任何领域领先;作为第二经济体,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领域领先,这个差别不是一点点,也不是简单的否认或者修饰或者口号可以改变的,这也是习主席再三强调要追求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的意义所在。




牛顿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一定要彻底同过去没有任何关系的话,你也可以说整个世界从来也就没有超出圣经与进化论的范畴。那么这些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华夏民族不是没有过思想家、哲学家,也不是没有思想活跃,充满新想法的时代。春秋、北宋,都出过大把大把有想法的牛人,就是八十年代,中国这块土地上也出现了大批要自我思想的人。当时的男女大学生,不看几本哲学书自己都不好意思;现在的大学生,可能看哲学书都不好意思同人说。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来自哪里?来自人的思想。如果自己的思想不敢不愿随意表达,如果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交流尝试,怎么期望创新?从三十年前的科技领域的多架马车,到现在的一枝独秀,这哪是什么二战红利?这是美国切切实实的,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包括华人,也包括HG与HBG, 当然也包括自封的HG。鼓励,吸引,容纳,本身就是个思想开放的表现。这是活跃的土壤,所以你可以享受民主,可以宣扬民主;同时你还可以享受民主,探讨专制,甚至于鼓吹专制。而在专制的地方,要想发动民主,固然要吃苦头,但是大声宣扬专制的好处,还是要吃苦头 - 你是不是在暗讽啊?要知道哪怕是7人或者9人,“民主”的名头还是要打的。


 


科技本身还是产生于人,用之于人,所以它离不开人文,离不开思想。既然是讨论,观点不一很正常,不然的话,所有人点头称是,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但是对于历史或者现实的不同看法,不应该是基于对于历史事实的随意改变,或者基本常识的刻意否认。不然的话,又何来讨论可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